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賢
(民樂縣水務局,甘肅 張掖 734500)
水利工程中應用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河道附近的水土流失。生態護坡建造過程中常會預留充足的植物生長空間,生長于此處的植物可以通過根系有效調節水土,實現水土交換,為水域生物、河岸生物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同時不斷增長、延續的根系更能固牢土壤、改善土質、穩固生態護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涵養水源、凈化水質,保護河道附近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平衡性。
水利工程中應用生態護坡施工技術,摒棄傳統階段護坡施工的諸多工業材料,選擇易融于自然的生物材料,如植被、草皮、土石等。重新選擇這些材料,直接減少了生態護坡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建造生態護坡,可以使受到污染的諸多水域得到有效治理,使生態護坡的長效保護作用可以不斷緩解、抑制污染。
生態護坡基于選材和結構的生態性,已經跨越建筑工程成為生態工程。生態護坡建成之后,密布的草籽以及附近遍布的樹木、花卉都會基于水分滋養實現繁茂生長;茂盛的樹木可以利用光合作用有效凈化空氣,部分優良植物選種,更會散發怡人香氣。這些一定程度上都可提升生態護坡的觀賞價值,促使生態護坡附近的居民更加親水,或游玩,或釣魚,此安居景象亦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1]。
土工材料型護坡屬于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常見施工技術,是利用碎石型種植土壤和噴塑型金屬網格建造生態護坡的主體結構,使生態護坡基于復合型種植基,有效強化抗腐能力。(1)土工材料型的生態護坡能更有效地促進植物生長,土工材料型的生態護坡在其建造之初便已預留空間,使后期植物生長有地可依。同時,良好的水土交換能力,促使植物獲得更多養分,實現繁茂生長。(2)土工材料型的生態護坡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無論水流緩慢的河道,還是水流湍急的河道,土工材料型的生態護坡均可應用,而且施工不會受到過多影響。
具體施工時,土工材料型的生態護坡還需充分結合草皮,以此形成土工網墊和土工網格。在此過程中,為使土工材料型的生態護坡更加耐久、穩固,需利用特殊料劑將碎石塊與聚丙烯進行集結,同時,需將種植型土壤利用高分子材料扎扎實實地填充于網格、網墊中,并在其上均勻撒滿草籽,使之形成復合型種植基。網格與網墊的塑造,則是利用熱熔焊有效連接多層網,這種焊接技術可使多層網的網點之間穩固相連,進而使土工材料型的生態護坡既可留足網狀空間供于植物生長,又可基于不同網點,有效支撐生態護坡的主體結構,促使生態護坡具備更強的排險能力。
植被混凝土生態護坡是生態護坡的早期類型。生態護坡具體施工時,需在多孔混凝土中添加適量混合料及水泥,同時需將無機材料與有機材料利用保水劑進行集結,以增強生態護坡的水土調節功能,確保植被獲得充足水分,實現繁茂生長,促使生態護坡基于植被根系深度連接土壤從而具備更加強大的抗沖擊能力。植被混凝土生態護坡建成之后,可固土涵水,改善土質,凈化水質,有效發揮河道治理功能。
應用植被混凝土生態護坡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河道周圍的植被種植數量,這樣植被混凝土生態護坡才正需發揮緩解水土流失、降低洪澇災害的保護作用。另外,植被混凝土生態護坡施工過程中,需積極探究、應用創新技術,例如,生態磚(見圖1)。這些創新技術的探究和應用,可有效降低植被混凝土護坡的施工難度和施工強度。具體而言,植被混凝土生態護坡施工過程中,可以利用嵌固手法實現生態磚的連鎖式壘砌。這種施工方式可使生態磚更加穩固,不會輕易移動。壘砌生態磚時,應該使其盡量貼合坡面與地面,從而確保生態護坡的適應性和耐久性。
植物固土法生態護坡(見圖2),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植物固牢水土,減少水土流失,從而達到防洪防澇、保護環境的生態護坡效果,提高河道周圍的生態穩固性和平衡性。在植物固土法生態護坡的實際施工之中,需要做足前期調研,知悉項目成本,了解植物生長條件,隨之通過綜合考量選擇適宜植物。需要注意的是,植物固土法生態護坡施工過程中所選植物必須具備發達的根系。只有如此,這些植物種植之后才可扎根發芽,繁茂生長,而其根系不斷延續、擴增,便能有效達到固土目的。同時,植物固土法生態護坡建成之后,植物根系可以有效提高水土調節能力,滋養植物,加固土壤,改善土質。
植物固土法生態護坡施工的主要難點是植物選擇以及植物種植,應根據河道周邊環境,選擇實用而又美觀的植物進行搭配。植物的種植與生長需要歷經歲月的滋養,而植物固土法生態護坡要想真正發揮實效亦需較長周期。因此,相關人員在其施工之前必須深入實地勘察水土,確保所選植物的適用性、美觀性以及多樣性[2],同時在植物固土法生態護坡施工結束之后,需做好后續植物的養護與調整工作。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要想實現優化,就需在生態護坡施工過程中貫徹綠色理念,踐行綠色技術,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才會基于正確理念指導形成良性循環。(1)要求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必須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核心原則,優選施工技術,精選施工材料,以此減少實際施工中的污染與破壞。(2)生態護坡更需具備保護環境、平衡生態,增強生物多樣性,提高生物存活率的作用。表1為某生態護坡中的防護植物成活率。因此,要提高水利工程邊坡生態防護的施工技術,必須增強綠色理念意識,并且在此基礎之上不斷豐富生態護坡設計思路,使之成為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重要指導。(3)貫徹綠色理念的過程中,還需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相關技術的可行性,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過程中的難度、強度以及造價。只有如此,貫徹綠色理念的生態護坡施工技術才會得到快速推廣。

表1 某生態護坡防護植物成活率
實際生態護坡施工中,河道附近植物種類的選擇必須因地制宜,確保植物的多樣性和存活率。生態護坡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都需注重細節,注重觀賞價值,讓植物真正賦能于生態護坡,讓生態護坡更加穩固,讓生態護坡更加美觀。此外,城市區域的生態護坡還應根據整體規劃進行植物、花卉、灌木的周期性修剪工作。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要想得到日益優化,必須注重人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適當提高生態護坡施工人員的福利待遇和生活保障,使其可在施工之中更加盡心盡職,做到盡善盡美。加強管理檢測,需要增強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使其更具主觀能動性,可以自覺更新知識儲備,自覺學習先進技術,并能及時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逐漸實現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完善與優化。
生態護坡施工的檢測需要注重工藝檢測和技術檢測,以此更好地控制生態護坡的施工質量。為使日常檢測真正推動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良性發展,需要針對相應工程具體制訂檢測計劃,并在施工過程中規律化實踐,以此確保生態護坡日常檢測的高效性、合理性和全面性。
此外,生態護坡施工過程中還需根據實際情況記錄工作日志,詳細備注各項問題的發生原因、發生時間、后續處理時間、處理方法以及處理結果。如此,加強管理檢測便能有跡可循,同時也可根據日志變化更加全面、深刻地分析施工弊端,逐漸實現更多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的創新和優化。優化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可有效降低施工難度、強度,并能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促使生態護坡工程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有助于涵養水源、減少污染和美化環境。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主要有土工材料型、植被混凝土、植物固土法等技術類型。為促使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得到進一步有效優化,需以貫徹綠色理念、保護原有生物、注重觀賞價值、加強管理檢測為主要路徑進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