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中的資本與資本邏輯

2022-12-07 21:06:40林彥虎
天府新論 2022年2期
關鍵詞:馬克思生產

林彥虎

在人們通常的直觀印象中,資本是一種“生產要素”。然而,立足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會發現“作為生產要素”的資本只是資本復雜屬性中的一種表象,若要對資本有更為深層和全面的理解,必須立足于馬克思所強調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層面。同時,資本的運動過程生成了資本邏輯,資本復雜的多維屬性決定了要準確而全面地理解資本邏輯并非易事。那么,資本與資本邏輯的實質各自是什么?資本與資本邏輯又有著怎樣的關系呢?科學解答這些問題,必須要深入馬克思的論述中。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中的資本及其實質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資本”(capital)這一概念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幾乎每天都或多或少要受到資本的影響,因此,“在日常用語中,‘資本’一詞通常用于表述個人所擁有的作為財富的資產?!?1)湯姆·博托莫爾:《馬克思主義思想辭典》,陳叔平等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2頁。說陌生,則是因為要對資本作出一個準確而全面的定義難度很大。顯然,熟知不等于真知。查看普通詞典,對“資本”的界定主要圍繞三個層面:一是“掌握在資本家手里的生產資料和用來雇傭工人的貨幣”,二是“經營工商業的本錢”,三是“比喻牟取利益的憑借”。(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小詞典》,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741頁。顯然,這三種解釋都側重將資本理解為一種生產要素,而作為生產要素的資本,“實質上指的是長壽的,因而需要折舊的生產資料(不包括耗材),由此延伸又將資本理解為各種投資品(包括貨幣、股票等等)?!?3)魯品越:《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18頁。《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將“資本”界定為兩個層面:一是“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的資本(Capital as a Factor of Production)”,二是“作為社會關系的資本(Capital as a Social Relation)”。(4)約翰·伊特韋爾,默里·米爾蓋特:《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 (第二版)第一卷,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356、362頁。這種解釋不僅包含了對資本是“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的理解,而且將資本上升到了一種“社會關系”層面,的確要深刻得多,但仍失全面。那么,資本究竟為何物呢?對這一問題的科學解答,必須要深入馬克思的語境中。

第一,資本是一種在持續運動中不斷獲取剩余價值的價值。在馬克思看來,“資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資本。他的靈魂就是資本的靈魂。而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創造剩余價值。”(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9頁,第714頁。也就是說,作為人格化的資本,資本家通過占有生產資料將勞動力變為商品,進而通過預付的方式購買勞動力。在大規模生產中,勞動者創造出巨大的價值,但資本家僅給了勞動者得以維持自身和家庭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以及支付給勞動者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最低費用,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都被資本家無償占有了。資本的本性就是通過不斷追求剩余價值來實現自身增殖。資本的這種本性構成了資本擴張的內在動力,造就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是“生產剩余價值或賺錢”(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9頁,第714頁。。資本要最大化實現自身增殖,就要始終處于運動中,即資本“是一種運動”,或者說,“它只能理解為運動,而不能理解為靜止物”(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122頁。。資本只有在不斷的運動中將剩余價值用于擴大再生產,即在持續運動中榨取更多剩余價值并將其不斷資本化,才成其為資本。而要最大化獲取剩余價值,資本就要不斷地將自己獲取的剩余價值資本化,從而在不斷的自我循環中完成自身增殖,進而表現為一種持續的運動。一旦停止了運動,就意味著資本的死亡。

