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俄印“友誼的小船”經得起風浪嗎

2022-12-08 06:43:38仇莉娜
領導文萃 2022年22期
關鍵詞:印度戰略

仇莉娜

近兩年,美印互動頻繁,印度擁抱美國印太戰略,以“印太大國”自居,又加入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儼然倒向西方陣營。但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西方極力拉攏印度,希望印度配合其對俄制裁,印度卻又態度曖昧:一方面旗幟鮮明反戰促和,一方面又借機瘋狂賺錢。印度為何在俄烏問題上與美西方保持距離?除了經濟利益還有何考慮?美西方又為何如此“遷就”印度?俄烏沖突對印度有何影響?印俄關系將走向何方……針對這些問題,本刊特約記者專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胡仕勝研究員。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西方國家極力拉攏印度,希望印度配合對俄制裁。然而,印度一方面旗幟鮮明地表示反戰促和,另一方面又低價從俄羅斯大量進口石油。印度在俄烏問題上與西方保持距離,有何戰略考慮?

一是印度實施大國制衡戰略,保持“戰略自主”,既不想在美國一棵樹上吊死,也不想與中國完全破局后沒有中間協調人,更不想中俄形成命運共同體。因為美國仍將長期維持對中俄“雙遏制”戰略,這將在很大程度上不斷鞏固“中俄命運共同體”。如果完全倒向美西方陣營,印度在中美俄歐之間長期奉行的較為自主的大國外交戰略就徹底解體,最終不得不完全融入美西方戰略部署,不但對沖套利的大國外交難以為繼,更會失去“戰略自主”地位與運籌空間。屆時,印度可能陷入“拉美化”的悲慘境地,遑論 實現“大國夢”與打造“世界一極”。二是印度對美西方也“不托底”。從戰略需求看,美西方只會階段性地幫扶印度。美西方最憂懼的是中國崛起對其主導的經濟秩序的致命沖擊,“拉印制華”的最大動因即在于以印度為抓手,拖住中國在全球產供鏈和科技鏈上的攀升步伐。然而,這一策略存在一個致命的錯誤假設,即與美西方享有“共同民主價值觀”的印度的崛起不會對美西方構成致命沖擊。實際上,同樣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持續發展乃至崛起對美西方主導地位構成的沖擊基本不會“與‘中’不同”,相反,正是由于實施與西方國家相近的政體,印度給美西方主導地位帶來的沖擊或將遠勝中國,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難以復制,不容易在發展中國家引發成大規模的“羊群效應”。因此,美西方對印拉攏只會是階段性的,重在讓印度在產供鏈中下端同中國展開“內卷”式消耗戰。美國僅將印視為遏華制華的道具、耗材罷了,而且,從美國曾不分體制相繼打壓處于老二位置的蘇聯、日本、歐盟以及現在的中國可以看出,美國絕不想制造“另一個中國”在未來與之形成更為嚴峻的競爭關系。莫迪政府期望在美西方的幫扶下成就印度大國雄心的戰略實質上是緣木求魚。

從歷史經驗看,印度難以對美足夠信任。盡管印精英稱贊莫迪團隊打破了印長期深懷的“疑美心魔”,但印尚難完全消除對美疑懼,不會戰略上完全擁抱美國。如果新德里不能證明自身對美戰略價值,隨時面臨被美拋棄的可能。如果新德里對美明確承諾聯盟義務,則可能被拖入一場與中國的軍事沖突,如中美在臺海、東海或南海問題上的軍事沖突與局部戰爭。而且,印度對于美提供的安全保障或承諾也缺乏足夠信任。從美國歷史上對巴基斯坦的反復背離、在阿富汗撤軍一事上對盟友的拋棄,以及俄烏沖突期間多是用烏克蘭人的血和歐洲人的錢來全方位打壓、削弱俄羅斯來看,美對盟友的承諾并不總能兌現。若中印爆發沖突,美能在多大程度上給予印幫助還是一個大問號。

總之,印度仍想在兩大陣營間保持相對中立,以便左右漁利,至少不想卷入美西方對中俄雙遏制的“炮火”中。

除了能源領域,俄烏沖突對俄印經貿關系是否有顯著影響?有哪些表現?

