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欣欣
攝影影像中的色深下降得太多,色調分離便會發生,導致的后果就是會降低畫質。色深(Color Depth)亦可稱為色位深度,是用 bit 數來表示數碼影像色彩數目的單位。bit 是計算機計算的二進制單位(或位),即計算機中可以處理的最基本數據或訊息。
認識色深的讀者,還需要先認識什么是Bit Depth (比特位深)。比特位深的編碼可以用蠟筆來形容,深度越深,蠟筆顏色數越大,產生的圖像就越真實。位深度指的是存儲每個像素所用的位數,主要用于存儲。色深指的是每一個像素點用多少bit存儲顏色,屬于圖片自身的一種屬性。
在Photoshop中,只要把直方圖拉開,色深便會下降,導致色調分離。Photoshop常用的色階(Level)調整及曲線(Curve)調整,都能實現這樣的變化。此外,把影像由一個色彩空間(Color Space)轉到另一個,如由RGB轉到CMYK,同樣可導致色調分離。

色調分離(Posterization)指的是原本連續漸變的色階變成色調突變的區域
由于色調分離對于后期并不友好,所以大家在后期處理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它的出現。但如何避免色調分離的發生呢?既然知道了它發生的原因,反過來想,只要減少對直方圖的變更便可。注意,編輯照片時不要單靠眼睛觀察,肉眼只可察覺到嚴重的色調分離,直方圖才是最主觀及可靠的監察工具。
色調分離后,我們可以看到直方圖多了很多像梳子一樣的鋸齒。如果直方圖被拉展到5至 255,長度是原來的 25 倍(250除以10)。 原本的直方棒會被平均散步于5至255的位置上,變成每條直方棒相隔25個數值,而中間空隙的數值為零。


拍攝天空等位置,需要十分密集的直方棒去表達每個細微的色階過渡
不要忽視這個空隙,它就是導致顏色跳格的“兇手”,天空等涉及色調漸變的區域,色帶差異越是明顯。反過來,直方圖上方形棒間的過渡越是平滑,深淺色階的過渡越是自然。只要斷開的空隙夠大,便會被眼睛察覺到。
在灰度RGB或CMYK模式下,可以使用16位通道來代替默認的8位通道。根據默認情況,8位通道中包含256個色階,如果增加到16位,每個通道的色階數量為65536個,這樣能得到更多的色彩細節。
因此16位通道的影像可有效減少色調分離的出現。實際上,JPG檔只能保存8位的影像,RAW格式則可儲存10到12位通道的影像。12位的通道比8位的通道可多記錄16 倍色階。因此,RAW格式天生比JPG可保留更多色階。
就算影像本身是8位,編輯前把它轉成16位,依然可減低色調分離的出現,因為16位的運算有助于減少數字誤差。
我們在用Photoshop編輯影像時,要多使用調整圖層來減少后期對影像的重復破壞。事實上,色階和曲線的調整都會對圖像造成破壞,如直接對影像分別進行一次色階調整,再來一次曲線調整,這是雙重的破壞。若把它們變成兩個調整圖層,Photoshop則會優化它們,可能只對影像造成一次破壞。
別以為選擇較廣的色域可令影像更漂亮。修圖時,較廣的色域需要更高的色深去表達色階的過渡,調整的力量稍大,漸變的色域很容易出現斷層。了解到色調分離的形成、如何以直方圖監察圖片,及減少色調分離的方法,都有助于提升修圖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