第二,資本是一種以生產要素為載體的社會關系。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中,馬克思指出:“構成資本的生活資料、勞動工具和原料,難道不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不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內生產出來和積累起來的嗎?……難道不正是這種一定的社會性質把那些用來進行新生產的產品變為資本的嗎?”(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頁。在這里,馬克思用反問的方式明確指出了資本是一種“社會關系”,同時也指出各種生產要素不僅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生產和積累起來的,而且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用于新的生產并變為資本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提到,庸俗經濟學家將“資本、土地、勞動”并列為生產要素,并認為三者分別生產出“資本—利息(利潤),土地—地租,勞動—工資”(9)參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33頁,第922頁。。馬克思批判這是一種“三位一體的公式”,指出:“資本,土地,勞動!但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資本不是物質的和生產出來的生產資料的總和。資本是已經轉化為資本的生產資料,這種生產資料本身不是資本?!?10)參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33頁,第922頁。從馬克思的批判中可以看出,庸俗經濟學家將資本看作一種“物”、看作一種客觀化的“生產要素”。這種“見物不見人”、更不見物背后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觀點,決定了庸俗經濟學家不可能對資本有深入、準確且全面的理解,更不可能從深層次揭示出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真正秘密。對此,馬克思指出:“單純從資本的物質方面來理解資本,把資本看成生產工具,完全拋開使生產工具變為資本的經濟形式,這就使經濟學家們陷入種種困難之中?!?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94頁。庸俗經濟學家將資本理解為物、生產要素,而馬克思看到的是物與物背后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對此,馬克思明確指出:“資本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它是一種歷史的生產關系?!?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8頁,第 877-878頁。那么,何為“生產關系”呢?馬克思指出:“各個人借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系,即社會生產關系,是隨著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和改變的。生產關系總和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并且是構成一個處于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有的特征的社會?!?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頁,第724頁,第130頁。這段話不僅指出了生產關系即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關系,這種關系是隨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而且說明了一定的社會關系是由一定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的,而一定歷史發展階段的社會又是由一定的社會關系構成的。因此,社會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系,主要包括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文化關系等方面,其中,經濟關系即生產關系。也就是說,生產關系是社會關系的一部分。這啟示我們:“當馬克思把資本理解為生產關系的時候,也就等于把資本理解為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存在的社會現象,并把其實質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14)俞吾金:《資本詮釋學——馬克思考察、 批判現代社會的獨特路徑》,《哲學研究》2007年第1期??傮w來說,馬克思不是停留在靜態的“物”的層面來理解資本,而是深入動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層面來理解資本。同時,對于這種“社會關系”的存在形式,馬克思在肯定韋克菲爾德對資本的理解時有過明確論述:韋克菲爾德“發現,資本不是一種物,而是一種以物為中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1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8頁,第 877-878頁。顯然,韋克菲爾德對資本的理解同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也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1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頁,第724頁,第130頁。是一致的。而且在這里,馬克思也進一步強調了資本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以物為媒介的”,也就是說,資本是一種以物(生產要素)為載體的社會關系。

第三,資本是一種通過占有生產資料而生成的社會權力。亞當·斯密在引證了霍布斯的“財富就是權力”的觀點后,進一步指出:財產對財富所有者“直接提供的權力,是購買力,是對于當時市場上各種勞動或各種勞動生產物的支配權”,“一種物品的交換價值,必然恰等于這物品對其所有者所提供的勞動支配權”。(17)參見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27頁。馬克思進一步深化了這一思想。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不僅引用了亞當·斯密類似于上述的思想,而且在此基礎上明確指出:“資本是對勞動及其產品的支配權力?!?1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頁,第724頁,第130頁。作為資本的人格化,資本家之所以擁有“勞動及其產品的支配權”,主要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二是勞動者除了擁有勞動力之外一無所有。也就是說,“每個個人行使支配別人的活動或支配社會財富的權力,就在于他是交換價值的或貨幣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裝著自己的社會權力和自己同社會的聯系?!?1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頁,第31-32頁。這樣一來,勞動者是一個失去了生產資料而只有勞動力的自由無產者,勞動者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物質資料。資本家通過占有生產資料形成一種對無產階級的支配權,勞動力在資本家眼中只不過是商品而已,只是這種商品能夠創造更多的剩余價值。資本不僅是“勞動及其產品的支配權”,而且,“資本是資產階級社會的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2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頁,第31-32頁。資本之所以擁有這種權力,是因為作為人格化的資本,資本家通過占有各種生產資料,以一種看似“你情我愿”的方式絕對地控制了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對生產資料的依賴必然會轉變為對資本家的人身依附,只能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維持自身的生存發展。對于資本權力帶來的這種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馬克思尖銳地批判道:“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則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2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2頁。資本積累過程就是資本權力的不斷擴張過程,而且這種權力已經超越經濟權力,滲透到現代社會的各個方面,因而可以說,“現代社會的全部權力都是在作為‘經濟權力’的資本的基礎上形成并發展起來的?!?22)俞吾金:《資本詮釋學——馬克思考察、 批判現代社會的獨特路徑》,《哲學研究》2007年第1期。

