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富洲 袁寅尊
(1.武漢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2.四川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夏季奧運會作為當今世界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的綜合性體育賽事,是國家和地區間交流、競爭、合作的重要平臺[1]。如果非要評選出東京奧運會讓中國人關注的運動員,那么非伊藤美誠莫屬?;祀p決賽之后,伊藤美誠“一戰走紅”,她的性格、外表和氣質,和之前中國人最熟悉的福原愛完全不同。伊藤美誠,注定是一個相當另類的對手[2]。伊藤美誠是日本優秀女單選手,是繼平野美宇后又一得力健將。她的打法罕見獨特,正手使用反膠,而她反手使用是日本特別制造的生膠,這款生膠使擊出的球的旋轉更加怪異,并且在她閉關期間又習得了正手勾手發球這一技術,更為她的乒乓球技術錦上添花。2018年,伊藤美誠在日本公開賽上戰勝王曼昱奪得女子單打冠軍,在瑞典公開賽上接連戰勝我國丁寧和朱雨玲兩位重量級選手獲得冠軍。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和水谷隼搭檔擊敗劉詩雯許昕獲得混雙金牌。伊藤美誠對中國乒乓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同時,也是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單冠軍,在日本被譽為“天才少女”[3]。文章將對伊藤美誠的“前三板”進行統計研究,分析她在比賽中的強項和弱點。
以伊藤美誠前三板技戰術為研究對象。本篇文章選取了伊藤美誠9段比賽錄像。孫穎莎VS伊藤美誠:2019年德國公開賽、2019年世乒賽、2019年瑞典公開賽;王曼昱VS伊藤美誠:2018年日本公開賽、2019年中國公開賽、2019年瑞典公開賽;陳夢VS伊藤美誠:2019年國際乒聯世巡賽、2019年瑞典公開賽、2020年卡塔爾公開賽。
1.2.1 文獻資料法
依據此次研究的對象和內容,在中國知網查閱關于伊藤美誠的文章,歸納整理收集來的資料,為本篇文章打好理論基礎。
1.2.2 錄像觀察法
選取觀看伊藤美誠9段比賽視頻,伊藤美誠VS孫穎莎、王曼昱、陳夢各三場,對伊藤美誠的“前三板”技戰術進行分析研究。
1.2.3 數據統計法
通過觀看比賽視頻,將得到的數據輸入到Excel中,再根據本篇文章所需要的數據進行篩選,并利用三段指標評估法,統計伊藤美誠的發球搶攻階段、接發球搶攻階段和比賽相持階段的技戰術。以及更加詳細的分別統計其在比賽中發球得分率、使用率以及發球落點的得分和使用情況;接發球得分率、使用率以及接發球的技術、落點得分和使用情況;第三板搶攻技術的得分和使用情況。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總得分+總失分)]×100%
發球得分率=[發球得分/(發球得分+發球失分)]×100%(通用于接發球)
發球使用率=(發球得分+發球失分)/發球次數×100%(通用于接發球)
發球直接得分率=發球得分/發球次數×100%
某落點得分率=某落點得分/該段得分×100%
某落點使用率=某落點次數/總發球次數×100%(通用于接發球)
搶攻、控制得分率=搶攻、控制得分/(搶攻、控制得分+搶攻、控制失分)×100%
搶攻、控制使用率=(搶攻、控制得分+搶攻、控制失分)/搶攻、控制總次數×100%[4]
1.2.4 三段指標評估法
由表2中能夠看出,伊藤美誠的發球得分率較高(為75%),這與發球是不受對方限制、完全依靠自己能力得分的技術有關。發球使用率為17.47%,較其他運動員來說是一個較高的數字,但更多的發球還是為第三板的進攻創造機會。由于視頻錄像的清晰度以及角度問題,導致伊藤美誠的發球旋轉不能統計,所以在此不就她的旋轉進行細致研究。

表2 伊藤美誠發球得分統計表
在觀看的比賽中,伊藤美誠的發球方式集中在正手勾手發球這一技術上,是帶有一定的逆旋轉的,此發球方式是她得分的關鍵,也是她的自身特點。其中偶爾穿插著高拋正手發球。由表3可知,伊藤美誠的發球落點多集中在中近臺附近,其中端線長球夾在其中,以改變發球節奏,加強自己的優勢。直接得分率最高的發球就是中間底線和右端底線的突襲長球,分別為8.78%和8.11%。伊藤美誠的發球路線、發球落點千變萬化,并且質量高、威脅大,這也是她近兩年迅速成長的原因之一。

