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林HUANG Jiang-lin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 250000)
隨著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寫入安全生產法,全行業都在強調要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特別是近年來,企業施工生產規模呈多元化、快速增長,風險管控面臨著管理跨度越來越大、中間環節多、管理人員少并且年輕缺乏經驗,風險辨識不及時不準確、措施制定缺乏針對性、落實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等問題現象越來越突出,“分散、單項”的處理方式無法滿足當前“系統、組合”的安全管理需求,安全監管的時效性、精準性需要更加有效的抓手。通過現代信息化手段創新安全管理方式,解決傳統管理手段無法規避的痛點與難點,實現安全生產的動態、科學化管理已成為“安全發展”的必然要求。
按照風險挺在隱患前的源頭管控和一崗雙責的全員安全理念,企業嘗試引用信息化手段,積極探索工程安全風險管理模式,旨在實現三個方面的愿景:一是將企業的安全管理流程納入自動信息化系統,利用系統適時調度各級崗位責任人員指導和管控風險,彌補現場人員年輕經驗不足,風險識別不到位、措施制定沒經驗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項目多、人員不足的現狀;二是及時預警傳遞管控責任,督促各級及時履職,自動記錄分析管控績效,避免出現履職盡責不及時不到位形成的安全風險問題;三是及時告知作業人員所從事作業面臨的風險和有效的應對措施,避免或減少作業工人因技術交底不到位不及時,可能發生盲目施工和應急處置不當的風險。
風險調度系統以八個核心要素(綜合信息管理、風險工點管理、風險源庫、風險辨識、管控措施、管理過程管控、作業施工管控、風險銷號)為基礎功能模塊,面向五個管理層級(集團公司、區域總部、工程公司、項目部、作業班組),建立四項管控基礎(風險信息庫、管控措施庫、一線作業要點庫、各級管控責任清單),通過四種監管手段(大數據看板、分級審核、動態管控、分級督導),精準動態的監督和指導現場,全面抓好等5 個維度的全過程業務管控(風險辨識、管控措施,過程監督、作業管控、風險銷號),確保各項風險管控措施有效落實。(圖1、圖2)
該模塊主要實現對人員信息(姓名、電話、身份證信息等)、各單位(項目)的創建、統計、查詢功能,形成管理業務的基礎信息,建立起管理組織架構體系,為后續業務開展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并為各級用戶的數據管理權限提供約束范圍。
該模塊主要實現對所有在建項目基礎信息的管理,包括項目名稱、項目類別、所在地區、施工單位、工程概況、風險等級(I—IV 級,自動獲取項目最高等級風險信息,用四色法區分管理)、項目部部門機構(業務部門、工區、班組等),并實現與機構信息進行管理關系的關聯。
該模塊實現了集團各種工程類型的通用風險管理,風險類型信息主要包括:序號、工程類型、風險類型名稱、概況描述等,主要對現場172 類常見風險名稱、類型、類別等信息進行規范,制定了這172 類常見風險對應的技術措施2285 項、管理措施67 項,形成173 項風險管控措施表(172 項風險管控措施表+1 項管理措施表),為后續風險管控提供指導性的基礎數據。
該模塊實現多種方式總體辨識風險的在線評估和審批管理。項目開工前需要對本項目的風險進行辨識操作,選擇需要辨識的項目名稱,結合相應的風險工點及作業內容,系統自動推送工點關聯的風險信息,匹配風險源庫中的風險內容,上傳風險調度會議上關于風險評定的相關資料(多為會議記錄/會議現場照片及視頻),同時注明“作業風險類別”、“作業風險等級”、“分級方法”、“開始時間”、“結束時間”,提交后,系統會按照責任清單中設定的條件,自動按照等級和固定流程(Ⅰ級風險、Ⅱ級風險需集團公司進行簽發;Ⅲ級風險需工程公司進行簽發;Ⅳ級風險需項目部簽發即可),發起在線審批任務,由相應審批人審核簽發。
該模塊主要針對四級風險實現各種類型的管控措施的配備和在線分級審批管理。風險審核通過之后根據相應的規則自動推送,風險管理人員從管控措施庫中匹配選擇管控措施,明確管控人員;落實后由管控部門責任人分派給相應責任人員進行操作,并上傳相應附件(方案、交底、應急預案等),分派后由指定的審核人對措施的制定、分派落實合理性進行審核把關。
該模塊主要包含實施前管控、實施管控兩部分內容,基于施工進度情況,系統自動推送風險管理人員進行實施前或實施管控操作,可查看措施的詳情,詳情信息包括:風險信息、措施信息、落實管控信息及問詢回復記錄,管控時需要選擇管控結果、填寫管控說明、上傳過程管控的相關圖片及附件。
該模塊總結梳理了214 項常見風險作業要點,管控流程分為作業確認→作業人員簽認→作業管控。
①作業確認:審批通過的風險提前一天推送進行再確認,由工區技術員對風險作業要點進行確認,風險作業要點信息包含:風險告知、注意事項、應急處置、簽認信息、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包含:開展班前教育、作業條件環境驗收、安全防護、機具設備安全檢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同時設置每個作業要點的簽認人、管控人。②作業人員簽認:審批通過的風險次日開始自動推送一線作業人員進行簽認,主要包括該風險的作業要點:風險告知、注意事項、應急處置、簽認信息、管控措施,各級風險管理人員可利用此模塊查看數據,督促一線作業人員簽認。③作業管控:審批通過的風險次日開始需要進行管控,班組長要對自己責任范圍內每一工序作業要點的管控措施進行管控確認,比如開展班前安全教育、作業條件環境驗收、安全防護、機具設備安全檢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均需要上傳管控記錄。
