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南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南昌 330000)
陶瓷是貫穿整個人類文明史的獨特藝術門類之一,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手工陶瓷,以手工藝為制作手段,無論是視覺還是實用性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本文以“工藝文化”為切入點,從社會形態的角度闡釋生活陶瓷的文化價值。通過對當代生活與陶瓷關系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工藝陶瓷在社會文化語境中的審美表達。
陶瓷文化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之一,陶瓷制品不僅美觀,而且實用。因此,陶瓷制品被廣泛應用于生活的諸多領域。陶瓷生產工藝較為復雜,工序繁多,但現代陶瓷生產采用3D打印,簡化了生產流程,縮短了時間,讓傳統陶瓷文化和技術同時得到了光輝和發展。研究人員和專家利用現代技術和3D打印機,創造和制作出色彩豐富、造型獨特、功能強大的陶瓷產品,滿足各行業、不同群體對陶瓷產品的需求。
“生命的陶瓷”一詞在我國出現,是1970年以后流行藝術運動的產物,是傳統陶瓷藝術與現代陶瓷藝術發展相結合而產生的。直到現在,我國還沒有形成對“活陶”概念的準確解釋。也有專家認為,活陶不僅包括家用陶器,還包括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陶器展示和實用器皿。因此,可以將“手工陶瓷”定義為用于人們日常生活中并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手工陶瓷。
在功能上,手工陶瓷被納入日常陶瓷范疇,與量產陶瓷相得益彰。與傳統陶器相比,現代生活的陶器在各個方面都發生了重要變化:一是創作主體的變化。傳統陶器多由工匠或陶藝師制作,制陶技藝精湛,但創意十分有限。現代生活中陶瓷設計和生產的主體以陶藝家為主,他們在技術知識上有著深厚的造詣,更加注重陶瓷材料本身,探索陶瓷材料的自然質感。二是主體設計和制作的變化。傳統陶器在很大程度上是繼承的,而現代生活的陶瓷創作更加自由。三是受眾群體和審美情趣的變化。傳統陶器主要生產茶具、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具;而現代生活的陶瓷滿足了社會的物質需求,更大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的精神需求。因此,現代工藝陶器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文化消費,反映了社會的文化現象。
作為藝術文化的一部分,現代生活陶瓷的趣味工藝超越了許多其他工藝,尤其是在造型、紋飾、燒制三個方面。
現代生活陶瓷的使用價值要以形式來認識,不同的需求造就了不同類型的陶瓷。現代手工陶瓷可分為手工和輪式兩種形式,制作陶器有輪制和工藝兩種方法,例如陶器的形狀通常是用輪子制作的,一些小細節是手工完成的。一些藝術家在建模中加入了個人視角,并仔細挑選了在制作過程中遺留或無意中留下的“痕跡”。手工制作的泥板看起來清晰而有吸引力。粗泥和細泥各有特點,建模方式與類型相得益彰。
手工陶瓷裝飾是通過手工在工具或器皿的表面所創造的效果和質感。手工陶瓷是裝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視覺美有積極作用。在原始陶瓷的制作過程中,手工的劃痕或人們潛意識印象等手工制作的線條保留在坯體表面,逐漸成為陶瓷裝飾的必要組成部分。
陶瓷中的手工擺件可分為粘土擺件和琺瑯擺件。陶土上飾有花雕、鏤空和各種紋理,包括琺瑯裝飾、花卉選擇、琺瑯底座和琺瑯頂畫。
