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草
2022年6月5日10點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約6.5小時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成功交會對接,3名航天員隨后進入天和核心艙。在這次任務中,中國自主研發(fā)的“對接神器”微波雷達在神舟十四號任務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在微波雷達的設計團隊中,有一名女設計師,從一個青澀的航天新兵,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航天女將。她,就是中國微波雷達女設計師賀中琴。
賀中琴出生在湖北襄陽,2002年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yè)后,她又考上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的研究生。此時,微波雷達項目剛啟動不久,她的導師孫武,是微波雷達項目的總負責人,賀中琴也因此與微波雷達結緣。
入所報到第一天,孫武就對她說:“咱們人手不夠,你們每個人都要獨當一面,你是女孩也不要嬌氣,要學著適應團隊的工作節(jié)奏。”作為團隊的新人,賀中琴記住了導師的話,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潛心學習,將工作做到最好。對于剛進團隊的新人,孫武要求很嚴格,賀中琴挨了訓會委屈地躲到一邊哭。但哭過后,她便擦干眼淚,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接著干。在很多人眼中,她是一個不服輸的人。
靠著她這股不服輸的勁,在孫武的帶領下,好學、認真、嚴謹的賀中琴迅速成長為團隊的骨干。為了做好科研工作,正是愛美年紀的她,盤起了烏黑的長發(fā),每天穿著肥肥大大的工作服,戴著帽子和口罩,待在實驗室與團隊一起,夜以繼日地進行科研攻關。

本文主人公
由于工作扎實、肯干,進所不久,她就得到了導師的認可并被“委以重任”。2009年,她獨立承擔了微波雷達抗多徑攻關工作,帶著幾名工人,在北京六環(huán)外的暗室里一待就是半年。為了隔絕外界干擾,試驗需要在鋪滿吸波材料的暗室里進行。填充了碳粉的吸波材料,讓暗室的空氣里永遠漂浮著黑色的粉塵。忙碌一天,處理完數據、修改完方案后,她已經沒有力氣洗澡洗衣服了。回憶那段艱苦歲月時,賀中琴笑著說:“那個時候我們每天都像下礦井挖煤的一樣,連手指甲和腳趾甲都是黑的。有一次,領導來慰問,一撥人黑壓壓地站在那里。領導突然大聲問‘小賀呢,小賀怎么沒來’,其實我就站在他面前,但臉啊、手啊都黑乎乎一片,完全認不出模樣。”
“關于微波雷達的研究技術,世界上只有幾個國家有這方面的研究,而我國的研究可以說完全是從空白起步,做到國際領先,這是團隊拼出來的成績。”賀中琴自豪地說。
2011年,賀中琴作為主任設計師,帶領團隊開始了探月工程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的預先研究工作。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是我國載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術之一。在茫茫的太空當中,能夠盡早地發(fā)現目標飛行器,對接的成功率將會提升,這依賴于高精度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微波雷達便是交會對接背后的太空“千里眼”。所以,對于賀中琴及其團隊來說,這次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中微波雷達的研究工作,具備相當大的難度。

賀中琴(右二)和團隊測試產品
新的應用領域對微波雷達產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型化、低功耗、更寬測量范圍、更高測量精度、雙向通信功能,每一項性能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加都成為橫亙在團隊面前的難題。然而,面對難題,賀中琴和她的團隊沒有退縮。“大家的想法就是拼了,管它什么難題!來一個解決一個!”賀中琴說。
他們在電腦屏幕前通宵達旦地編碼仿真,在粉塵飛揚的暗室里精益求精地反復驗證。最終,他們僅用一年時間便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以總分第一的成績奪得了項目競標。而在取得成績的背后,是賀中琴舍小家顧大家的付出。有一次,她到外場試驗隊送設備,所去之地剛好在她的老家湖北襄陽。母親收到她回襄陽的消息很高興,為她張羅了一桌可口的飯菜,可等到晚上也沒見她回家。打電話過去一問才知道她乘坐的是深夜航班,匆匆交接好設備后就住進了試驗場賓館。第二天一大早,她只來得及跟父母在家門口說上幾句話,就要坐早班飛機回北京。看著父母失望的眼神,賀中琴愧疚之余淚目了。
