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蘭蘭

張蘭蘭(左)走訪查看暴雨后村里水患內澇情況
臺風“煙花”來了!盡管關注了天氣預報,但是當它真正登錄亳州境內,光臨了淝河鎮,我們李腰村也未能幸免,成為它的重點“掃蕩”對象。
7月27日上午還是驕陽似火,中午開始晴轉多云,傍晚便有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緊接著變成狂風暴雨呼嘯而來。我們的村部坐北朝南,北面是廣袤的田地,風雨一來,毫無遮攔。晚上躺在床上,尖銳如哨聲一般的“嘶吼”清晰地穿過北窗的縫隙,傾盆大雨密集地甩在北窗上,像在敲打著一面銅鼓。輾轉反側中,我想起了艾米麗·勃朗特的小說《呼嘯山莊》里,英國約克郡的一個荒原邊上的鄉村小樓上,凱西在難眠的夜晚,一人守在窗前傾聽著暴風雨呼嘯,眺望著遠方的情節……
又看了看天氣預報,“煙花”要在這里輾轉兩天。李腰村本來就是淝河鎮最偏遠的一個村,而且地勢低洼,河流向南連接著西淝河。如果一直這樣風雨交加地下兩天大雨,村里會變成什么樣呢?地里的莊稼,特別是已經長到一人多高的玉米,會被大風刮成什么樣呢?
第二天清晨接到通知,淝河鎮組織召開落實臺風“煙花”防御工作部署會議。會上,馮新書記與韓宜峰鎮長就落實預防工作進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要求駐村干部及村全體“兩委”保持24小時通信工具暢通,24小時值班,及時走訪排查脫貧戶及一般農戶,做好汛情應對工作?;卮搴?,我及時傳達會議精神,并對預防應對“煙花”做了相應工作安排。
駐村工作隊馬不停蹄地來到李老家自然村,走訪查看暴風雨之后村里水患內澇情況。眼前的村莊與晴天時看到的村莊大相徑庭。晴天時,李腰村滿眼是藍天白云和綠色的莊稼地;如今,“煙花”掃蕩后的村莊如大片濕地與沼澤,地勢低洼的水塘、小河溝蓄滿了水,多余的水自然蔓延到旁邊的莊稼地,成片的玉米被大風摧殘后半倒下身子,根部深深浸泡在水洼地里……
來到鄉親們家,首先看看房屋有沒有漏雨,再問問他們有沒有其他問題……脫貧戶楊永福大爺和李后英大娘一個勁兒地說沒有問題,房子是扶貧期間政府和村部給新翻蓋的,不漏雨。我看到院子里因潮濕而遍布磚頭縫里的青苔,轉頭跟大爺、大娘說:“雨天路滑,您二老行動要慢一點兒。”走訪回來,我們工作隊與張勇書記進行了溝通商量,交換了一些問題的解決辦法。
“煙花”席卷了一天一夜之后,村部的電路終究沒有經得住考驗,無奈地罷工了。昨天下午,雨下得正大時,村部二樓的供電就陸續出現了問題。隊友們宿舍的照明燈忽明忽暗,閃了又閃。沒過多久,得知消息的周三峰委員帶著電工過來維修。我們眼瞅著宿舍天花板上的白熾燈在調皮地“迅速眨了幾下眼睛”之后就再也懶得眨眼了。幾乎是同時,我聽到了書桌上的筆記本電腦發出“滋滋啦啦”的響聲,瞬間也黑屏了。隊友王振遠聞聲過來一看,筆記本電腦插頭與電插板之間盈滿了小水珠……我寫了一半的文章,還沒來得及存檔就此斷篇兒。
心,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