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冰
(大慶油田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油田工程事業部,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油氣田地面工程項目的規模較大,其中涉及到的流程眾多,在工程管理上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在實際的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也引發了一些矛盾和沖突,導致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存在著質量和安全風險。因此,在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當中,必須要提高管理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規范,加強對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的監督和控制,以質量和安全為核心,加強對工期、造價的把控,做好地面工程建設的組織與協調工作,推動油氣田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
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的規模大、分布廣、施工環境比較惡劣,因而對于技術水平的要求較高。參與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的人員必須要具備扎實的技術水平,同時現場的管理人員也必須從工程管理的角度對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所需的人力、材料、設備、技術等進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但事實上,由于油氣田地面工程所處的區域比較偏遠,工作環境比較惡劣,使得實際的地面工程建設管理中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比較緊缺,這種人員緊缺的情況就導致了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著較大的漏洞,尤其是組織、協調和統籌管理當中存在著一些銜接配合不暢、流程不順的問題,給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及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及管理需要對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分析和利用,確保地面工程設計、規劃、統籌及管理的科學合理性。隨著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于油氣田地面統籌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傳統的油氣田建設施工及管理方式比較落后,數據信息的準確性不足,對數據信息的利用率也比較低,這就使得油氣田地面工程的管理效率較低,已經難以滿足當前油氣田企業的發展需求。
我國地域遼闊,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的覆蓋范圍交廣,分布比較分散,并且大部分的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所在的區域都比較偏遠,這就使得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的環境比較惡劣,交通不夠便利,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也不夠完善,在這種情況下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的作業環境普遍較差,管理的成本也會相對較高,而在石油資源需求量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產能的壓力就會與作業環境之間形成一定的矛盾沖突[1];此外,在油氣田地面工程的管理過程中,油井的采油量不斷下降,維護的成本不斷增加,征地補償的費用也在逐年上漲,這些問題都增加了油氣田地面工程管理的難度,消耗了過高的管理成本。
針對當前油氣田地面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必須要抓住源頭,從監管上嚴格約束地面工程建設管理人員的行為,進一步提高油氣田地面工程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首先,要根據油氣田地面工程的特點,做好科學的管理規劃,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對制度的執行情況加以監督;其次,要落實油氣田地面工程管理的責任,做好分工,明確責任主體,各部門、各崗位要嚴格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針對地面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制定問責機制,嚴厲追究責任主體,履行管理職能[2];再次,要定期開展針對油氣田地面工程管理人員的培訓,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和獎懲機制,借助于有效激勵提高地面工程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鼓勵崗位工作中的大力改革和創新,積極提出優化整改建議,對表現突出的管理人員進行獎勵。
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和管理中所需要的資源較多,如何合理的統籌與調配這些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直接關系到了油氣田地面工程管理的效率、質量和成本。為了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要求油氣田企業必須從整體層面出發,制定完善的資源分配機制,梳理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的流程,做好合理的方案,加強技術上的對接;在開展工程建設前做好全面細致的勘察測量,對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所需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規劃,采用一體化管理的機制,進行資源的統一調配,從而減少資源閑置,最大化的利用資源。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使得信息技術得以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信息技術與專業領域的融合,極大的推動了各個產業的信息化發展。通過在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打造一體化的工程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一方面可以全面獲取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的各項信息數據,對這些信息數據進行自動化的整合和分析,便于地面工程管理人員針對性的開展工程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各部門和各流程之間的銜接和配合,實現信息的有效共享,突破部門之間的壁壘,為實現智能油氣田建設的目標做好鋪墊。
油氣田地面工程的建設管理關系到了油氣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在當前的形勢下,油氣田企業必須要注重地面工程管理的創新與改革,針對當前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抓住管理重點,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同時提高監管力度,完善管理機制,培養優秀人才,加強統籌協調,共同推動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施工與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