直接影響幾乎沒有。俄印經貿關系既薄弱且單一,主要是能源與軍火貿易,而且常年徘徊在100億美元上下。2014年兩國領導人設定了至202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300億美元的目標,但2021年僅為130億美元左右。

俄烏沖突爆發后,印大量購買俄石油或許能使今年俄印經貿突破300億美元,但今后又會退縮回去。這是由畸形的兩國經貿結構所決定的。主要可以看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俄印經貿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在核能方面,庫丹庫拉姆核電站機組建設是標桿。普京說:“核能領域的合作是我們戰略合作的基礎之一。”該電站1號和2號核機組現已投入運行,3號和4號機組正在建設中。2018年,俄羅斯計劃十年內完成5號和6號核反應堆的擴建。該項目擴建成功,將極大地推動印度能源業發展。但這并非典型的經貿合作,至多是一個承包工程。除了核能,俄印能源合作還集中于油氣等傳統能源領域。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其進口的石油占石油消費總量的85%以上,但俄烏沖突之前,印進口石油中只有2%來自俄。俄印之間更多是聯合開采油氣資源。

第二,俄印經貿另一個重要領域是軍火貿易。這方面目前也沒有大的影響,印不會完全拒絕俄羅斯的軍火,但要逐步把一些經常用的作戰武器國產化,降低從俄進口,雙方不會再簽訂更大的單了,但已簽的合同大概率會執行下去。

印對俄關系重要性可能等同于俄對印關系重要性,俄羅斯需要印度在國際舞臺、多邊舞臺上幫它說話,這樣戰略空間更大一些,印對俄則是防務上的需求更多一些。不過目前來看,承受西方世界極限施壓的俄羅斯在更多層面對印需求明顯增多,包括繼續保持俄印軍火貿易份額、國際場合多對俄進行“外交掩護”、地緣博弈上不完全追隨美西方等,彼此地緣位勢出現了明顯轉換,俄對印需求漸漸多于印對俄需求。

第三,其他領域經濟合作無甚起色。俄印較低的貿易額水平與兩國高度發展的政治關系并不相稱,雙方在經貿領域不存在優勢互補,發展潛力不大,因此雙邊關系中的經貿支柱一直薄弱。俄印貿易在印對外貿易中的份額在2015-2016財年為0. 96%,2021-2022財年也僅有1%多一點。

不過,俄烏沖突帶來的間接影響是有的。俄烏沖突導致全球都感受到糧食危機、能源危機,印度肯定也會感受到,但是它又從中當“二道販子”賺了很多錢,使俄印能源關系比俄烏沖突之前大規模提升。

2021年7月,普京總統批準新版《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略》,該文件新增發展與印度的“特殊優先戰略伙伴關系”的內容。俄是要將俄印關系賦予和中俄關系同等重要性嗎?

俄羅斯是非常重視對印關系的。除了在斯大林和葉利欽執政期間外,長期以來兩國領導人對雙邊關系的定位都非常高,但俄印關系重要性不及俄中關系。

2021年,普京批準的新版《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略》稱,將發展與印度的“特殊優先戰略伙伴關系”。

同年12月,普京在出席第21屆印俄年度峰會期間說,印度是“大國、友好國家和久經考驗的朋友”。

印對俄關系重要性可能等同于俄對印關系重要性,俄羅斯需要印度在國際舞臺、多邊舞臺上幫它說話,這樣戰略空間更大一些,印對俄則是防務上的需求更多一些。不過目前來看,承受西方世界極限施壓的俄羅斯在更多層面對印需求明顯增多,包括繼續保持俄印軍火貿易份額、國際場合多對俄進行“外交掩護”、地緣博弈上不完全追隨美西方等,彼此地緣位勢出現了明顯轉換,俄對印需求漸漸多于印對俄需求。這將使俄對印誘壓能力出現日漸明顯的下降。

綜合研判,俄印關系重要性雖將持續但不及俄中關系。這是由于中印綜合實力懸殊所致。俄是一個重實力的國家,對華關系重在抗衡美西方打壓,中國能夠填補美西方對俄制裁形成的空白,是美西方的重要戰略替代;俄未來發展更多要依靠對華經濟合作;俄經濟形態短期內難有實質性改善,而支撐俄資源外交的就是中國;而且中俄關系具有改變俄未來國運的能量,但印俄關系沒有這樣的能量。