有付出就有收獲。在賀中琴及其微波雷達團隊的助攻下,2011年11月3日凌晨1點36分,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完美對接,完成了舉世矚目的“太空之吻”,從此,中國航天閃亮世界,微波雷達一戰(zhàn)成名。
在承擔保駕神舟飛船對接任務的同時,賀中琴還帶領團隊開始了探月工程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的研究工作。
2017年5月,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的研制到了關鍵節(jié)點,團隊連軸轉,每個人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滿滿當當。微波雷達開展軟件落焊的時候,實在分身乏術的賀中琴無奈之下給女兒斷了奶。一個月后,產品順利通過驗收。凌晨3點,開完驗收會,賀中琴才有空拿起手機,打開微信看見孩子外婆發(fā)來的一段視頻:蹣跚學步的女兒張開雙臂跌跌撞撞地走著,嘴里奶聲奶氣地喊著媽媽。看著女兒可愛的樣子,賀中琴紅了眼眶。在工作上,作為主任設計師,賀中琴一直都是團隊的主心骨,面對壓力和困難,她從不退縮。而此刻,作為媽媽的她卻再也沒法堅強起來,淚流滿面的她,從心底覺得虧欠女兒的太多。
2020年12月3日晚,嫦娥五號發(fā)射前夕,賀中琴在家休息,女兒跑過來撲閃著大眼睛對她說:“媽媽,周六我要跳‘小手拍拍’舞,你能陪我去嗎?”賀中琴有些愧疚地撫著女兒的小腦袋說:“寶貝,媽媽真的好想陪你去,但是媽媽有工作要做。”女兒依在她懷里撒嬌說:“那你就請假陪我嘛!別的小朋友都有媽媽陪的。”聽著女兒的話,賀中琴笑著哄她:“媽媽這次工作很重要,領導不讓請假。寶貝,咱們約定,你去贏一個小蓋章給我,我去贏一個軍功章給你,咱們看誰最棒,你看這樣好不好?”賀中琴所說的“軍功章”就是三天后的嫦娥五號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微波雷達極為關鍵。
2020年12月6日,嫦娥五號交會對接圓滿完成,微波雷達在這次任務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完美對接后,賀中琴悄悄走出機房,拿出手機跟家人短暫地分享了成功的喜悅,又投入到了工作中。那晚,她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回到家中。女兒從睡夢中醒來,撲到她懷里問她有沒有得到軍功章,軍功章長什么樣。累到不想說話的她,強打起精神對女兒說:“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這枚軍功章就是那夜空中的月亮,你抬頭就看見了……”
賀中琴說,能夠參與國家重大工程,自己感到榮幸之至。她記得剛入職時導師孫武說過:“年輕人要把握機會,長本事,做點回頭看時能拿得出手的東西。”正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賀中琴在自己的崗位上,十幾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以優(yōu)異的成績?yōu)槲覈教焓聵I(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21年3月,賀中琴被授予海淀區(qū)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搭載3名航天員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這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微波雷達首次引導載人飛船在太空實施徑向對接。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成功交會對接。神舟十三、十四號相繼實現成功對接,微波雷達功不可沒。賀中琴與她的團隊,屢立新功。
至今記得賀中琴在《青年說》節(jié)目錄制現場所說的話。那天,她回顧了自己與微波雷達共同成長的許多趣事之后,感慨地說:“從2002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算起,屈指算來,2022年是我與航天結緣的第20個年頭,也就是說,我最美好的青春歲月是在實現航天夢的奮斗中度過的。”是的,20年的光陰,賀中琴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她的青春與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完美對接”,在親歷了祖國航天事業(yè)一飛沖天的同時,也完成了自我成長,從一名青澀懵懂的少女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航天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