總結馬克思對資本本質的深層揭示,可以將“資本”界定為投入生產過程中追求自身增殖,以生產要素為載體的剩余勞動力價值,其實質是一種作為物化勞動的物質化生產關系。(23)參見魯品越、王珊:《論資本邏輯的基本內涵》,《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這里的“資本”指產業資本,是實體經濟中的資本,是一切其他形式資本的根源。貨幣資本、商品資本、金融資本等都由產業資本衍生而來,脫離產業資本而談論其他資本,將是無根的。因此,該論文中的“資本”若無特別說明,均指產業資本。因而,資本同時呈現出兩種性質:一方面,資本是投入生產過程中追求自身增殖的剩余勞動力價值,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在生產領域表現為資本家與工人階級的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在流通領域則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商品交換關系;另一方面,這種社會關系必須以生產要素為載體,進而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并以物質生產活動的生產要素的方式呈現,通常包括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也就是說,資本是一種以生產要素為載體的社會關系,生產要素只有被納入一定的社會關系中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資本。因此,“真正意義上的‘資本’既不是脫離社會關系的物質生產資料,也不是脫離物質生產資料的社會關系,而是物化了的生產關系——是用物質形態表現出來的生產關系。生產關系通過這種物質形態而成為支配社會的物質力量,成為支配人的權力?!?24)魯品越:《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20頁。正如馬克思所說:“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他才成為奴隸。紡紗機是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它才成為資本。脫離了這種關系,它也就不是資本了。”(2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3頁。由此可見,“黑人”通常情況下只是客觀存在的“人”,只有在奴隸制社會關系中,才與奴隸主形成了剝削與被剝削的社會關系。而“紡紗機”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生產工具,雖然它本身是“中性”的,一旦被納入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中,就會成為一種負載著社會關系的物質,被資本家掌握后,就成了剝削工人的工具。資本必須要物質化才能成為社會關系,且這種社會關系負載于物上,并通過對物的占有而生成了一種支配人的權力。因此,脫離了物質載體,資本就不是“資本”了,只會是一般的抽象勞動價值。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中的資本邏輯及實質

根據詞意,“邏輯”一詞主要有三層含義,即“思維的規律”“客觀的規律性”“邏輯學,研究思維的形式和規律的科學”。(26)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小詞典》,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362頁。有學者從狹義和廣義層面來理解資本邏輯,認為狹義的資本邏輯是指“資本自身的邏輯,即從商品邏輯到貨幣邏輯到資本邏輯的遞進發展過程以及‘利用資本消滅資本’的整個資本邏輯的形成、發展過程”,廣義的資本邏輯是指“資本作用的邏輯,即資本邏輯以‘普照光’的形式影響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27)王巍:《馬克思視域下的資本邏輯批判》,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94頁。實際上,上述對狹義資本邏輯和廣義資本邏輯的理解是統一的,畢竟資本邏輯不僅是一個資本自身運動的邏輯,而且它在資本自身運動過程中不可能與社會生活中的其他領域割裂開來。也就是說,資本運動過程生成了資本邏輯,并遵循著自身發展的邏輯,也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需要指出的是,馬克思所說的“邏輯”來自黑格爾,是辯證法。但從“資本”的角度而言,馬克思語境中的“資本邏輯”來自資本的邏各斯,即資本運動在歷史上所遵循的道或規律。(28)馬擁軍:《超越對“資本邏輯”的模糊理解》,《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8期。因此,我們在這里所講的“邏輯”是指“客觀的規律性”,而規律是事物之間的內在本質聯系,是事物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就此而言,可以將“資本邏輯”的字面意思理解為“資本運動的客觀規律”,即資本運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種必然性發展趨勢。當然,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于字面意思層面。

實質上,資本內在兩方面性質的統一,將原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轉化為物化勞動的物質化生產關系,以物化了的社會關系的方式不斷追求自身增殖,這種增殖本性成為資本支配一切的內驅力,在不斷將剩余價值資本化的過程中,盡可能多地將全社會的一切生產要素都納入自己的增殖范圍,從而在對人的勞動的支配中不斷將客觀世界“資本化”,“由此形成了巨大的客觀物質力量及其遵循的矛盾發展規律。這是物化了的‘人的本質力量’,這種物質力量及其遵循的規律強制地推動著社會經濟運行”,并成為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運行規律,即“資本邏輯乃是作為物化的生產關系的資本的自身運動的矛盾規律”(29)魯品越:《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43頁。。有學者將資本邏輯的特征概括為四個方面,即“持續運動中的增值性邏輯”“資本在特定生產關系條件下的主體性邏輯”“資本全面控制社會生活的總體性邏輯”“資本自我發展與自我限制的矛盾性邏輯”。(30)韓昌躍:《資本邏輯支配下當代資本主義的運行和發展規律》,《甘肅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不難看出,這種概括是比較中肯的。立足這一基礎,我們進一步對資本邏輯的理解做幾點深化和拓展:

第一,資本邏輯是一種資本不斷擴張的規律。資本擴張規律的實質是剩余價值不斷資本化,是資本千方百計地將世間一切生產要素盡可能多地納入自己的擴張范圍,進而實現不斷增殖。驅動這種規律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內在擴張動力,主要是由資本本性決定的。即資本是一種“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其本性在于不斷擴張。資本的擴張本性決定了資本家會千方百計地將工人的工資壓到最低。在通常情況下,資本家僅會將剩余價值的很少部分用于自身消費,而普遍會將盡可能多的剩余價值不斷資本化,即將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從而在不斷推動資本擴張的過程中尋求更多的剩余價值。另一方面,是外在競爭壓力。馬克思指出:“競爭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規律作為外在的強制規律支配著每一個資本家。競爭迫使他不斷擴大自己的資本來維持自己的資本,而他擴大資本只能靠累進的積累。”(3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3頁。因此,資本家要想在競爭中不被淘汰,就要千方百計地擴大資本積累,而資本積累過程就是剩余價值的不斷資本化過程。以產業資本為例,其循環過程的剩余價值產生于生產領域,但必須要在流通領域通過交換最終才能完成。因此,資本積累過程不僅要在生產領域不斷地將剩余價值資本化,而且要千方百計地將生產出的大量商品銷售出去。低廉的價格、廣闊的市場、巨大的利潤,必然是資本為之奮斗的重要目標。對于價格競爭,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有過明確闡述:資產階級“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3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頁。。同樣,為了贏得更多市場,資本家之間每時每刻都展開著激烈的競爭,無論是生產工具的及時更新、管理技術的有效改進、生產效率的極大提升,還是以野蠻方式瘋狂壓低勞動力價格和無情延長工作時間,不僅是資本攫取更多剩余價值的手段,也是資本家為了更好地應對外在競爭壓力的手段。在外在競爭壓力的驅使下,資本家會不斷地將剩余價值資本化,進而形成一種資本的擴張邏輯。

第二,資本邏輯是一種資本積累與工人階級貧困積累呈正比發展的規律。作為一種“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資本的本性是將剩余價值不斷資本化,不斷實現資本積累。資本積累過程主要通過開發和利用三種自然力來實現:資本不斷吸收和利用“人的自然力”以創造和占有剩余價值,使勞動者不斷陷入經濟上的“貧困積累”;資本不斷吸收和利用“自然界的自然力”作為創造剩余價值的載體,使自然界不斷陷入生態環境的“貧困積累”;資本不斷吸收和利用“社會勞動的自然力”以提高剩余價值率,使勞動者不斷陷入人的發展空間上的“貧困積累”。(33)魯品越:《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83-332頁。也就是說,資本積累越膨脹,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的規模越大,經濟危機、生態危機和人的發展危機等問題也會越嚴重。當然,資本積累與貧困積累之間的這種正比關系,在某個企業內部或者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一定時間段內或許表現得不是很明顯,但從資本發展的矛盾運動規律角度而言,當資本擴張到一定界限時,資本積累帶來的“貧困積累”將會十分明顯,且會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

第三,資本邏輯是一種資本發展的矛盾運動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講的“矛盾”是指不同事物之間或者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對立統一的關系。資本發展的矛盾運動規律是一種資本自我發展(統一)和自我限制(對立)的規律,是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走向擴張悖論的規律,也是資本自我否定的規律。資本擴張在不斷推進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又與資本增殖的本性發生沖突,必然限制生產力的發展,因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真正限制是資本自身”(3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8頁。。具體而言,資本為最大化獲取剩余價值必然會不斷擴張和積累,從而極大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但另一方面,在永無止境的剩余價值資本化過程中,資本必然要吮吸各種“自然力”作為自身擴張的工具,進而導致資源枯竭、環境破壞、人的發展危機等,最終導致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斷顯現和升級。因此,“資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資本本身的性質上遇到了限制,這些限制在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會使人們認識到資本本身就是這種趨勢的最大限制,因而驅使人們利用資本本身來消滅資本”(3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1頁。。這是資本運動的必然結果,是資本邏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顯現。資本邏輯存在的這種內在矛盾是資本自我否定的必然結果。資本運動過程是一個資本不斷集中的過程,當資本推動“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3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4頁。這實質上就是資本邏輯展現的資本發展的矛盾運動規律,是資本運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資本邏輯蘊含的資本矛盾運動規律的趨勢是,資本要經歷一個從產生到成長、成熟,再到逐步完成自身歷史使命后走向自行消亡的內在否定過程,這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中的資本與資本邏輯的關系