美印關系也遠高于俄印關系,俄印關系在各自的對外關系中都處在第二梯隊,不是第一梯隊。但與俄完全切割對印度來說不可能,對俄來說更沒必要。印度將是俄防止美西方與其關系完全破裂的一個閥門、剎車片,可以助俄防止美西方與俄關系走向全面沖突。

另外,當前的俄印特殊關系起始于普京掌權之時。只要普京在臺上,就不會主動讓印俄關系出現實質性倒退。

相對于俄羅斯“特殊”重視對印關系,印度如何界定對俄關系?對俄關系在印度的外交議程上有何重要性?

2020年莫迪訪問俄羅斯時在《俄羅斯報》發文表示,印度和俄羅斯是反恐和促進多極國際體系的“自然伙伴”。2021年12月第21屆印俄年度峰會期間,莫迪強調雙邊關系是“重要而特殊的戰略伙伴關系,將會不斷變得更加牢固”。

印度在四個層面都需要與俄保持良好的關系:對雙邊而言,印度在軍事現代化、能源戰略、世界大國地位等方面都需要俄;對華關系方面,印度需要俄作為中印關系的重要中間人,既借俄預防中印關系破局,又通過密切與俄關系防止中俄聯手采取對印不利的政策或戰略部署;對美關系方面,這是印與美西方討價還價的籌碼,有助于維持印在美西方“雙遏制”戰略中的地緣價值和美西方對印度的戰略需求;對南亞周邊外交方面,印度需要防止俄與其鄰國開展有損印度在南亞主導地位的雙邊關系,尤防俄巴關系的不斷走近,牽制俄巴關系發展。

總而言之,印度大國制衡戰略的核心訴求是戰略自主,什么樣的大國關系有利于戰略自主的維持,它就推行什么樣的大國關系。

近年來,似乎美國正意圖削弱俄印軍事合作關系。請問,俄印軍事合作的未來空間和潛力大不大?俄印軍事關系是否有被美方成功離間的可能?

防務合作被認為是印俄關系“壓艙石”和“基本盤”,是印俄關系的重要支柱,主要包括聯合軍演、軍貿軍售、軍工合作等。兩國自2000年以來一直保持著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雖然受到美國多次施壓,防務合作仍保持穩定前進。

印度武器裝備中70%系蘇聯或俄羅斯生產。長期以來,兩國軍貿規模和水平保持著高水平。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報告顯示,2017-2021年間,印度都是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占世界武器進口總額的11%,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俄羅斯。

此外,兩國軍貿也由傳統的貨物買賣轉向聯合研發生產,T-90坦克技術轉讓、“布拉莫斯”巡航導彈和11356型護衛艦生產,以及第五代戰機的共同研發等,均體現出雙方合作方式的轉變和深化。

然而,受俄制裝備可靠性不足(一是先進性不足,二是零部件提供能力不足)、莫迪政府國防裝備國產化和進口多元化(視其為大國制衡的工具或手段)、美及其同盟對印度市場競奪等因素制約,未來俄印防務合作只會走弱,而不會走強。

2015-2019年,印對俄軍購額驟降47%,份額從莫迪第一任期(2014-2019)的72%降至56%。

與此同時,美、以、法等強力擠占俄在印市場,特別是美印防務合作突飛猛進,先進武器“以美代俄”趨勢明顯。印美防務貿易額從2000年2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超過200億美元,印從美武器進口增加了557%,美國成為僅次于俄羅斯的印度第二大武器供應國。軍事合作作為俄印關系長期的“壓艙石”和基本盤的作用正遭到嚴重侵蝕。

俄烏沖突后,俄方對印的武器零部件出口出現短供與斷供現象,印國防部曾表示,蘇-30MKI機隊戰備率已下降到60%左右。如今,這場危機甚至出現明顯惡化之勢,估計應該跌破了50%。從這個角度來說,印弱化對俄軍備依賴就不僅僅是一種外交策略,而是防務現代化與國家軍事安全之必需,不得不擴大進口美西方先進武器裝備。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積極向印伸出“橄欖枝”。英國率先表示,希望印度加入英國的“暴風雨”隱身戰斗機項目。隨后,美國也表示,雖然印從俄進口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但美無意像懲罰土耳其那樣懲罰印度。美國副國務卿紐蘭3月下旬訪印期間對印承諾,美及其盟友可以提供印方所需的防務供應,甚至包括提供蘇制裝備,以助印擺脫對俄防務依賴。