由于現代陶器手工制品的生產是更加自由的,陶器的裝飾工藝和方法也具有個體性和多樣性。對于一些手工茶具,為了增強粘土的簡潔性,沒有使用裝飾材料,而僅使用粘土制品來調整粗糙度或柔軟度。整個制茶過程自然樸素,充滿了精湛的工藝和濃郁的鄉土氣息,這是對于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一種精神慰藉。
眾所周知,陶瓷藝術是“火”的藝術,而這些陶瓷作品的創作者無疑是“火”。與電子商務的工業化陶瓷生產不同,現代陶瓷工藝窯需要藝術制作人控制整個過程,對窯氣燃燒、木材燃燒、鹽燃燒等燃燒產生共鳴。不同的燃燒帶來的了不同工藝的釉面效果,這樣可以豐富陶瓷的藝術魅力。
從制造工藝來看,陶瓷3D打印機可以分為直接成型法和逐層成型法兩大類。將粘結劑和陶瓷粉仔細混合,然后準備合適的陶瓷砂漿,去除噴嘴上的黏性粘合劑,小心地封上一層陶瓷砂漿,重復這些步驟,這就是陶瓷3D打印的直接成型方法?,F代陶瓷3D打印的直接成型方式是通過計算機控制材料和操作,可以使陶瓷產品越來越好。粘合層的方法是先將陶瓷粉末鋪開,然后將陶瓷粉末沿噴嘴形成的路徑粘合,將陶瓷粉末分布到噴霧漿料中,準備好設計并得到必要的三維陶瓷模型,最后擦去表面的陶瓷粉末。然而,這種方法比直接成型更加困難和耗時。
陶瓷3D打印機屬于3D打印機的一個分支,本質上與傳統3D打印機相同。陶瓷3D打印機通常選擇陶瓷溶液或陶瓷粉末作為原材料。在此過程中,數字模型數據很重要,然后通過打印逐層完成陶瓷產品設計。它是一種能夠滿足當今需求的新型陶瓷技術。與陶瓷制品的生產工藝相比,現代陶瓷3D打印技術可以降低陶瓷制品的生產成本,陶瓷生產工藝也得到了簡化,生產工藝也打破了陶瓷設計的界限,變得獨特而且新穎。
在當今的陶瓷生產中,陶瓷3D打印機往往采用直接成型的方式進行裝飾,利用粘土的優美紋理和線條的特殊性能,層層結合。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在陶瓷制品上獲得更好的外觀,可以調整擠壓粘土的大小,以獲得不同厚度的粘土形狀。這是一種展示陶瓷產品藝術效果的獨特方式,方便以不同的藝術效果來展示同類產品。
基本的陶瓷技術是溶液成型、胚形成、粘土彎曲和捏合。一般來說,傳統陶瓷生產中生產形狀復雜的陶瓷制品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時間,但很難保證復雜形狀的成功。大多數傳統陶瓷只有能輕松制作出三維陶瓷的造型?,F代陶瓷3D打印機超越了傳統陶瓷成型條件的限制,適合生產中空結構或復雜形狀的陶瓷制品,陶瓷制品應運而生。運用傳統方式創建陶瓷的過程需要數月和數年的時間來學習,但使用現代陶瓷3D打印技術,只需要使用特殊的軟件來創建陶瓷并進行相應的調整。形態模型和數據模型等使非陶瓷模具制造專業人士能夠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陶瓷產品。
長石、石英和粘土等礦物原料常常用于制造傳統陶瓷。但最主要的原料通常是粘土,因為能夠獲得胚體最大重量和密度的干胚。現代陶瓷3D打印機大大改進了制造工藝和原材料性能。傳統的陶瓷工藝包括陶瓷制品過程中的磨損、污泥處理、球磨、水洗和噴粉。與傳統陶瓷技術相比,現代陶瓷3D打印以陶瓷粉末為原料,陶瓷材料的選擇也很重要。它簡化了原料制備過程,不需要復雜的生產過程。一般來說,羥基磷灰石、氧化鋯、硅酸鋁和氧化鋁是3D陶瓷打印的原材料。在陶瓷制品的制造中,必須在陶瓷粉中加入粘結劑,以提高制品的可塑性和流動性。雖然在此過程中添加了粘合劑,但在陶瓷燒制過程中粘合劑可能會變弱和揮發,而不會影響陶瓷產品的質量。
在現代產品的生產中,內部工藝或形狀復雜的陶瓷產品,可以用陶瓷3D打印機生產出來,而且不限于工藝。得益于3D打印技術的逐層打印,可以防止陶瓷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開裂問題。3D打印讓設計師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打破傳統陶瓷生產在陶瓷產品生產上的局限,創造和創新出越來越多的鏤空、復雜、精致的手工陶瓷。