那么,“資本”與“資本邏輯”有著怎樣的關系呢?總體來說,資本與資本邏輯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資本是一種運動過程,資本邏輯是資本運動過程的一種規律性呈現。然而,在現實生活的具體理解中,兩者又有著顯著的差異。

資本是資本邏輯的“根”,資本邏輯形成和發展的固有前提和基礎是資本的存在,但有資本并非就有資本邏輯,資本邏輯是資本運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資本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雖然在原始社會末期資本就已經以“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的形式出現,但這時的“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只是資本生成過程的萌芽狀態,并非現代意義上的資本。在奴隸制社會中,商品交換不斷發展,為資本的生成提供了一定機會。在封建社會,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有了較大發展,尤其在封建社會末期,開始出現少量自由工人在市場上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現代意義上的資本也隨之開始形成。但受強大的自然經濟的影響,這一時期的資本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發揮有限的力量。簡言之,在以自然經濟為主的社會條件下,資本經歷了一個從缺場到萌發的過程,但始終未能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資本邏輯也尚未顯現。而在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勞動力成為商品已非常普遍,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進入常態化,貨幣不再僅僅充當一般等價物,而且成了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貨幣,即資本,較為發達的商品經濟已經形成。從這一時期起,資本開始成為“凌駕于世界之上和影響整個社會經濟形態的某種力量”(3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0頁。,并形成了強大的資本邏輯影響著整個世界。在這種力量的支配下,資本主義不斷戰勝封建社會,并成為代表人類社會更高文明的一種社會形態。

資本邏輯生成于資本的運動過程,但又反作用于資本,進而加劇和強化著資本的力量。雖然資本邏輯的生成是資本運動過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資本運動過程中的規律呈現,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并不代表資本邏輯完全受制于資本的作用。相反,資本邏輯對資本發揮著強大的反作用,即資本邏輯對現實社會的作用力度越強、影響范圍越廣,資本對現實社會各個領域的支配力度就會越大、影響范圍也會越廣。也就是說,資本與資本邏輯是緊密聯系的,兩者是在相互作用中呈現的。在具體運行過程中,資本邏輯對現實社會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力,既有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又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了眾多負面影響。資本邏輯在現實運行中對社會的影響力度越大,資本對現實社會的支配力度也就越大。反之亦然,資本對現實社會的作用力越強,資本邏輯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的影響力也就越強大,其自身的系列特征就越明顯。

資本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暫時的“過渡點”,必然會伴隨其歷史使命的完成而自行“消亡”,而資本的“消亡”則意味著資本邏輯隨之消失。資本的最終宿命是實現自我否定,即在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自行“消亡”,但這一過程只能伴隨人類更高級的社會形態的到來而到來。當資本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資產階級用來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對準資產階級自己了。”(3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頁,第32頁,第32頁。這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資本創造的強大生產力在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無形中為未來社會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資本積累造成的經濟危機、生態危機、人的發展危機等不可避免的嚴重問題無形中成為瓦解資本主義社會的“定時炸彈”;三是資本生產出了它自身的掘墓人,“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并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斗爭形式代替了舊的”(3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頁,第32頁,第32頁。,而且“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4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頁,第32頁,第32頁。這種直接明了的階級矛盾一旦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必然會引發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沖突乃至階級革命,最終以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宣告終結。因此,資本完成其歷史使命的過程形成了一個將人類社會從“人的依賴社會”推向“物的依賴社會”、再推向“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的漫長歷程,無形中在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同時走向了自行“消亡”。資本是資本邏輯形成和發展的固有前提和基礎,資本的自行“消亡”意味著資本邏輯的“根”將不復存在,進而宣告了資本邏輯將隨之消失。

猜你喜歡
馬克思生產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中國軍轉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安全生產重于泰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欧美人人干|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五月天福利视频|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色综合五月| 欧美精品xx| 欧美伦理一区|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99re在线观看视频|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a天堂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色噜噜综合网| 国产精品.com| 黄色成年视频|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青青草综合网| 99人体免费视频|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91国内在线视频|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国产欧美高清| 亚洲精品你懂的|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日韩性网站| 欧美国产视频| 91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色AV色 综合网站|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色综合天天综合|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第一页| 亚洲综合片| 98超碰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色网站|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