在美西方大力幫扶與印自身努力之下,美方很容易離間俄印關系,印對俄防務上的過度依賴會大幅降低,繼而大幅降低新德里深化與美西方軍事合作的心理負擔與現實顧慮。假以時日,俄羅斯因素對印美(西方)的影響甚至可以降至被忽略的境地。

當然印度還要保持一定的清醒,它的戰略自主性不能因為美西方的離間而受損。對印而言也不會輕易放棄,因為與俄關系攸關其軍事現代化建設、戰略自主與大國制衡、對華關系。

近年來印度迎合美國“印太戰略”,“西傾”態勢明顯。到目前為止,美方有哪些分化俄印關系的舉措,是否已經構成俄印關系的最大外部阻力?

俄羅斯是堅決反對印太戰略的,2020年12月,俄印首腦峰會20年來首次取消,既與疫情有關,也與俄不滿印度擁抱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有關。俄外長拉夫羅夫罕見公開表態,西方以印太為抓手,“持續不懈、咄咄逼人、陰險狡詐地”拉印反華、離間印俄;俄駐印大使亦稱“印太四邊”損害地區安全與穩定。2021年12月,拉夫羅夫在印俄2+2對話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強烈抨擊了印太概念,俄還通過推進“大歐亞伙伴關系”對沖美國的印太戰略。

但印度現在徹底擁抱印太戰略,以印太大國自居,俄羅斯是很難把它拉回來的。因為印度認為目前能幫助它崛起的一個大平臺是印太戰略,印度的基本路徑,就是以印太戰略為平臺,利用好中美地緣博弈帶來的戰略機遇,走一條自己的大國崛起之路徑。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對印太戰略的態度不會因為俄羅斯的反對而改變。

俄羅斯現在無力離間印度和美西方的關系,反而在俄烏沖突之后面臨美西方全方位的極限打壓的情況下更需要印度,戰略上有求于印多一些,所以對印度的親西方政策也不會過度地公開指責批判。

不過印俄合作既有歷史慣性,更有戰略粘性。美西方的舉措不會實質性沖擊印俄關系。美西方也不一定非出臺針對印俄關系的措施不可,只需通過戰略拉攏將印納入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軌道即可。

未來俄印關系面臨著不確定性。如果沒有俄烏沖突,俄印關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是俄烏沖突之后,美西方徹底和俄羅斯撕破臉,俄印關系未來90%以上概率不會繼續深化,印度大概率會逐漸降低對俄關系的戰略投入,但是完全切斷也不太可能。

為何如此說?因為俄印關系所牽扯的從來不只是雙邊關系,中美的因素如影隨形。

中美印俄四國關系中存在著很大的“零和博弈”。印度和美國接近并不是為了給俄施壓,而是為了牽制中國的崛起,或者利用中美戰略博弈為自身大國戰略添磚加瓦。但美國又是遏制俄羅斯的,印美戰略走近增加了俄羅斯所感受到的戰略圍堵、孤立。俄烏沖突之后,美國一再向印度施壓,要求印度不能和俄搞貿易、軍事防務,稱這會嚴重打亂美國戰略遏制的部署。但印度知道美國現在最大的目標是壓制中國,會縱容它和俄羅斯繼續維持以往的關系。然而,印度的這種外交彈性畢竟會遭到美西方的質疑,所以,印俄關系未來不可能越發緊密,只會越來越疏遠。印度和西方要走近,就必然會牽制俄印關系的發展。

在可預見的將來,印度又不能完全切割和俄羅斯的關系,印俄關系的轉變取決于三對變量。

一是軍事防務關系。軍事防務關系上,印對俄的依賴會逐漸降低。一旦過了這個臨界點,加之兩國互不毗鄰,印俄關系會迅速失去其特殊性。

二是美印關系。如果印度對美西方可有可無,就不可能縱容它與俄維持關系,如果印度感到在美西方的制華戰略中缺一不可,就可能繼續維持與俄關系。印度對美西方的戰略價值越高,繼續玩大國制衡游戲的空間就越大,也就不著急和俄羅斯切割關系。