傳統的陶藝制作需要技巧。制作過程的每一步都需要師傅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打造出好的陶瓷。現代陶瓷3D打印技術可以降低陶瓷產品的初始成本,打破陶瓷材料在陶瓷產品生產中的局限性。即使是沒有陶瓷背景的人也可以了解陶瓷制造過程并改變其制造方式。事實上,數字模型甚至可以通過軟件制作。
陶瓷3D打印不需要進行陶瓷生產等原材料的選擇,也不需要再經過加工、成型、裝飾、燒制等工序。在使用現代陶瓷3D打印設備制作中空陶瓷產品時,設計師只需要將3D陶瓷材料轉移到設備上進行打印,就可以減少陶瓷產品的損耗,節省人力資源和縮短時間成本。
與需要數周以上準備原材料然后燒制的陶瓷制造過程相比,3D打印機的陶瓷制造過程只需幾個小時。陶瓷的成型過程短,成品陶瓷更符合設計,節省了陶瓷的設計和生產成本,而且陶瓷的結構也可以做更多的嘗試和改變。
現代陶瓷藝術文化與空間設計相互影響、相互支持。兩者的結合將現代陶瓷風格和設計過程融入文化空間,確保文化空間滿足個性化、人性化和環境化的需求,豐富了文化空間的表現語言。從文化空間的角度學習現代陶瓷,可以拓展現代陶瓷的發展,給予它成長的空間?,F代陶瓷藝術以內涵和文化意義豐富了文化空間,同時強調了現代陶瓷藝術與其通俗立場相符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F代陶瓷在文化空間中的粗獷和樸素,是其他材料無法替代的?,F代陶瓷與文化的融合是人們體驗生活方式和藝術的重要途徑,讓現代陶瓷從小范圍的藝術中解放出來,成為神圣的藝術,成為進入公共生活的契機。現代陶瓷藝術在文化中心的應用,滿足了文化空間重視藝術和人文的需求,賦予了文化空間濃厚的文化感染力和色彩?,F代陶瓷藝術豐富的質感和釉色魅力,可以給文化領域帶來生活的樂趣和色彩的樂趣。同時,將現代陶瓷藝術帶入文化領域,可以使人更接近自然,感受精神,拉近人與環境的距離,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現代陶瓷藝術在文化領域的傳播,促成了商業環境的形成,促成了現代陶瓷藝術價值的具體化。
現代陶瓷藝術與文化環境的融合在現代生活中并非巧合。7000多年的陶瓷歷史為現代陶瓷藝術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雖然歷史的發展曾經在兩者之間建立了聯系,但時間的發展為現代陶瓷藝術進入文化空間帶來了新的契機。20世紀80年代以后,城市和建設的快速發展讓陶藝家參與到藝術場景的創作中,藝術與設計的關系變得更緊密。包括環保主義者、陶藝家、建筑師和其他主要創意工作者在內的專業人士相互交流和學習,促進共同的觀點和技術,不斷創造出具有迷人魅力和有趣文化的藝術作品。因此,現代陶瓷藝術介入文化領域的必然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現代作品的獨特美創造了藝術與文化空間的關系。貼近自然的土地能給人一種歸屬感,這對于那些冰冷的工業裝飾產品來說是沉重的打擊。
(2)改變現代設計理念。在文藝復興時期,保持自己的自由和紀律、為自己的藝術和生活辯護。20世紀90年代以后,藝術與生活的關系開始被重新思考。生活即藝術,藝術為人,人成為藝術的主體。
(3)陶藝家的參與。許多現代藝術家將現代陶瓷藝術視為自己的生命,甚至是自己的唯一事業。中外陶瓷藝術家參與文化空間的創造是現代陶瓷藝術迅速發展和普及的直接動力和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對新時代社會歷史上所創造的陶瓷藝術理念和策略進行一次概括性的探討,不僅有利于我國陶瓷事業的不斷發展,也有利于更好地滿足所有價值和陶瓷供應的需求,也能更好地迎合現代人的靈魂。因此,設計師應注意理解美術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的重要性,采取良好的措施更新陶瓷藝術的設計和內容,而不是保留陶瓷的本質。同時,為了生產出更好的陶瓷產品,應加強現代陶瓷藝術設計的實踐,讓陶瓷藝術得以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