表3 伊藤美誠發球落點統計表
發球搶攻技術是一項非??b密的配套組合技術,主要由發球和第三板技術組成[5],伊藤美誠的第三板得分率為49.15%,使用率為47.71%。結合比賽視頻可以看出伊藤美誠在發球后都有較強的進攻意識。發球搶攻是“前三板”的重要的技戰術運用和得分手段,搶攻成效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球質量的高低,而發球搶攻戰術的實施又取決于第三板的上手成效[1]。
伊藤美誠的第三板搶攻總計得分72分,失誤70分,得分率為50.70%,使用率為38.27%。伊藤美誠的第三板大部分采取積極進攻的方式,以反手彈擊為主,配合側身和正手搶攻,發搶戰術靈活多變。她的反手彈擊速度快、動作小、落點刁鉆,并且因為反手膠皮的原因,使她的回球質量高,具有一定的下沉性質,不好借力,導致對方運動員失誤或接不上。伊藤美誠的反手使用較多,進攻成功幾率大的同時失誤也多??刂七^渡的得分率為42.86%,使用率為9.43%,以正反手的擺短控制為主。但是對中近臺的短球的控制仍要加強,有時出現回球過高的現象。

表4 伊藤美誠第三板得分統計表

表5 伊藤美誠第三板技術統計表

表6 伊藤美誠接發球得分統計表
伊藤美誠的接發球次數為443次,得分率為50.88%,使用率為38.60%。接發球對于乒乓球運動員來說是屬于一個相對被動的階段,接發球質量高低是影響這分球的關鍵。處理得好,則后發制人;反之,直接失分或者給對手提供進攻的機會。
如表7所示,伊藤美誠的接發球搶攻次數為231次,得分率為47.54%,使用率為27.54%。其中反手彈擊是伊藤美誠在搶攻中常用的技術手段,反手彈擊的速度快、落點偏,帶給對手壓力,所以具有較高的得分率。但當遇到發球質量高的運動員時,反手進攻回球的質量會下降,甚至失誤率也會提高。正手和側身進攻的使用率和得分率都較低。控制過渡的得分率為59.18%,伊藤美誠以搓球控制技術為主,利用反手生膠的特點和快速的控制節奏,還能變被動為主動。伊藤美誠的接發球落點主要集中在中遠臺,得分率最高的是端線右側為24.58%。控制落點一般落在中臺中,進攻落點一般落在底線兩端。千變萬化的落點和路線,也是直接得分的關鍵。

表7 伊藤美誠接發球技術統計表
3.4.1 對伊藤美誠發搶段的分析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臨床中十分常見的急腹癥,以右下腹部突然疼痛為主要特征,可伴有惡心、嘔吐、腹肌緊張及發熱等癥狀,本病多發生于青年、壯年,發病后應立即給予有效治療,以免出現化膿、穿孔、壞疽、休克等不良后果[1] 。手術方法是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有效手段,且近年來開展的腹腔鏡手術可明顯減少患者的痛苦,且術后恢復更快。但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焦慮、抑郁情緒,這與發病突然、對手術過于擔心有著密切關系,而焦慮、抑郁情緒也會影響手術效果[2] 。筆者即針對此類人群開展了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伊藤美誠在9場比賽中的發球搶攻階段得分率為56.92%,是屬于不及格的。她的發球站位以及發球旋轉及落點變化多端,比較常見的是正手勾手發中近臺側下旋球,落臺后會有較大的側拐角度,要求對手的腳步移動速度要快,移動位置要準確。
根據表9所述,在與王曼昱的比賽中,伊藤美誠的發搶段得分率為46.99%。比賽中共有6個發球失誤,并且第三板進攻失誤較多,加上王曼昱上手能力比較強,所以她在此階段對王曼昱時沒有太大的優勢。在比賽中,伊藤美誠的發球落點集中在對方的正手位中近臺,并配合長球進行偷襲,發球的線路和落點變化結合得比較好。在伊藤美誠對戰孫穎莎和陳夢的比賽里,她的發搶段得分率分別為62.20%和61.05%。發球的落點大部分落在對手的正手位,集中在短球和半出臺球,偶爾出現端線球進行配合突襲。孫穎莎和陳夢的打法相似,兩人對伊藤美誠的發球沒有王曼昱處理得好,所以在接搶段的得分率上有所差別。

