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佳慧
臨近年底,太倉港邊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遠洋巨輪踏浪而來,集裝箱堆積似山,項目建設熱火朝天……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戰場”,面對加快長三角一體化和蘇州市域一體化發展的時代答卷,港區人正在物貿經濟、港城蝶變和“深藍產業”港產城融合共興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今年,作為全球知名的運動休閑品牌,斯凱奇中國物流中心一期項目開倉暨二期奠基儀式舉行。斯凱奇中國物流中心項目總投資30億元。這里將成為斯凱奇在中國線上、線下的雙總倉。這是對太倉港物貿經濟“物聯天下”作出的生動詮釋。
在寶潔華東倉、斯凱奇亞洲倉等多家區域總倉的帶動下,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物貿主營收入和稅收均實現了翻番增長。港區招商工作有關人員介紹,港區運用全球化、互聯網、供應鏈思維,推進傳統物流向智慧物流、出口導向向進出口并重、物流周轉向價值創造轉變,同時出臺優惠政策,精準靶向招商,加快建設港口航運物流運營中心、知名品牌物貿結算中心、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樓宇經濟創新創業中心,構建具有港口特色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體系。
作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港區鼓勵港口航運產業鏈上更多的船務、港務、船代、貨代、運輸企業在當地注冊開票,發揮好進指定口岸的作用,完善功能載體建設,搭建產品市場銷售平臺,著力建設港口航運物流運營中心。
發揮國家級功能載體優勢,綜保區加快試點政策落地,做好蘇州自貿片區聯動創新區工作,統籌協調港區各部門復制推廣自貿區相關改革試點經驗,推廣海關“企業問題清零機制”和企業保稅賬冊誠信自報,穩定運作全省第一家以進出口貿易為特點的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擴大跨境電商網購保稅渠道,復制推廣“關助融”項目,促進區內企業通過“關助融”獲得貸款,不斷構筑綜保區政策新優勢。
對照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標準,“雙千億”大物貿將成為港區下一個摸得著的標桿,最終成為港區最耀眼的產業,更好地服務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企業國際貿易需求。
“轟隆隆”,隨著最后一斗混凝土的澆注,今年,太倉市港區醫院完成了主體封頂。港區醫院是一所大型現代化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4.9億元。
以港強市、以市興港,是港口與港城“筋骨相接、雙向奔赴”的價值追求,也道出了兩者發展的歷史規律。港區按照“一市雙城三片區”的規劃,加快建設行政商務區、精品住宅區、綜合服務區、科教文體區、生態休閑區等五大功能區,配套服務太倉港繁榮和臨江產業發展。同時,港區啟動《太倉港區(浮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浮橋鎮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港城中心區發展戰略研究與概念性城市設計,推進一批擬建項目加快開工、一批在建項目加快建設、一批竣工項目加快投用,不斷升級港城能級。
如今的綜合服務區集聚了鄰里中心、站點商務、五洋濱江廣場等一批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港區醫院等項目。五洋濱江廣場包含大型賣場、進口商品展示中心、中影影城、商務酒店、特色餐飲、休閑娛樂等業態,是港區最大、業態最全的一站式生活購物中心。
港區將提升產城融合度,加快完成港城中心區7.92平方公里概念性規劃與城市設計,促進七浦塘南北兩岸融合發展,完善集疏運體系,加快建設龍江快速路、濱江大道北延和南延工程等疏港快速路。完善功能配套,提速推進港城片區集中供熱工程、全球特色商品展銷中心、港城廣場1號樓啟用等項目。
依港而建的城市呼應著因產而興的港口,國際化的港口呼喚現代化的港城。港區人住港城、港區事港城辦與港口興港城榮、港城旺港口忙相融合,港區將站在蘇州的角度重新定位港城新時代大航海的特色,招引金融保險、信息處理等港航服務資源,籌劃以港口為特色的口岸街、以港口金融為特色的金融街等街區建設,打造國際高端食材展銷中心等輻射長三角的集貿中心,加快建設長江智慧港孵化載體,讓港城成為新時代長三角熠熠生輝的明珠。
作為太倉高端裝備產業龍頭,揚子三井從2019年5月投產至今,已生產并交付各型船舶近30條,現手持訂單還有33條,超12億美元,生產任務已經滿負荷排至2025年。以揚子三井為例,港區已集聚138家規模企業,形成了央企、歐美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三大特色集群,擁有高端裝備、先進材料、健康醫藥等新興支柱產業。
“深藍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讓港區向海圖強,逐夢深藍的步伐更加鏗鏘。港區開展“深藍”產業鏈招商、制高點招商,加速引進“3331”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基建項目。圍繞提升“深藍產業”層次,港區推進太倉港區(同濟嘉定)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構建“本地+飛地+離岸”的全球協同創新中心體系;加快構筑臨江產業創新集群;開展資源集約利用先行先試,寶潔入選“江蘇制造突出貢獻獎”優秀企業。
對照港產城一體化的方向,做大“深藍產業”規模,太倉港邊應加快發展完善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產業鏈,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氣體船、高端潤滑油等制造基地,搶占“空天地海”產業全空間布局的制高點。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先進材料、健康醫藥產業,力爭超10億元制造業項目取得新突破;加快星河動力、寶得流量設備等項目建設,支持寶潔、揚子三井、華一等企業在優化產業層次中發展壯大、貨走太倉港,對照航空航天、整車、高檔船舶的標準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做大規模總量,打造更具標識度、大進大出的沿江先進制造基地,顯著提高港區在全市的貢獻份額、在國家級開發區中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