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

因為采訪一個案子,前幾天去了趟法院。我是帶著莊嚴肅穆的心情去的,但是去了以后并沒有這樣的感覺。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去的律師朋友說了,他聽了笑笑說:“這不怪你,怪法院。”說著,他推開前面擋住路的一把椅子,用手指著兩側擺設的盆栽花木和墻上懸掛的標語條幅:“你看,這里裝飾的東西太多了,有些瑣碎,瑣碎得讓人感覺不到莊嚴。”
說話間,我們已上樓,沿著長長的走廊往里面走,兩邊的庭審室門關著,但還是有聲音從里面傳出來。“當初他說他不要孩子,現在又想要,我一個人把他養這么大……”一個女性的尖細嗓音說道。顯然,里面是一個關于子女撫養權的訴訟案。
朋友也回身看了一眼,有些感觸地說:“我去過許多法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高法院。一進去,就有一種莊嚴肅穆感。這體現在兩點。一是安靜。周圍裝了吸音設備,聽不到別人開門、走路、說話的聲音,但又能確保聽清當事人的說話聲。第二,是簡潔。整個大樓內部設計全部用的是最簡潔的直線條,連一把多余的椅子都沒有。”
我環視四周,回味著朋友的話。安靜可以使人感到莊嚴肅穆,這我知道,但是簡潔也可以使人感到莊嚴肅穆,這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細想也的確如此。縱觀世界上的建筑,只有教堂和法庭最為相像,安靜簡潔,莊嚴肅穆。這兩個地方都是為審判人類的錯誤而設,不同的是,教堂審判的是人的靈魂,法庭審判的是人的行為。
通常情況下,人們是因為過錯或犯罪而走上法庭,但法庭卻是世界上犯錯誤最少的地方之一——法官和當事人都保持著十二萬分的清醒和理智,以使自己不犯錯誤。這就使我想到第二個問題:安靜簡潔可以使人感到莊嚴肅穆,莊嚴肅穆可以使人清醒理智,清醒理智可以使人少犯錯誤,而少犯錯誤換一個角度說也就是距離成功最近的人生。
這么一想,突然理解了,為什么著名學者、作家錢鍾書和夫人楊絳先生的家簡潔得除了滿屋子的書,連一把多余的椅子都沒有。
(秋水長天摘自《我贏了自己》,天地出版社,郭德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