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二YANG Xiao-er;劉秀超LIU Xiu-chao
(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濟南 250013)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中資企業在海外投資建設了很多工程項目,尤其是基建和能源領域,雖然受疫情影響,近兩年投標中標的工程項目有所減少,但中資企業已經在建或運行的項目仍遍布全球,新建的項目也陸續啟動開工。其中較為典型的電力工程總承包項目因其投資大、周期較長、地處偏遠、環境復雜、文化差異、標準不一等特點,需要重點關注項目的平穩推進,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甚至衍生影響惡劣的諸多后果。因此,降低中企海外電力總承包項目現場的屬地化工人違章率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截至目前,關于中資企業在境外電力工程中安全生產的探索研究以及良好實踐已有諸多理論和現實成果[1-3],但以溝通障礙為切入點,研究降低中企海外電力工程總承包項目現場屬地化工人違章率尚屬少見。
本文以溝通為視角,剖析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溝通障礙的表現,分析溝通障礙與屬地化工人違章率的辯證關系,提出解決溝通障礙問題的措施,得出降低違章率的具體建議,供中資企業在海外承攬工程項目過程中安全管理參考借鑒。
近年來的煤礦安全事故調查顯示,溝通不當是導致人因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4]。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份航空安全報告分析顯示:超過70%的人因失誤與溝通失誤有關[5]。在核技術領域,日本的一項研究表明:涉及人因失誤的事故中13%由書面溝通造成,5%由言語溝通造成[6];美國核管會對核電站事故報告中涉及人因的事故調查表明:在人因中,溝通問題占據了35%的比例[7]。中企在海外投資建設電力工程項目過程中,因語言交流、文化習俗、管理標準以及認知技能等方面存在差異,更易導致發生溝通障礙問題,即發生人因事故的風險類比國內同類型項目的風險要更大。根據對全國每年上百萬起事故原因進行的分析證明,9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違章而導致的,違章往往是因為溝通障礙,則如何解決溝通障礙問題、降低違章率成為保證安全亟需重要研究的課題。由此看來,消除或最大限度降低溝通障礙問題的負面影響對降低違章率有必然的正相關聯系。
中資企業在海外投資建設電力工程總承包項目,項目建設單位往往既有主要投資建設的國內大型電力央企或其下設的分/子公司,也有部分投資占比的所在國屬地公司,總承包單位是國內具備相應資質的電力公司或其下設的所在國分/子公司,施工單位是國內電建單位或其下設的所在國分/子公司。此類工程項目往往存在需要征地建圍墻、工程周期較長、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交錯復雜的特點,而且無論是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還是施工單位都根據項目執行工作需要聘用當地員工,尤其是施工單位需要雇傭大量的當地工人來參與建設項目,兩國管理人員和施工作業的工人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標準和理念差異大等客觀情況不容忽視。基于這些特點,在項目基建過程中對安全生產違章行為的管控不同于國內電力工程項目,難度相對偏大。
本文以中國企業在東南亞某國投資建設的2×350MW燃煤發電項目作為典型的中企海外總承包電力工程為例,分析溝通障礙的表現形式。首先,最顯著的溝通障礙就是語言交流障礙,且原因主要就是翻譯的傳遞信息能力參差不齊。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一般采用中國員工和當地員工深度配合的模式開展各項工作,但中方人員絕大多數都不會當地語言需要翻譯來傳達,當地人員也大都不會中文需要翻譯來傳達,否則無法溝通,這就對翻譯的水平與素質要求較高。經過調查各參建單位翻譯配置與工作執行情況,現場各個承包商均配備了翻譯人員,雖然數量滿足簽署合同時的要求,但實際溝通過程中仍存在因翻譯水平問題以及兩國語言體系的差異,未能充分到位地將中方管理人員要求或指令傳給當地的作業人員,也往往未能將當地人員的訴求或回應真實地反饋給中方人員,導致傳遞的信息不同程度失真,從而產生溝通障礙。在提出安全工作要求的過程中,因為語言溝通障礙,就會導致雙方未能對工作要求的認知程度達成一致,從而導致發生違章行為。其次,較為明顯的溝通障礙是工作配合障礙,其主要原因是雙方人員的思維定式或工作標準差異導致在合作執行一個工作任務時,產生交接漏洞或配合沖突,發生1+1<2 的問題,從而不可避免導致人員發生違章行為。
在以東南亞某國中企投資建設的2×350MW 燃煤發電總承包項目為典型調查對象研究中發現文化習俗差異、安全管理標準的差異、工作理念與技能差異、獎懲觀念認知差異、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兩國人員語言交流不暢等都是溝通障礙的影響要素。
文化習俗是宏觀層面的差異,該國公民穆斯林占比人口總數的90%左右,對日常飲食喝水、工具使用、禱告祈禱、肢體接觸如摸頭、上洗手間、齋月封齋以及開齋等方面均有教義要求,而中國員工大都是漢族,在前述有特色習俗習慣或忌諱的方面均無明顯界定,文化習俗的差異會導致施工作業過程中產生不同的行為方式,從而影響溝通效果。
安全管理標準的差異是落實HSE 管控措施時重要的影響因素,以項目現場的腳手架為例,項目所在國對腳手架的標準規范要求不多,而國內針對腳手架有著詳細且明確的各類規范標準,導致腳手架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爭議,一些不符合國內安規的腳手架搭設及使用要求在當地管理人員認為司空見慣,甚至部分當地人員認為不違反所在國法規即可,不夠配合整頓腳手架違章作業問題。
工作理念與技能的差異是直接影響屬地化人員是否習慣性違章的關鍵因素。屬地化工人往往對休息時間有明確要求,一旦在規定工時之外工作,更容易精神不集中,不聽從安全管理指令,從而發生不安全行為。而且屬地化工人的作業技能平均水平較低,很多當地工人是初次接觸大規模的工程項目建設,對于登高、用電、機械運轉等操作技能熟練程度有待提高,在此過程中安排的工作任務會因不夠理解或熟練導致打折扣并產生安全隱患。
獎懲觀念認知的差異是直接影響屬地化工人工作積極性和配合度的因素。針對獎勵方面,屬地化工人爭優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是懲罰方面,屬地化工人往往不接受直接對本人的罰款,而是普遍認為發生違章行為后給予警告,并正式發出警告信,三次警告后,如果再犯屢禁不止的違章行為則直接可以辭退離場。若中方人員懲罰屬地化工人違章行為的方式是直接罰款到個人,則會引起抵觸情緒或行為。
翻譯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能夠顯著影響溝通效果。在該總承包項目的施工單位中,部分分包隊伍聘任的翻譯水平有限,在傳遞信息過程中不能將安全交底、教育培訓以及安全指令要求等內容精準無誤地翻譯給屬地化工人,進而衍生出不必要的違章行為。
兩國人員語言不暢主要體現在沒有翻譯人員在場時,由于語言不通,或靠肢體語言甚至語氣語調眼神等方式交流,容易發生理解偏差,導致違章行為發生。
①加強文化習俗知識培訓。收集整理兩國的文化習俗,尤其針對現場實際,制作風俗文化錦囊,做到人人對彼此密切相關的文化習俗熟知,避免因對客觀習俗不了解產生溝通障礙。
②充分辨識所在國的安全規范規程,并與國內進行對比,形成統一的安全標準依據,并以此為參照發布項目各參建單位都應執行的HSE 制度體系,明確管理標準,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不斷宣貫學習,統一遵照執行落實。
③建立傳幫帶的工作機制,著力解決屬地化工人作業技能參差不齊的問題,由專業資深的中方技術人員培訓規范標準的工藝作業程序,做好屬地化工人的學習效果評估,確保對工作內容應知應會,在此基礎上監督做好安全文明施工作業。
④發布違章處理細則,開展“懲三違 零違章”專項整治活動,分級進行管控,形成反違章分級處置常態化工作機制,增強全員“四不傷害”管控意識和能力,培養全體參建人員遵章守紀的習慣,按照違章危害的大小以及頻次,分別采取停工再教育、考核、分包商約談、人員轉崗或退場四級措施進行管控。開展安全榮譽評比活動,對優秀的屬地化人員進行獎勵,促進作業人員從“被動安全”轉變到“主動安全”。
⑤著力提高翻譯人員的水平,補齊短板,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各參建單位翻譯人員座談交流各自問題并商討解決措施。統一進行專業培訓,做到翻譯的工作要求內容不因文化差異而產生偏差歧義,從而確保屬地化工人能夠接收到完整準確的安全管理要求信息,做到按要求工作,減少違章行為。
該總承包項目每月統計屬地化人工時即當月屬地化員工人數乘以工作時長并建立數據庫臺賬,安全檢查發現的違章行為記錄并統計次數建立數據庫臺賬,依據該總承包工程2020 年12 月-2021 年2 月項目人工時數據和違章統計數據,對現場五個主要施工分包商屬地化工人為研究重點,統計如表1、表2、圖1。

