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波

戰國時期,秦將王翦戰績卓越,威震四海。在王翦的培養下,其子王賁在少年時便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引起了愛才的秦王的注意。
秦王打算要對年少的王賁委以重任。王翦聽后卻大驚失色, 力阻秦王對王賁的提拔。
秦王問其原委,王翦聲稱,王賁雖偶有小勝, 但過于稚嫩,缺少歷練。
秦王認為少年英雄可以不走尋常路。王翦對秦王說:“大王重視農業,你我君臣不妨打一個賭, 你我同種一處麥田,待收獲時,你若勝我,犬子任由秦王安排。”秦王不知道王翦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對這個提議很感興趣,便答應了。
秋后,秦王帶領群臣去咸陽城外種冬麥。為求公平,秦王劃了兩塊相鄰的田塊,面積和地力均不相上下。
為了勝過王翦,秦王安排的人非常勤快,隔一段時間便施肥一次,麥田里每一株草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沒多久,秦王的麥田長勢旺盛。而王翦卻很少管理,偶爾來一次卻什么也不做,甚至還叫士兵騎馬在麥田里練習他最新創造的排兵布陣法,麥苗被踩得東倒西歪。
一場冬雪來臨,麥田被積雪覆蓋,秦王期盼著來年的好收成。待春來雪化,秦王帶人來到田邊卻傻了眼:他的麥苗大多死掉了,而王翦的麥苗雖然稀少,但個個精神抖擻。隨著氣溫回升,王翦的麥子越長越旺盛,數月后麥子成熟,麥穗碩大,顆粒飽滿;而秦王麥田的麥子卻稀稀拉拉,不僅麥穗小,麥粒也大多是干癟的。一收獲,王翦的產量居然是秦王的兩倍多。
秦王疑惑地問王翦其中原委,王翦這才道出實情。原來,王翦讓士兵騎馬踩踏麥苗其實是刻意為之,因為他知道冬前麥苗長得太旺,冬天就會被凍死,適當的損傷可以抑制其生長,并能促進地下根系的生長,為春天的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秦王想速成,不斷施肥,表面是在促豐收,實際是在埋下隱患。
秦王恍然大悟:他的愛才其實是在害才。王賁雖然是個將才,但成長太快,一旦遭遇寒冬,難免會夭折;只有讓其多受挫折,打好基礎,以后方能擔當大任。于是秦王便把王賁貶到基層鍛煉去了。
被貶的王賁不負厚望,經過多年的歷練變得沉穩而有氣魄,靠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當上了將軍。
此后的幾年,王賁水淹大梁,滅魏、燕、齊,為秦統一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最終因功被秦王封為通武侯。
(張秋偉摘自《文史博覽》,小栗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