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金董良奇
(1柘城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南 柘城 476200;2商丘市飼草飼料站 河南 商丘 476000)
山羊是食草動物,覓食能力強,食性雜,主要吃各種牧草、作物秸稈、樹葉、果皮、野草等等。舍飼養羊必須保證飼料充足,營養均衡。飼料以牧草、樹葉為主,精料為輔,盡可能提高山羊的食欲,并保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添加,有利于山羊的生長發育。
舍飼山羊的品種選擇尤為重要,既要要求羊群生長勢頭好、羊肉品質高,又要考慮控制生產成本來提高生產效益。養殖戶一般會選擇優良品種和低品種雜交得出來的雜交品種,與低品種山羊相比,繁殖性能好、羊肉品質高,成本和優良品種相比又低出不少。波爾山羊產于南非,個頭大,身強體壯,背毛白色,頭頸和耳部呈棕紅色,適應環境能力強,生長優越。因此,波爾山羊和本地山羊雜交之后得到的品種深受喜愛,是養殖戶們的首要選擇。
品種選好之后需要進行引種,引種要注重科學規范。春秋季節氣候宜人,溫度合適,適合引種。夏季天氣炎熱、氣候潮濕,羊群容易產生熱應激,免疫力低下,從而引發一些寄生蟲產生的蟲媒性疾病;冬季天寒地凍,羊群受外界寒冷天氣影響,身體容易出現亞健康狀況。引種之前要確保羊群的飼料充足,生活環境潔凈。在引種前要對羊舍里外進行全方位消毒,15 d后方可引入羊群。養殖場要嚴格執行《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引進有檢疫合格手續的羊群,并且要提前掌握引種當地的羊群疫病流行情況,注意避開有疫病發生的地區。提前考察引入地羊群情況,選擇健壯、體型好、適應力強的健康羊只。根據養殖場地大小結合自身財務能力,合理確定引入數量。如需引入母羊,控制母羊懷孕比例,不宜過多,且不宜長途運輸,避免母羊因各種外界不穩定因素而流產。在運輸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運輸過程中所需的飼料、飲水充足,并提前做好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的應急預案。對妊娠母羊要注意保胎,在運輸前對每只妊娠母羊注射黃體酮25 g。如果羊群在運輸途中出現暈車反應,要及時進行處理,每只羊灌服含葡萄糖10 g和復合維生素0.5 g的水[1]。
山羊食性雜,因此養殖時可供選擇的飼料種類眾多,有青綠飼料、青貯飼料、干粗飼料、精飼料、多汁飼料、動物型飼料和礦物質飼料。不同飼料所含物質不盡相同,營養價值也有差別。養殖場選擇飼料的時候,要依據羊群的適口性,考慮控制成本的同時盡可能營養全面。一般舍飼會選擇牧草、野草、農作物秸稈或者青貯秸稈等作為飼料,同時添加一些精飼料來補充營養。青貯飼料是將青綠飼料切碎、壓實、密封后,經過乳酸發酵制作而成的。青貯飼料和青綠飼料相比,適口性好的同時保存了營養價值,大多數養殖場選作羊群的冬季飼料。舍飼要保證供水充足,適當喂鹽既可使山羊食欲增加,又能提供氯和鈉元素。每周喂鹽1次,喂量為成年羊5 g/次左右,可在羊舍內懸掛鹽磚供羊群自由采食。尿素中含有蛋白氮,對羊群生長有益,但應嚴格控制用量,防止中毒。可在飼料中添加本地飼料中缺少的維生素、礦物質來保證營養全面,促進羊群的生長發育。
飼料應是將粗飼料和精飼料混在一起,合理搭配,一般在草類中混入1/4的精飼料。精飼料可由40%的草粉、54%的玉米粉、4%的豆餅和2%麥麩混合而成,同時加入些許礦物質。夏秋兩季草木繁盛,飼料豐富,然而春冬兩季天氣寒冷,草木凋零,想要確保飼料充足,條件允許時可利用農閑地種草,或者多添加一些混合飼料[2]。