中國是印最大的鄰國,完全搞壞和中國的關系不利于它的整體發展。那么誰能影響中國的發展呢?美國和俄羅斯。美國是反向,俄羅斯是正向。印度維持和俄羅斯的關系,就是希望在關鍵時刻,通過俄羅斯拉一下中國,確保中印關系不完全破裂,俄羅斯也不希望中印打得不可開交。但是如果中印關系好,那俄對印重要性也會下降。

三是中印關系。中國是印最大的鄰國,完全搞壞和中國的關系不利于它的整體發展。那么誰能影響中國的發展呢?美國和俄羅斯。美國是反向,俄羅斯是正向。印度維持和俄羅斯的關系,就是希望在關鍵時刻,通過俄羅斯拉一下中國,確保中印關系不完全破裂,俄羅斯也不希望中印打得不可開交。但是如果中印關系好,那俄對印重要性也會下降。

對于印俄經貿關系的攀升,美西方不僅不再繼續對印度施壓,還變得視若無睹。美西方為何如此“遷就”印度?

美西方遷就印度主要是為了遏制中國,拜登政府公布的印太戰略把中國挑戰列為首位,為“拉印制華”,美歷屆政府均奉行“幫扶+遷就”的對印政策。只要美西方聚焦中國,印度的作用就非常大,美西方就會遷就它。非但如此,俄烏沖突反而迅速轉化為刺激美西方不斷深化與印戰略合作的興奮劑,美西方在俄烏問題上不得不對印度采取“綏靖”政策。

第一,中美戰略博弈短期內難見分曉。依照布林肯2022年5月26日的對華政策演講,未來十年將是中美博弈“見分曉”的關鍵十年。在這一過程中,戰略博弈方都將展開“圍堵與反圍堵”的外交斗爭。基于印度獨特的地緣位勢、綜合國力和發展潛質,中國和美西方均會高度重視對印關系。因此,對美西方而言,值得對印予以戰術層面乃至戰略層面的遷就。

第二,中印結構性矛盾短期內難有化解。中印關系深陷“戰略互信不足、前行動能不足、正常互動不足”的困境。此外,兩個擁有超大規模人口的新興經濟體不僅將在市場、礦產、資本、科技等全球資源領域展開激烈競爭,還將在共同毗鄰地區特別是在南亞-東南亞地區展開秩序主導權與經濟影響力的博弈。中印關系的糟糕現狀與消極發展前景成為美西方拉攏印度的主要潤滑劑、催化劑。只要中印關系的非正常狀態仍將持續,美西方就堅信,其對印遷就的策略是值得的,將為美西方對華博弈帶來更多戰略回報。

第三,印度是美西方“替代中國”的不二選擇。冷戰結束以來,“美西方+中國”一直是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但為牽制甚至遏阻中國的持續崛起進程,特朗普率先打破“美西方+中國”的全球化發展模式。這種情況下,在美西方看來,莫迪治下的印度恰恰符合“對華替代”的諸多特質。一是印度已呈現執政黨(印人黨)一黨獨大的政治格局,為印經濟持續騰飛掃清了政治障礙。二是印度已具備了借助數字經濟實現騰飛乃至對華超越的諸多優勢。一方面,龐大人口本身既是大數據資源,也是前景看好的市場資源與消費力量;另一方面,過去40余年印電子革命已積累起充沛的實踐經驗(印度號稱“世界辦公室”)、人才儲備和信息產業軟硬條件。三是中美大博弈為印度制造了一個戰略機遇期,莫迪治下的印度正擁有建國以來最佳外部環境。

美西方認為,基于經濟體量與發展潛質,印度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可能助其將中國持久“規制”在中低端賽道的經濟體。以當前的科技水平來看,中印之間終究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美國希望印度能在中下端承擔對華“消耗”的主力,使中國崛起進程陷入停滯甚至倒退。對于美西方而言,在自身把控核心科技與產業鏈高端的前提下,在產業鏈中低端扶持印度這個14億人口規模的經濟體的發展,將是消耗中國繼續崛起的最有效路徑。

