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烏克蘭方面高調宣稱“準備奪回克里米亞”,但西方媒體近日接連潑來冷水:持續9個月的戰事讓俄烏雙方以及烏克蘭背后的美歐都疲憊不堪,烏軍接連取得戰場優勢后已經成為強弩之末,難以再發動連續反擊。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1月22日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日發表講話,拒絕了與俄羅斯進行短期休戰的想法,并警告北約“不要讓俄羅斯得到喘氣的機會”。但北約方面表示,持續了9個月的俄烏沖突,已經導致部分北約國家的武器和彈藥庫存下降到危險的地步,要補充庫存并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布鮑爾上將說:“當你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彈藥時,你必須評估為此所承擔的風險。”立陶宛國防部長阿努索斯卡斯21日就表示,“防空問題關系到整個地區安全,立陶宛打算加快采購額外的中程防空系統,同時拒絕向烏克蘭轉交PZH 2000自行榴彈炮和NASAMS 防空導彈。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雖然烏克蘭在今年秋季的連續進攻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接連奪回哈爾科夫東北部地區,隨后逼迫俄羅斯尷尬地從赫爾松地區撤軍,但烏軍現在面臨著額外的障礙。首先,俄軍在一系列撤離之后,已經依靠地利穩住了防線。在烏克蘭東部地區,俄軍修建了多層防線。在盧甘斯克地區作戰的烏克蘭第92機械化旅士兵安德烈接受采訪時表示,俄軍修建了三道防線,“他們正在防線后等待烏軍的攻擊”。英國國防部的情報也支持了這種說法:俄軍正在克里米亞附近挖掘新的戰壕,它們距離現有前線約60公里,表明俄軍正在為烏軍的進一步推進做好準備。同時俄軍新動員的部隊中出現許多擁有豐富經驗的士兵。報道提到,俄軍從赫爾松地區主動撤出了精銳部隊,他們可能會出現在其他地方成為“可怕的敵人”。
俄軍當前對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的持續轟炸也影響了烏軍的作戰能力。捷克軍事專家佩特拉什稱,烏克蘭在最近幾個月的反擊中耗費了太多的武器和物資,正在等待美歐的援助。
(據環球網 11.23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