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浩
在美國敦促歐洲盟友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立場,進一步收緊對華高科技出口的背景下,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大臣米奇?阿德里安森斯表示,荷蘭非常積極地看待荷中經貿往來,荷方不愿過度限制對華出口。
英國《金融時報》2日刊登對阿德里安森斯的專訪。阿德里安森斯表示:“總的來說,荷蘭在對華關系上非常積極,并且一直致力于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我們與中國有很多商業往來,很多荷蘭公司都在中國開展業務。”她表示,荷中之間的這種關系“促進對歐洲至關重要的創新和貿易,我們應該珍惜這一點。”
《金融時報》數據顯示,荷蘭進口的11%來自中國,僅次于德國,5%的出口進入中國。中方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荷貿易規模突破千億美元,達到1090億美元,同比增加18%。2021年,荷蘭在中國共設立176家企業,位居歐洲前列。
阿德里安森斯在接受采訪時還表示,盡管美國在高科技出口問題上施壓”但荷蘭不愿過度限制對華出口。報道稱,荷蘭是阿斯麥(ASML)和ASMI,這兩家全球領先半導體設備公司的所在地。美國正在試圖說服荷蘭和日本,進一步限制向中國出口半導體設備。
談及美方的拉攏,阿德里安森斯表示:“荷蘭和歐洲應該有自己的戰略。”她同時表示,也需要意識到有關“特定技術”的風險,“這是事關平衡的問題”。阿德里安森斯警告稱,阻止中國獲得尖端技術是不可能的。“中國的技術開發周期非常快。我們不應該太天真。”《金融時報》稱,美國對華芯片限制已對荷蘭工業造成打擊。ASMI本周表示,該公司在中國營收的40%將受到影響,而中國市場占ASMI總收入的16%。
荷蘭外貿與發展合作大臣施賴納馬赫爾11月22日曾表示,在與美國和其他盟友討論貿易規則時,荷蘭將作出自己的判斷,捍衛本國經濟利益。▲
環球時報202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