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妍夏 王 暉 黃 露 馬 超 李季生 李 娜
(承德醫學院蠶業研究所/河北省高校特產蠶桑應用技術研發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綠色發展是衡量資源與環境效率的標尺,也是反映社會發展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要努力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立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對于承德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時代影響。
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經過長期努力、接續奮斗,創造了人類生態建設史上沙漠變綠洲的綠色奇跡,孕育并形成了感人至深的塞罕壩精神,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了極為寶貴的成功經驗,深刻印證并詮釋了習近平提出的“兩山理論”,體現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思想。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綠色發展成為我國新時代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在這一發展理念的指引下,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承德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承德考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執行黨中央相關決策和省委具體部署要求,在市委科學有力的領導下,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奮進力量,立足本市新發展階段,全面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并盡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大力弘揚和發展塞罕壩精神,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帶領承德市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取得了新成就。
1.1 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初召開的承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5]中指出,2021年承德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在全省率先開展林業碳匯試點,8個縣市均列入《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持續用力培育“3+3”主導產業,實施綠色主導產業項目134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力打造5條優勢特色產業示范帶和8個綠色食品加工集群??上驳氖?,大貴口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啟動創建,平泉市食用菌產業現代化示范區獲評國家首批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灤平國家農業科技園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優秀園區。
1.2 綠色發展面臨許多挑戰。承德市目前處于新型工業化、城鎮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階段,粗放式發展和資源消耗使生態環境壓力持續增加,面臨生態環境問題累積疊加的風險,構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人民富裕的綠色發展體系任重道遠。
1.3 綠色發展處于重要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重視,為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政治保障。2017年以來承德市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發揚塞罕壩精神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為構建綠色發展體系奠定了思想基礎。為了實現承德市經濟綠色轉型發展,深入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承德市委帶領廣大市民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努力探索一條以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為主要特征的科學發展道路。
2.1 科技創新中注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一是在特色植物資源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上,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借鑒塞罕壩人在科技興林和生態建設中的成功經驗和奉獻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工作者的引領作用,將專業理論知識同區域實際情況相結合,不斷開展科技攻關、技術引導、成果轉化、產業轉型和升級,摸索總結出特色植物資源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理念。二是積極探索基礎科研創新,依托先進技術對特色植物資源進行篩選培育,著力探索具有區域特色和發展優勢的特色植物資源開發模式。三是構建新型科技服務體系,探索科技服務長效機制。定期組織行業專家和科技人員深入基地、企業和鄉村進行技術指導;運用生態管理設計理念,構建當地和引進的特色植物資源利用模式;積極開展生態農業產品開發和園區設計等系列講座,向大眾傳播綠色生產方式。
2.2 針對特色資源生態化管理,著力構建多部門配合、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的新格局。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規范的管理體制、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等。塞罕壩林場因地制宜,堅持探索生態建設和資源管理的模式,注重加強特色資源管護等制度建設,我們可以借鑒塞罕壩在經營管理、質量考核等方面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成果,形成符合自身發展的優良管理模式,建立穩定的人才隊伍。另外,可以依托承德醫學院、河北省高校特產蠶桑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等平臺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合作交流機制,積極舉辦、承辦各類技術交流會、研討會和培訓會,培養基層技術骨干、企業技術人員,滿足科學研究和示范推廣的需要。
2.3 正確處理“環境要綠”和“百姓要富”的關系,把造林綠化與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相結合。持續推進高標準特色資源基地建設,著力打造山區生態經濟型物種產業帶和平原區高效節水型現代植物產業帶。順應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勢,以弘揚塞罕壩精神、延續歷史文脈為主線,充分利用特色資源和區域環境優勢,以生態保護為根本,著力發展生態旅游和康養服務等;同時調研周邊鄉村生態環境基礎條件,融合當地資源發展優勢,結合民俗文化打造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等為一體的生態產業綜合體;積極開發“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力求形成“生態+生產”的新一代城鄉發展建設新模式。通過多種途徑實現長中短統籌兼顧,做到上中下立體經營,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人民富和生態美有機結合。
研究表明,建設承德市綠色發展體系要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認真傳承和弘揚塞罕壩精神;堅持資源的嚴格保護、系統研究和合理利用;全面建立和落實制度,扎實推進增綠增效行動;提供優質生態產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要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承德市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和經濟基礎等方面情況,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的綠色發展模式,加快生態建設步伐,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建設美好宜居家園,全面步入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強市、魅力承德”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