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AY 表演機
1961年秋,印尼總統蘇加諾訪問中國前夕,向中國政府提出:在他的專機進入中國領空后,要按照國際慣例派8 架戰斗機護航。當時,中國還沒有專門執行護航任務的部隊。周恩來總理認為這符合國際禮遇,欣然答應,并立即指示時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專辦。空軍首次為國外元首護航成功后,周總理又囑咐空軍應成立護航表演飛行隊。空軍立即著手組建籌備工作,1962年1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護航表演大隊正式成立。1987年8月1日,該隊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主要任務是對外迎賓和禮儀特技表演飛行。八一飛行表演隊人員組成非常嚴格,只有空軍飛行員中的佼佼者才能入選。


八一飛行表演隊先后歷經6 次大換裝,從殲5 時代跨進殲10 時代,用愈來愈精湛的表演技藝向世界展示著中國航空業發展的軌跡:
1962年至1974年,裝備殲5 表演機,完成表演任務56 次。
1974年至1980年,裝備殲6 表演機,完成表演任務54 次。
1980年至1995年,裝備殲教5 表演機,完成表演任務97 次。
1995年至2005年,裝備殲7EB 表演機,完成表演任務107 次。
2006年至2009年,裝備殲7GB 表演機。
2009年至今,裝備殲10AY(單座)、殲10SY(雙座)表演機。
殲10AY,配置與殲10A 單座戰斗機大致相同,機腹的23 毫米航炮被移除,并在機翼掛架上安裝了拉煙裝置。殲10SY 配置與殲10S 雙座戰斗教練機大致相同,改裝項目與殲10AY 相同。
200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開展了紀念空軍成立60 周年系列宣傳活動。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征集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 表演機新涂裝方案。2010年6月,空軍決定將殲10 表演機新涂裝方案在互聯網上公布,征求廣大網民意見。這種空前的開放態度和做法,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反響,共有超過35 萬網友參與投票。空軍根據網友發表的5000 余條意見進行匯總和梳理,并就涂裝方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最終確定的殲10 表演機涂裝方案以“利劍”為主題——飛機的腹部、頂部、兩側都插了一道白色,象征著鋒利的寶劍。無論從殲10 表演機的上方、下方還是兩個側面觀察,“利劍”形象都非常醒目,堪稱“四劍合一”。
在此次更換涂裝中,采用了寶藍色為主調,以銀白色和中國紅為襯托的配色方案,象征著空軍將士時刻捍衛祖國的藍天。此外新涂裝方案還更新了標識符號系統,包括國旗、“中國空軍”字樣、飛機編號等。此次涂裝改進方案從2010年沿用至今。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01 號殲10AY表演機,珠海航展涂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