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文斌

北宋詞人晏殊,詞作含蓄婉麗,被后世譽為“北宋倚聲家初祖”。其名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千古傳誦。
鮮有人知的是,晏殊為官五十余載,深受皇家倚重,少有波折,且能善始善終,安享晚年,并非完全憑借其才學,更多的是因其為人處世的謹慎和性格的純真。所謂“謹慎”即心存法度,明辨是非,不放縱,不妄為;而“純真”就是不矯飾,不包藏,說真話,做實事。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了晏殊的一則逸聞:晏殊剛入朝為官時,正逢承平之際,天下安寧,百官在朝廷允許下,紛紛到外面宴飲游樂,晏殊卻蹲在家里與兄弟們研習詩書。一日,宮中為太子選“侍讀”,宋真宗直接點了晏殊的名字,當執官員不明就里,宋真宗說:“聽說館閣大臣們都沉醉于嬉游宴飲,樂此不疲,只有晏殊與兄弟足不出戶,潛心讀書,如此謹慎敦厚的人,正可教習太子。”晏殊就任后面圣時,宋真宗說明了欽點他的原因,晏殊卻表白:“臣非不樂燕游者,直以貧無可為之具,臣若有錢,亦須往,但無錢不能出耳。”意思是我不是不喜歡宴飲游樂,只是因為沒錢,不能出去罷了。晏殊的這番話,實誠真純,宋真宗聽了越發喜歡,對其倍加褒揚,“眷寵日深”。
其實,“說真話,做實事”體現的不是才學,而是一種更為難能可貴的秉性——抱樸守真。抱樸守真的晏殊后來官至同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位列名公巨卿。
還有一點值得補敘,晏殊做宰相時,其女婿富弼任樞密副使。晏殊為避嫌,曾請求辭去所兼樞密使職務。但是,他當初教習過的太子,即后來繼位的宋仁宗趙禎執意不允。
《宋史》說“殊性剛簡,奉養清儉”。歐陽修則評價,晏殊“其于家嚴,子弟之見有時,事寡姊孝謹,未嘗為子弟求恩澤”。說的是晏殊有個寡婦姐姐,度日維艱,他盡心幫扶,卻從來不曾為其親屬子弟牟取私利。正是由于晏殊品行樸拙、端正,并非出自其門下的范仲淹也始終對其“以門生事之”。
(摘自《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