“原漿啤酒”
世界杯已經拉開了帷幕,這也讓啤酒消費市場在反季中熱鬧起來,其中,原漿啤酒頗受關注。近期,《消費者報道》將14款原漿啤酒送往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了檢測,發現11款“熟啤”冒充原漿啤酒。
把“熟啤”當成原漿啤酒銷售,涉嫌虛假宣傳,同時用工業啤酒冒充原漿啤酒以次充好,又涉嫌消費欺詐。希望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規范行業秩序,對于涉及虛假宣傳、消費欺詐的商家,依法依規予以懲治。
免費門票
連續搶了半個月沒有一次能搶到,但找黃牛可以輕松預約到當日門票。當下,不少已經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成了個別黃牛牟利的工具。在一些電商平臺和二手交易平臺上,只要肯花一二十元到上百元,就能買到緊俏的博物館免費門票。
針對這種惡意搶票行為,當事機構有沒有采取相應的舉措進行遏制?此外,免費的門票在電商平臺和二手交易平臺出售,價格監管部門應該有所作為,不能聽任互聯網成為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