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
您好!
在學校里我會遇到這樣的人,讓我一直耿耿于懷。他們不認真學習,可家里都很有錢,長得也好看。我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什么都不用做,一切都可以坐享其成。而我是一個農民家庭的孩子,長相一般,性格內向,可我一直都有一顆上進的心。于是我拼命地學習,可惜我并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的付出與收獲總難成正比。這次期中考試,我的成績依舊不盡如人意,可我真的盡力了,為什么命運待人那么不公平?從那以后,我一直在消極度日,整天渾渾噩噩,我真的害怕自己就這樣墮落下去,我現在真的好迷茫,您能告訴我該怎么辦嗎?
迷茫的人
親愛的同學:
你好!
看到你的來信,我好像看到了一個腳上沾著泥、臉上帶著曬斑的姑娘站在一群青春靚麗的都市麗人中間,身上那股無所適從、格格不入的孤獨感,讓人心疼。
首先我想說的是,你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你的痛苦、孤獨和迷茫并不是你獨有的。因為不管一個人的年齡是長是幼,只要你是從一個相對落后的、貧瘠的、生存困難的、缺乏機會的環境走向一個先進的、富庶的、機會充足的環境,必然會經歷一個認知沖突的陣痛期。
所謂認知沖突,就是一個人之前生活經歷里形成的從未懷疑過的想法、信念在新環境中遇到了阻礙,之前的想法和做法好像行不通了、站不住腳了,這是到一個新環境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等你適應了新環境,形成了新的想法和信念,意味著你可以在新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利用新環境的資源,充分發展自己。從這個意義上看,你從農村來到城市上學,環境差異很大,從生活到學習都有很多的不同,所以,適應起來有些辛苦也是正常的,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你的困擾是,看到別的同學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坐享其成,而自己辛苦努力,收獲卻不成正比。我能感覺到你深深的委屈。
不過在我看來,“坐享其成”和“努力與收獲不匹配”,這兩個陳述本身就立不住腳,是值得懷疑的。
你很上進,努力學習,只是學習效果不如預期的理想。這的確會讓人沮喪。不過,學習這件事,是很難坐享其成的。家境再好也沒辦法買來好的成績,父母學識再淵博也沒法像電腦數據一樣傳輸給孩子。當然,家庭的學習氛圍、父母的學識教養、良好的經濟條件能為我們創造更好的環境。但依然,學習的主要承擔者,是我們自己。這個過程里需要的每一條河,爬的每一座山,都是需要我們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這個過程里的喜怒哀樂,也只有自己能夠完全體會。
我不確定你說的“別人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坐享其成”,這里都包含了什么。以我的經驗猜測,可能主要是家庭的經濟條件比較好,不用努力就已經享受到了很好的物質生活。
的確,我們出身的環境是無法選擇的,父母也是無法選擇的,這確實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公平。可是,把視野放長遠了看,他們也不是完全坐享其成,因為他們現在所享受到的,也是他們的父母、祖輩奮斗一生才創造的條件,他們是站在了家族積累的基礎上。
再說努力與收獲不匹配這個想法。你是否是以自己在學習上花的時間和其他的同學比較,別人花了多長時間、做了多少習題,我就花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習題,然后覺得自己的學習成果就一定要比別人的好?
每個人天生就存在差異。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不同的智能優勢讓每個人在面對同一門學科的時候,就是會出現付出同樣的努力但結果不一樣的情況。況且,學習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能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就來判斷成果。另外,人與人之間的努力也不是容易比較高低的。花的時間比別人多,就一定叫付出多嗎?還有學習效率的高低呢。花同樣的時間,學習效率高的人掌握的知識就比學習效率低的人多。所以只片面地比較結果,除了給自己增添煩惱、打擊繼續努力的信心,沒有任何積極作用。
真正穩定的比較基準是和自己比。用自己的現在和過去進行比較。只要做到了有成長、有進步,不管這進步有多小,都是完完全全真正屬于你的。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座高山,只要不放棄,一步一步往上爬,假以時日,終有一天會登頂。至于別人的山是高是低,別人爬得是快是慢,都與你有什么關系呢?當然,我們可以學習別人的經驗,借鑒別人的教訓,但低下頭來繼續攀爬的時候,就和別人無關了。
學習成績本身不應是我們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標。我們最終是要離開學校走向社會的,從事著某個職業,不僅養活自己,還要讓我們獲得生命的價值感和意義感。上學只是一個階段,但學習是終生的。那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如何設立適合自己的目標,發現自己的優勢智能,接納自己的弱勢智能,揚長避短,認識自己,培養和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和愛好,這才是我們在學生階段所要收獲的真正受用終生的本領。
你現在把關注的重心放到了考試結果上,這是本末倒置的。如果你把重心放在思考這段時間我在哪些方面做了努力和改善,哪些方面有懈怠,尋找考試不理想的原因,在下一階段的時間里該如何做出相應的調整,我想你的沮喪應該會少很多。相信經過這樣持續的迭代,你的成績一定會有進步的。
不知道談到這里,你的委屈感、不公平感會不會緩解很多?沒有人能夠真正地坐享其成,也的確不是同樣的付出一定收獲同樣的回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所以,依然是以自己為參照,以自己的家庭為參照,這樣你就會看到,每一分努力都會讓你前進的步子更加堅實、穩定,每一份付出都不會白費。
(劉金晶,《青年文摘》特邀心理成長導師,北京宣武心理咨詢與治療聯盟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團體咨詢師)
(范李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