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實驗小學四(1)班 顧婧煒● 指導老師/王玫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大家還記得“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頒獎現場響起的這一段激動人心的頒獎詞嗎?這位獲獎者就是我最喜歡的女科學家——屠呦呦。
屠呦呦是一個不屈不撓、敢于挑戰的人。屠呦呦出身于書香門第,但她從小體弱多病,16 歲那年更因肺結核中止了學業。正是親歷過患病的歲月,她更加理解病人的無奈與艱辛。身體好轉后,她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在當時看來較為冷門的藥學系。
屠呦呦是一個勇挑重擔、永不言棄的人。當時,瘧疾是一種傳染性極強、致死率極高的疾病,各國都努力研究抗瘧藥物,要么一無所獲,要么價格極高。39 歲的屠呦呦加入“523”項目一干就是3 年。3 年里,她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民間方藥入手,對200 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00 多次失敗,也沒有放棄。終于,她從我國古代醫學家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受到啟發,改用低溫萃取的方法從青蒿中提取到一種結晶體,取名青蒿素。
屠呦呦是一個舍生忘死、大愛無疆的人。初期的青蒿素雖然對瘧疾有效,但是在動物實驗中出現了很大的毒副作用,導致青蒿素的安全性無法保證。在當時臨床試驗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決定以身試藥,并幫助醫生觀察自己服藥后的身體變化,結果安然無恙。于是,一種既安全又便宜的抗瘧良藥誕生了,并迅速在全世界推廣開來。據世界衛生組織不完全統計,過去幾十年,青蒿素在全球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屠呦呦是一個淡泊名利、勇往直前的人。“青蒿素不是我屠呦呦的,是屬于國家和人民的。”她把整個研究結果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國家。2015 年,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她并沒有因這崇高的榮譽而止步不前,仍然深入研究青蒿素,終于在她89 歲高齡時,實現了人生的又一次突破。她推出了一種新的青蒿素組合,戰勝了已經產生耐藥性的瘧原蟲。而且利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我要像屠呦呦奶奶一樣,懷揣夢想,努力學習,終有一天,會擁有飛向藍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