第四,印度最具“消耗”中國崛起資源的特質。美西方認為,基于經濟體量與發展潛質,印度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可能助其將中國持久“規制”在中低端賽道的經濟體。以當前的科技水平來看,中印之間終究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美國希望印度能在中低端承擔對華“消耗”的主力,使中國崛起進程陷入停滯甚至倒退。對于美西方而言,在自身把控核心科技與產業鏈高端的前提下,在產業鏈中低端扶持印度這個14億人口規模的經濟體的發展,將是消耗中國繼續崛起的最有效路徑。

鑒此,可以說美西方對印度的遷就程度既取決于美中大博弈的烈度與進度,中美對抗越激烈,美西方對印度的任性也就越能容忍;同時,也取決于印度在美西方對華牽制與打壓策略中的戰略價值與角色定位,印度越是積極迎合美西方“拉印制華”戰略,美西方就越對印寄予厚望,越愿意在其他領域管控雙方分歧,對印奉行戰略遷就。

印度既是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的成員,又是中俄主導的金磚國家峰會、上合組織的成員,印度憑借這種雙重身份游走于中美俄之間。有分析認為印度是目前全球戰略框架中的關鍵變量,您怎么看?

印度確實是“變量”,而且是“關鍵變量”。美國糾集打壓中國的盟友都是親美國的,唯美國馬首是瞻,都是恒量。唯一有可能不聽美國的就是印度。所以印度是個變量。

俄印關系中印度是一個大的變量。俄對印的需求永遠存在,它需要一個大的市場,需要一種大國之間的戰略平衡。但印對俄的需求在降低,它是改變俄印關系的一個主要變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中印關系中,印度也是一個變量。中國出于應對美國戰略打壓的目的努力構建一個良性友好的周邊環境、大國關系與多邊舞臺,其中印度均是重量級角色。這就使得中國更愿意對印主動示好,維持正常關系。此外,印畢竟擁有14億人口,在美西方和中國貿易切割、產供鏈重構、科技脫鉤的情況下,印度這個大市場對中國重構區域全球化進程非常重要。而對印度而言,雖然不希望和中國完全陷入僵局,但已認定“與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可預見的將來并不有利于印度大國崛起進程,寧愿維持美國治下的地區和全球秩序,也不愿意與中國共推地區和全球秩序的變革。更為關鍵的是,印度覺得和中國越合作越走不出中國的陰影,所以想不斷降低中印關系的重要性。

綜合這幾對大國關系來看,印度都處于優勢地位,所以說它是一個關鍵變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現在印度是春風得意,在所有的大國里外部環境是最好的,沒有之一。俄烏沖突之后,美西方、中國、俄羅斯的外長都訪問了印度,美西方的首腦要么線上會談,要么親自去訪問,儼然把新德里看作是掌控國際變局按鈕的一方。

“中美競爭”是當前大國博弈、國際格局的重要內容和鮮明特征,在這一視角下,俄印關系的或親或疏,對中美戰略競爭態勢有何影響?

中美戰略競爭態勢中印度是一個很大的外部變量。俄印關系如果好,對中國的對美博弈是有好處的,有助于牽制美印繼續戰略走近。俄印關系如果非常糟糕,那么加上中俄的戰略協同關系,甚至在中俄形成命運共同體的情況下,印度就會進一步被推向美西方陣營,這對中美的戰略競爭態勢顯然是不利的。很大程度上,印度的戰略選擇會影響中美(西方)博弈天平的轉向,不但能牽引世界格局的演變進程,甚或能決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終結局。

猜你喜歡
印度戰略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今日印度
中外文摘(2021年23期)2021-12-29 03:54:04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 印度
幼兒100(2021年8期)2021-04-10 05:39:44
戰略
印度簽訂長單合同 需求或將減弱
三步走戰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略
擴大開放是長期戰略
印度式拆遷
海峽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1:02
印度運載火箭的現在與未來
太空探索(2014年1期)2014-07-10 13:41: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99re经典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999福利激情视频| 国内毛片视频|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999福利激情视频|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一|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片在线无码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理论片一区| 免费在线色|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亚洲动漫h|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蜜桃视频一区|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国产在线八区|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色婷婷狠狠干|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网站| 日韩在线2020专区|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爱做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亚洲动漫h|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亚洲综合18p|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亚洲三级影院|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91丝袜|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另类视频|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国产美女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