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春全
無線通信技術(Wi-Fi)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都支持Wi-Fi 上網。Wi-Fi 是通過無線電波來傳遞信息的,只要在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內,都可以使用。但是,Wi-Fi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都存在瑕疵,尤其是家庭使用的Wi-Fi,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同時,如果一個無線路由器或是熱點聯網的用戶過多,也會出現網速變慢的問題。于是,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Li-Fi)。
可見光無線通信,也稱為光保真技術,是一種利用燈泡發出的光傳輸數據的技術。這種技術的原理其實十分簡單。眾所周知,“0”和“1”是數字傳輸中最基本的信號,因此我們把開燈狀態設置為“1”,關燈狀態設置為“0”,然后通過不斷地開燈、關燈,便可實現燈光快速傳輸信息數據。
那么,問題來了,不停地開關燈,不要說是控制開關的人了,就是燈泡,它也受不了呀!這該怎么辦呢?
當然啦,要實現可見光無線通信,我們就得使用一種發光二極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LED。它由含鎵、砷、磷、氮等的化合物制成,通過電子與空穴復合釋放能量來發光,響應時間是納秒級,而且還能承受高頻率的反復開關。實驗室的數據顯示,LED 燈泡在傳輸信息數據時,閃爍頻率可高達每秒數百萬次。
僅有LED 燈還是完全不夠的,還需要將一個微小的芯片植入LED 燈泡里,讓它成為一個類似Wi-Fi 熱點的設備,以方便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與之連接。
然而,我們利用LED 燈泡發出的光脈沖作為傳輸信息的載體,雖然只要有光照射到的地方都可以實現無線上網,但是在不需要照明的情況下,會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呢?
這個問題你也大可放心,我們只要在不需要照明的情況下將LED 燈的光亮度設定在人眼無法識別的程度即可。而這個時候,信息數據的傳輸仍然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可見光無線通信的前景十分廣闊。首先,可見光頻譜的寬度是射頻頻譜的1 萬倍;其次,全球目前大約有140 億盞電燈泡在使用,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一旦投入使用,理論上來說,每一盞燈都可以成為互聯網的接入點。因此,可以說,到時候,只要有燈光的地方,就會有無線網絡覆蓋。
目前已經研究成功的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一般使用的是頻率在400~750THz(太赫茲)之間的可見光作為通信媒介,完成信息傳送。那么,這就意味著移動終端設備不但需要安裝光敏接收器才能接收到LED 燈通過快速閃爍傳遞的二進制編碼,而且還需要一張計算機能夠識別和理解的字母表。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其看成用火把來發送莫爾斯電碼,所以對于接收信息的終端設備來說,還需要安裝一些新的光識別設備。
同時,研究發現,在可見光無線通信過程中確實存在著通信盲區。簡單地說,就是你的手機從一個LED 光源接入互聯網到從另外一個LED 光源接入互聯網時,很可能出現手機掉網的情況。
那么,這有沒有什么解決辦法呢?
當然有啦!早在2013年,我國企業便申請了“一種可見光無線通信設備及終端設備在接入點的切換方法”的發明專利。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技術手段使得我們的通信終端如手機等,能夠通過識別碼區分不同接入點的信號強度及其他接入信息,然后通過計算,讓通信終端自主選擇信號更好的接入點來連接互聯網。
由于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利用的是無處不在的燈光,因此幾乎在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新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下,便可實施可見光無線網絡覆蓋。
另外,傳統射頻信號的發射不但需要能量密集的設備,并且隨著無線互聯網用戶的不斷增多,可用的射頻頻譜越來越少。比如說,你在節假日到人山人海的景區或生意興隆的餐廳時就會發現,如果使用Wi-Fi 或4G 網絡,那很可能就是一場龜速上網的悲慘經歷。
而且,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的網絡連接私密性極好,只要拉上窗簾,隔斷光傳播的途徑,即便是再厲害的黑客,也只能望洋興嘆。
同時,在水下等無線電波無法傳播的地方,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的優勢就更為明顯了。目前,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已經在一些飛機上實現了應用,在不影響飛機設備的電磁波頻率的前提下,可以讓乘客的手機或筆記本實現上網。
科學家認為,至少目前我們還不能完全依靠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來實現無線聯網。也就是說,無線通信技術(Wi-Fi)和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Li-Fi)相互配合、互為補充才是理想模式。當可見光信號被阻斷的時候,你的通信終端設備能夠快速轉接到無線通信信號,接入互聯網。
每一種新技術都必然經歷從發明到使用并在使用中逐步成熟的過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肯定會將無線數據傳輸變得更加方便、安全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