表1 2020 年12 月-2021 年2 月五家施工分包商人工時統計表
從表2 和圖1 中可以看出,在2020 年12 月-2021 年2 月期間,分包商C 和分包商D 違章次數顯著較高,由于各分包商人數不一,仍需要計算違章率方可得知哪家分包商最高。違章率指標:違章率(次/萬工時)=違章總數/人工時總數×10000。根據上述人工時和違章次數,統計違章率如表3 所示。

表3 2020 年12 月-2021 年2 月五家施工分包商違章率統計表
從表3 和圖2 中可以看出,在2020 年12 月-2021 年2 月期間,分包商C 和分包商D 的違章率依舊是顯著較高。以溝通為視角,采用原因分析法,經過實踐驗證分包商C 和分包商D 的翻譯水平以及隊伍的管理標準、工作氛圍、培訓情況與獎懲情況實際均落后于其他分包商,導致違章率居高不下,應重點采取措施降低分包商C 和分包商D 的違章率。
通過加強文化習俗培訓、統一編制簽發并宣貫各參建單位均應遵守執行的HSE 程序、深入開展中國技術熟練工人傳幫帶屬地化工人掌握安全工作技能、明確獎懲實施細則并注重落地落實、統一組織翻譯人員進行系列專題教育培訓交流等措施,經過數個月的推行落實,采用統計人工時和違章次數同樣的計算方法,分包商C 和分包商D的違章率統計如表4、表5 所示。

表4 2021 年5 月-2021 年8 月分包商C 違章統計表

表5 2021 年5 月-2021 年8 月分包商D 違章統計表
由表4 和表5 可知,分包商C 和分包商D 的違章率在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2 月期間分別達到17 和18 左右,以溝通為視角,著力解決溝通障礙問題,經過數個月的推行落實,2021 年5 月至2021 年8 月期間,分包商C 和分包商D 的違章率均控制在了3.6 和3.7 左右,得到了明顯降低。由此可知,解決溝通障礙有助于降低屬地化工人違章率。
溝通對中資企業在海外承攬電力總承包項目工程中降低屬地化工人違章率有著重要意義,從文化習俗普及、安全管理標準統一、工作認知技能提升、獎懲細則落地落實、翻譯人員水平補齊短板等方面做好消除溝通障礙的問題,有助于形成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圍,降低施工現場違章率,為中企在承攬海外工程項目安全生產工作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