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瑋WEI Wei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廣州 510060)
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是以初步設計概算作為控制市政工程建設水平及投資的主要依據,絕大部分市政EPC項目更是直接以概算作為招投標乃至結算的造價依據。鋼筋工程量是影響概算工程費用重要因素,但按照設計深度要求,市政工程初步設計中不涉及具體配筋設計,因此概算中鋼筋工程量主要以含鋼量計算得出,這使得含鋼量的取定成為概算編審中的主要關注點,因此需要考慮建立全面的市政項目含鋼量指標體系。
根據2019 年頒布的《政府投資條例》(國務院令第712 號),“經投資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核定的投資概算是控制政府投資項目總投資的依據”,“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投資原則上不得超過經核定的投資概算”。國家發改委及住建部同年發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建市規[2019]12 號)指出實行工程總承包發包模式的政府和國有資金投資的大中型市政基礎建設項目原則上應在初步設計審批及概算核定完成后進行工程發包。合理有效的初步設計概算造價控制,是各類政府投資市政項目造價管理的核心環節,也是工程總承包項目能夠順利完成的重要前提。
鋼筋工程,作為各類市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造價的重要因素。經統計,鋼筋工程費用占市政立交橋梁項目工程費用的25%-35%左右,占明挖式隧道工程費用的18%-25%左右、占綜合管廊工程費用12%-20%左右。由于市政橋梁、隧道、綜合管廊、給排水等工程在初步設計階段按相關深度要求不涉及具體配筋設計,使得各類市政項目概算編審過程中主要是按單位體積混凝土的鋼筋含量對鋼筋工程量進行計算。因此,科學地確定鋼筋含量指標是合理控制市政項目概算造價的必要條件。
經多年的工程實踐及收集查閱相關資料,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四川、湖北、吉林、云南、廣西、甘肅等地工程造價主管部門目前均未發布適用于概算階段的成體系市政工程含鋼量指標。
廣東省工程造價主管部門歷史上在部分市政工程綜合定額的附錄中給出過鋼筋含量表供編制概算時參考(具體包括2002 版、2006 版、2010 版、2018 版排水工程綜合定額,2002 版、2006 版、2010 版橋涵工程綜合定額),但其中具體的鋼筋含量數據自2002 版以來,二十余年內未做調整,含鋼量水平整體偏低,無法體現近年來規范及設計理念的變化,已經不滿足目前工程建設實際情況的需要。
由于缺乏較權威的鋼筋含量指標體系,在市政項目初設概算編審中存在以下共性問題:一方面在評審過程中,對鋼筋含量缺乏行之有效的衡量尺度,標準不統一,由于出發點不同,建設單位、編制單位、審核單位往往會在鋼筋含量取值高低上發生較大的分歧。審核單位為達到核減投資的宏觀目標,與其它有具體設計的工程量(如混凝土等)相比,扣減無具體配筋設計支撐的鋼筋工程量成為了主要手段,從而往往導致審定概算鋼筋量偏少,對后續各階段的造價控制與項目管理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因設計單位水平差異,在沒有統一的含鋼量指標指引及下,容易在施工圖階段細化鋼筋設計時缺乏精細化控制,給項目造價帶來失控風險。
EPC 項目正在日漸成為市政領域主流的建設方式。一套有效力的鋼筋含量指標體系可以給EPC 項目提供一個明確有效的設計水平基點。優化設計、優化鋼筋工程量產生的效益可以量化評價,有助于提高設計單位的工作熱情,有效地保證項目投資控制,從而促進EPC 模式的進一步推廣運用。
市政橋梁、普通隧道、綜合管廊等項目設計思路同質化程度較高,技術成熟,為綜合測定含鋼量提供了技術基礎。具體到同一地區,類似的地質、抗震、防洪等設計邊界條件及地區內較標準化的設計管理流程,為統一的含鋼量控制指標體系提供了可實施性。
因此,建立一套較全面、能體現現時設計水平的地方性含鋼量指標體系是很有必要且可以實現的。
為了建立廣州地區市政項目含鋼量指標體系,自2020 年以來,全面系統梳理了全市市政橋梁、隧道、管廊項目基本情況,在充分考慮了設計規范變化、建設及地質條件異同、設計單位設計水平差異等因素之后,從近年來廣州地區1100 余個項目中,具體選取了有代表性及可分析性的樣本工程80 余個,其中橋梁工程樣本40 個、天橋樣本8 個、明挖隧道樣本13 個、沉管法隧道3 個、礦山法隧道12 個、綜合管廊樣本7 個。在初步處理后,對樣本數據進行了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樣本數據符合正態性分布,能較好地代表各類項目平均配筋率水平。
根據相關樣本數據,結合相關各方意見,考慮實際運用需要,共總結出3 大類60 余項混凝土結構的含鋼量區間指標。研究過程中對同期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的34 個新市政項目行了實證研究,通過區間指標測算出的鋼筋量可以覆蓋其中32 個項目的實際施工圖配筋量,另外2 個項目的測算結果與其施工圖實際配筋量誤差也在6%之內,滿足估算、概算階段精度要求。
根據方便實用,含鋼量指標體系按項目類型進行了多角度分類。
橋梁工程按部位分為基礎工程、下部結構、上部結構、附屬工程四個部分,按橋型結構又細分為預制小箱梁、預制空心板、現澆鋼筋砼箱梁/板梁、現澆預應力砼連續箱梁、鋼箱梁/鋼桁梁、鋼-砼組合梁等。
隧道工程區分為明挖隧道及礦山法隧道兩大類,其中明挖隧道再劃分為主體結構與基坑支護兩部分,各自按車道類型、支護類型等再行細分。同時給出了沉管隧道主體結構的含鋼量指標。
綜合管廊工程分單艙、雙艙、三艙及四艙四個類型進行歸類,并給出了參考斷面尺寸。
具體鋼筋含量指標如表1-表5 所示。

表1 橋梁工程混凝土構件含筋量指標

表5 市政綜合管廊含筋量指標
該鋼筋含量指標體系已在實際工作中作為地方市政交通類項目投資主管部門的概算編審重要依據得到充分運用。該鋼筋含量指標填補了廣州地區混凝土結構含筋量標準空白,使初步設計概算編制和評估有據可依,提高了建設單位的項目投資管理水平,極大改善了政府投資項目概算審查審批效率。同時,該指標體系增強了設計單位限額設計意識,促進限額設計的推廣,通過為設計單位在EPC 項目中充分發揮能動性建立參考基準點,為造價控制與工程設計的進一步融合創造了條件。

表2 市政明挖、沉管隧道結構含筋量指標

表3 市政明挖隧道基坑含筋量指標

表4 市政礦山法隧道含筋量指標
由于時間進度、主管部門管轄范圍劃分及數據來源等限制,對城市軌道交通、給排水處理等其它市政專業的鋼筋含量指標尚未涉及,這也是未來需要繼續考慮的方向。
該指標體系可供國內其他地區參考,各地可以考慮根據各地建設條件自行建立適合當地情況的市政項目鋼筋含鋼量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