該模塊主要是規范風險銷號處理,當某項施工作業完工時,可提交銷號說明及證明材料逐級審批銷號操作,從而實現對現場風險源開展全周期的管控。
風險調度系統根據企業集團總部、區域總部、工程公司以及項目部的風險調度管理實際業務場景與制度要求,利用互聯網、移動技術等信息化技術,為集團建立風險調度全過程的管理系統。通過動態收集全壽命周期安全監控數據,利用大數據構建企業級安全生產決策支持平臺,為企業統籌全局監管、精準風險調度、科學決策部署、推動全員安全管理提供強有力支撐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安全生產的可視化、動態化、精準性管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圖3、圖4)
系統將數清“數”、數準“數”作為平臺建設的重要基礎數據,列出項目、風險、人員三張“清單”。
一是點清了企業項目總數,按照分布區域、所屬單位,分類列出所轄每個項目的工程概況、施工狀態、地理位置等關鍵信息。
二是理清了風險數量及等級情況,系統自動匯總各項目的風險錄入情況,可根據機構、區域、時間、等級等多維度查看各類風險。
三是弄清了全集團各層級、各崗位、各工點人員及聯系方式,在系統內可根據單位、崗位、人員姓名等關鍵字快速搜索人員信息,需要時可一鍵直呼聯系。
系統依托于172 項通用風險、173 項管控措施表,對項目作業風險進行智能辨識、匹配管控措施、在線分級審核把關、自動推送實施管控,將以往制度發文、逐級下發、人工評審、簽字審核的風險管控流程搬到了線上,極大地提高了風險辨識、管控的工作效率。
管控措施制定后,系統會根據施工進度、各級風險管控責任劃分,遵循風險管控時間節點提前預警,Ⅰ級風險提前25 天推送,Ⅱ級風險提前20 天推送,Ⅲ風險提前15天推送,Ⅳ級風險提前10 天推送,提醒各級相關責任人按計劃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從而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
系統為各級管理人員提供風險大數據看板,構建企業“紅橙黃藍”動態風險四色圖,生成各類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按時間、地區、業務等不同維度直觀展示風險等級、分布區域、統計數據、預警信息、趨勢分析等內容,為集團監管重點和本級管理決策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實現專家管理項目的理念,把企業有限的資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保證各級安全管控工作順利開展。
針對企業總部距離施工項目遠、管理層級多、信息傳遞慢等現狀,強化安全監管能力,系統提供關注收藏、風險推送、監督問詢、調度通知功能。
一是針對需要特殊關注、調度的風險,各層級人員可進行關注收藏,持續跟蹤落實情況。
二是可將需要他人關注的風險推送至具體人員。
三是可就具體風險管控環節進行在線監督問詢,對管控責任人詢問具體落實情況,系統自動提醒被問詢對象盡快回復信息。四是可以“點對點”下達調度指令,專題部署重點工作,及時發布重要通知公告,同時在線收集具體落實反饋情況。
系統依托214 項常見風險作業要點,根據各風險作業計劃開始時間,按照作業班組發布風險提示,系統自動提醒作業人員通過APP 完成風險簽認,并可依據作業要點內容每日開展班前教育,同時對照作業要點逐項進行工前安全條件核查,上傳管控記錄,確保施工安全。
手機APP 具備“一鍵”緊急報告功能,現場作業工人可就現場發生的緊急情況進行報警,通過語音的方式記錄現場情況,接收人默認為項目經理、安全總監、工區經理、工區技術員,報警后系統立即提醒接收人,實現快速應急處置。
系統注重“事中電子留痕”,從風險辨識審核、管控措施落實、作業管控、風險銷號等各個環節均進行了全過程電子留痕,詳細記錄了各層級、各崗位人員的操作內容、時間,并可通過操作日志導出,作為履職盡責的考核依據,同樣實時在線保存了風險描述、管控資料,可以對于某個重大風險事后查閱復盤,對其進行分析評估,便于總結經驗教訓、追溯倒查責任。
為確保系統推進實施順利,推動全員參與安全風險管控,明確企業各級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系統的使用頻次、管控要求,并抽查各項目風險調度開展情況,同時依托系統的電子留痕功能、導出功能、實時在線詢問等功能,對各單位系統的錄入、管控進行督導、檢查,每周對各單位使用情況進行通報,并將結果納入企業年度安全考核一并進行獎懲。
風險調度系統的使用,將企業的安全責任體系、安全制度體系與企業所屬項目安全風險的識別分級、管控措施的制定實施形成了動態融合,構建了涵蓋企業決策層、管理層、作業層“統一調度、分級負責、快速響應、精準監管”的組織實施體系,為有效管控風險、及時調度資源提供了信息化保障,彌補了當前安全管理人員年輕化、現場經驗少的不足,省去了大量的風險信息收集匯總分析工作,有效降低管理成本,為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全過程動態管控,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提供了一條便捷、高效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