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媒體消息來看,截至9月初江西宜春高安、宜豐兩地合計16家陶企、35條生產線改產鋰電材料項目通過備案審批,總投資7.8億元,鋰渣坯粉年產能合計達912萬噸,其中高安轉產產線數量接近當地總產線的18%。由此可見,高昂的鋰價即使是給到加工煅燒鋰云母環節的加工費也是一筆穩定的收入。反觀高安地區的集中供氣價格的一再上漲和當前房地產下行對陶瓷行業的影響逐步顯現出來,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先幫鋰電加工煅燒鋰云母劃算。當前原料供應緊缺短期內無法得到根本緩解,部分廠家開工率仍不如預期。而四川為鋰鹽產能供給主要來源之一,當前夏季用電高峰,四川地區受限電政策影響,鋰鹽企業整體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導致產量有所降低,經預測本輪限電時長可能將導致行業8月碳酸鋰減產約1250噸。
再來看原材料方面,進入9月,四川限電基本結束,國內鋅產業鏈企業相繼恢復開工,國內鋅市供需得到恢復。供給方面,國內鋅冶煉廠恢復開工,歐洲鋅冶煉廠開工率有望提升,9月初鋅價大幅下跌;但隨著疫情導致運輸不暢,國內鋅現貨供給緊缺依舊,鋅價上漲支撐較大。需求方面,鋅市行情疲軟依舊,但房地產利好消息刺激,金九銀十旺季來臨,對鋅價都有利好支撐。后市來說,鋅市供需雙弱行情仍存,但后市疲軟行情改善有望,預期鋅價小幅震蕩上漲,9月底或觸及近期高峰。
整體來看,9月初隨著部分前期停窯企業相繼恢復部分陶瓷窯爐產能,色釉料以及原料市場的需求相對8月份有所回暖,但是整體相比較往年來說還是低迷。受疫情以及整體環境局勢不穩定的影響,目前陶瓷相關新建項目基本很少,其中高安地區不少陶企轉燒鋰電材料退出陶瓷產能。廣東地區以及四川地區部分陶瓷相繼復產對于未來一兩月相對來說利好,人民幣目前已經破“7”可能利好出口,但是很有可能進一步推高新一輪原材料漲價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