表9 伊藤美誠發搶段統計表
3.4.2 對伊藤美誠接搶段的分析

表11 伊藤美誠相持段統計表
伊藤美誠在接搶段的得分率達到良好得分率47.40%。她的接發球以反手搶攻和搓球控制為主,反手的彈擊、擺短以及擰拉技術交叉出現,變化多端,并且擊球質量高,致使對方選手難以對她的回球進行有效回擊,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失誤率。伊藤美誠接發球時用搓球技術將球控制在臺內,那么銜接的后一板的質量就較高,得分率較高。說明伊藤美誠接搶輪的技戰術使用主動進攻戰術,出球兇狠,有威脅,但是直接得分的同時失分也多。
如表10所示,伊藤美誠在與王曼昱的比賽中接搶段得分率54.39%。此時她的接發球以搓球擺短控制為主,緊接著的下一板搶攻速度快、落點偏。伊藤美誠對戰孫穎莎和陳夢時的接搶段得分率分別為38.78%和47.92%。在這幾場比賽中伊藤美誠的進攻意識較強,反手搶攻是她運用較多的技術,回球的速度快、力量大、落點刁鉆,但同時失誤率較高。

表1 三段指標評估標表

表10 伊藤美誠接搶段統計表
3.4.3 對伊藤美誠相持段的分析
伊藤美誠在相持段中的得分率為40.18%,沒有達到及格標準。在相持階段站在近臺的過程中,伊藤美誠的反手生膠進攻技術就充分展現了優勢,動作的銜接迅速,線路的千變萬化,落點偏、球速快、質量高,可以連續壓制對方選手,這也成為了伊藤美誠自身的獨特優勢,同時也是這一階段中的主要得分技術。以反手連續進攻為主,當對方失誤出現機會時積極正手側身進攻,也是伊藤美誠的戰術和得分技術之一。在相持中,使用正手拍反手彈的技術組合是她的技術風格和特點[6]。在伊藤美誠對戰王曼昱的比賽里,她的相持段得分率達到了51.00%,面對王曼昱,她在相持中主要以近臺反手的連續進攻和反手進攻后的側身進攻為主,以速度壓制住對方,并且變化落點,占據主動權,從而得到分數。
(1)伊藤美誠的發球方式是最具有自身特點的。帶有一定逆旋轉的正手勾手發球與偶爾的高拋發球穿插使用,發球落點和發球路線出乎預料,破壞對方節奏。半出臺球、臺內球與端線球相配合,速度快、質量高,創造下一板的進攻機會。
(2)伊藤美誠的主動進攻意識強,第三板以反手彈擊進攻為主,結合側身和正手搶攻。因為生膠原因,她的回球速度快、向下沉,對手借不上力,容易失誤?;厍騽幼餍?、質量高、威脅大,給對方很大壓力,得分率也很高。
(3)伊藤美誠的接發球進攻次數和控制過渡次數各占一半。當對手發球時只要有進攻機會,她就會積極上手,主要采用反手彈擊技術,出其不意的落點和路線甚至可以直接得分。其次遇到高質量的發球時,她就以擺短控制為主,盡量將對方的進攻威脅降到最低。
(4)伊藤美誠的發搶段和接搶段的得分率明顯高于相持段。伊藤美誠步伐靈敏迅速,在近臺的移動不成問題,但由于身高和臂展的限制,面對中遠臺的大范圍移動擊球就會顯得力不從心。另外在中遠臺時,她的反手膠皮借不上力,正手技術也不精湛。
(1)在平時的乒乓球練習中應加強對戰伊藤美誠的心理訓練,將心態調整到最佳狀態,不要過度緊張。在今后的賽事上,減少因心態問題產生的發球失誤及次數。
(2)在比賽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不管是發球搶攻還是接發球搶攻,反手彈擊是伊藤美誠的慣用技術,但是這項技術的失誤率比較高,在今后的訓練要注重上臺率,提高質量。另外在日常訓練中應該加強其他技術訓練,不能過渡依靠反手技術。
(3)在面對較高質量的發球時,伊藤美誠的接發球以控制為主,保證自己接發球的穩定性。同時加強擺短控制技術,降低回球過高的次數。
(4)對戰伊藤美誠應加強正手進攻技術。在對抗時可以提高正手進攻的得分率以及使用率。明白自己在中遠臺的不足,盡量將球控制在近臺,通過速度、落點的變化,占據主動壓制對方。有一項獨家技術的同時也要均衡發展其他技術,這才是制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