對母羊的飼養管理,不同時期飼料的配比也不相同。空懷期的母羊,干飼料供養量為體重的2.5%~3.0%,對瘦弱的母羊需加強營養;妊娠早期的母羊,提供和空懷期相同的青粗飼料,適當添加精飼料即可,以免膘情過高,胎兒死亡;妊娠中后期,胎兒發育很快,要提高精飼料的比重,確保營養充足,同時注意一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胡蘿卜、南瓜、馬鈴薯屬多汁的飼料,它們不僅含水分多,還有各種營養物質,所以飼養時可以搭配一些多汁的飼料。飼養時粗飼料和精飼料應該充分混合,而不是先后喂食的順序;母羊產后2~3個月是哺乳期,若母羊奶水不足,則可以進行人工哺乳。體質差的羊羔可適量延后斷奶時間。斷奶后的羊羔要注重飼料的粗精比例,保證營養。
羊屬于反芻類動物,飼料進入胃部之后,要經過分泌的消化液消化,長時間的反芻將飼料充分消化吸收。反芻過程、體內循環都需要水分。水分不足時,會影響食欲,進而消化不良,采食量減少,導致免疫力低下,體質變差,容易感染疾病。因此,要確保養殖過程中充足的飲水。在羊舍內外要設置水槽,同時定期打掃,保證飲水干凈充足。冬季天氣寒冷,應給羊群提供溫水,避免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
要確保羊舍環境的干燥、舒適。羊舍地面、羊舍內的水槽和食槽每天都需進行清潔,特別是保證水槽的干凈衛生,清潔之后還需進行消毒。要及時清掃剩余的飼料,以免長期沉底發霉變質。同時注意清潔之后的環境不能過于潮濕,以免滋生病菌。消毒使用的藥物應該定期更換,防止長時間使用一種或一類消毒藥物讓病菌產生抗藥性。每隔半個月清理羊床下的羊糞,將其運至離羊舍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堆積發酵或者做無公害化處理,防止寄生蟲引起的病毒感染。日常飼養要確定舍飼密度,公羊要單羊單圈,妊娠期母羊、哺乳期母羊和羊羔也需單獨分欄飼養,一般是放置于2 m2的小單間里,避免出現因擁擠導致母羊流產或羊羔太小被壓死的情況。日常要使妊娠母羊的羊舍和羊羔舍的空氣清新、清潔、干燥、陽光充足,保證羊群的生長發育。羔羊舍的溫度要在控制在18℃~20℃。
山羊有自然交配、人工授精兩種配種模式,兩種方式對公羊和母羊的比例要求不同,自然交配比例控制在1∶25~1∶35,而人工授精公母羊的個數比例則是1∶500~1∶800。母羊從發情到開始排卵需30~40 h,所以配種進行在發情后6 h,為保證母羊授精成功,過后6~8 h再次進行配種操作[3]。
養殖場應充分了解本地及周邊地區羊群疫情動態,制定防疫計劃,按時對養殖場內的羊群進行疫苗接種。要保證疫苗的質量和保存方式,并且正確使用,才能發揮效力。對于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和魏氏梭菌引起的疾病是羊群高發的傳染性疾病,針對此病疫苗1年接種1次。接種前要檢查了解,接種后要登記觀察,有條件的可以定期做抗體檢測。
除了疫苗接種外,還要做好驅蟲工作。山羊因為食草容易感染寄生蟲病,體內寄生蟲病沒有特別癥狀,但因為消化不良,影響食欲,采食量少,體質變差,免疫力低下,其它疾病也難以抵擋。而沒感染寄生蟲的山羊群生長發育正常,體格健壯,感染其它疾病的概率降低了。所以定期驅蟲十分重要,每隔60~90 d驅蟲1次。在飼料中添加伊維菌素能有效的防治體內寄生蟲。藥浴是防治體外寄生蟲病的有效措施,由1%的敵百蟲溶于水中可做藥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