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淼 亓立金
(1.棗莊礦業(yè)集團新安煤業(yè)趙家山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400;2.山東能源集團,山東 濟南 250014)
趙家山煤礦在施工高位鉆孔抽采鄰近層瓦斯時,存在鉆孔深入裂隙帶的長度較短,隨工作面回采,鉆孔垂高變小,進入冒落帶后,抽采效果減弱的問題。為提高鉆孔抽采的有效區(qū)段,趙家山煤礦應用千米定向鉆機施工長距離大孔徑定向鉆孔,將鉆孔始終布置在裂隙帶,持續(xù)抽采高濃度瓦斯。本文以趙家山煤礦2106 工作面千米定向鉆孔抽采裂隙帶瓦斯為例,進行應用效果分析[1-2]。
趙家山煤礦為高瓦斯礦井,核定生產(chǎn)能力為1.20 Mt/a,采用斜井開拓方式,中央分列式通風方式,機械抽出式通風方法。2021 年測定礦井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49.31 m3/min,回采工作面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25.51 m3/min。
回風立井工業(yè)場建立地面瓦斯抽放泵站,高負壓瓦斯抽采系統(tǒng)使用兩臺2BEC-80 型水環(huán)式真空泵,一臺運行一臺備用;低負壓瓦斯抽采系統(tǒng)使用兩臺2BEC-62 型水環(huán)式真空泵,一臺運行一臺備用。綜采工作面采用本煤層預抽鉆孔、高位鉆孔及采空區(qū)埋管抽采等方法進行瓦斯綜合治理。
隨著回采工作面推進,采空區(qū)懸頂面積不斷增大,在上覆巖體重力作用下,巖層結構發(fā)生彎曲、變形、垮落等變化。沿垂直方向從下而上,分為頂板冒落帶、裂隙帶和彎曲下沉帶。在采動影響下,周邊煤巖體中的瓦斯不斷滲透和擴散至裂隙帶。
傳統(tǒng)的高位鉆孔深入裂隙帶的長度較短,有效鉆孔占比低,有效預抽期短,鉆機搬家次數(shù)多,抽采管路布置工程量大,鉆孔軌跡不可控。而千米定向鉆機配備隨鉆測量裝置,按設計軌跡施工長距離大孔徑定向鉆孔,將鉆孔始終布置在裂隙帶的有效抽采區(qū)域,可實現(xiàn)高效抽采瓦斯。
煤層裂隙帶高度是千米定向鉆孔設計的關鍵參數(shù)。裂隙帶的高度與覆巖性質、煤層傾角、煤層厚度、采空區(qū)尺寸、采煤方法、頂板管理方法及地質構造等因素有關。2106 工作面采高平均為2.58 m,煤層頂板主要為砂質泥巖、細粒砂巖和泥巖,屬于中硬頂板。冒落帶和裂隙帶高度可分別按以下公式計算:

式中:∑M為累計采厚,m;Hm為冒落帶高度,m;Hli為裂隙帶高度,m。
代入?yún)?shù)計算可得:2106 工作面Hm=(8.29±2.2)m,Hli=(33.39±5.6)m,即理論計算得2106 工作面冒落帶高度為6.09~10.49 m,裂隙帶高度為27.79~38.99 m。
綜合“三帶”理論結果,初步確定2106 工作面頂板以上6~10 m 為冒落帶,頂板以上27~39 m為裂隙帶,頂板以上39 m 以上為彎曲下沉帶。2 號煤層頂板以上主要以砂質泥巖、細粒砂巖和泥巖為主,考慮到巖層成孔性、厚度,設計將定向鉆孔布置在2 號煤層上方25~31 m 處,即砂質泥巖上方的細粒砂巖中,布孔高度約為9~12 倍采高。
2106 工作面回風順槽定向鉆場布置5 個鉆孔,編號D1~D5,鉆孔單孔設計深度為300 m,鉆孔工程量為1500 m。由于高位鉆孔在鉆場內進行集中施工,為了持續(xù)高效抽采裂隙帶瓦斯,鉆場內鉆孔在空間上采用扇形布置,鉆孔終孔水平投影間距10 m,內錯回風順槽的距離分別為10 m、20 m、30 m、40 m、50 m。終孔層位布置在距離2 號煤頂板25 m、25 m、28 m、28 m、31 m 內的細粒砂巖層位中。鉆孔開孔高度為:D1、D2 號孔底板上2 m 位置,D3、D4、D5 孔底板上2.5 m 位置,開孔間距為1 m,均為正角度開孔,彎曲段每3 m 彎曲度為0.5°。鉆孔開孔位置布設如圖1,2106 工作面回風順槽定向鉆場布置參數(shù)見表1。

圖1 鉆孔開孔位置布設圖(m)

表1 2106 工作面回風順槽定向鉆場布置參數(shù)表
鉆孔為二開式孔身結構,其中Φ108 mm 孔徑鉆孔先開孔鉆進15 m,然后擴孔至Φ153 mm 孔徑,下Φ133 mm 套管15 m 并注漿封孔,再進行定向鉆進。如圖2。下一層套管,主要目的為穩(wěn)定孔口地層,方便鉆孔瓦斯抽采。具體孔身結構見表2。

圖2 2106 工作面千米定向鉆孔平面示意圖(m)

表2 孔身結構參數(shù)
鉆孔施工工藝流程圖如圖3。

圖3 鉆孔施工工藝流程圖
2106 工作面千米定向鉆孔均已按設計完成施工。在施工D4 號鉆孔約200 m 時,遇到塌孔、堵孔問題,為順利完成鉆孔施工,將鉆具后退5 m 施工分支鉆孔,重新鉆進期間安排經(jīng)驗豐富的鉆機工操作,放慢鉆進速度,鉆進期間水壓突然變大或不穩(wěn)定時暫停鉆進,同時快速續(xù)接鉆桿,避免長時間停鉆導致再次塌孔。
全部鉆孔軌跡符合設計要求,均位于裂隙帶,平面、剖面軌跡圖以D5 鉆孔為例,如圖4。

圖4 D5 鉆孔軌跡圖
為考察千米定向鉆孔的瓦斯抽采效果,在工作面回采期間,觀測定向鉆孔抽采數(shù)據(jù)、回風流及上隅角瓦斯變化情況。工作面回采初期裂隙帶內的裂隙通道尚未完全發(fā)育,瓦斯抽采濃度較小,隨工作面不斷回采推進,采空區(qū)懸頂面積不斷增大,在上覆巖體重力作用下,巖層結構發(fā)生彎曲、變形、垮落等變化,采空區(qū)內瓦斯通道建立,千米定向鉆孔抽采瓦斯?jié)舛取⒘髁恐饾u上升,并最終在一定范圍內穩(wěn)定波動。抽采數(shù)據(jù)見表3。

表3 抽采數(shù)據(jù)表
效果分析:(1)千米定向鉆孔抽采瓦斯?jié)舛绕毡樵?0%以上,均為裂隙帶高濃度瓦斯;(2)單孔抽采流量平均1.6 m3/min,抽采流量與傳統(tǒng)高位鉆孔基本一致;(3)千米定向鉆孔與傳統(tǒng)高位鉆孔同時抽采時,千米定向鉆孔抽采純瓦斯量3.99 m3/min,對比僅使用傳統(tǒng)高位鉆孔時,抽采純瓦斯量增加2.6 m3/min,工作面抽采率由62.7%提高至72.9%;(4)千米定向鉆孔發(fā)揮作用后,在工作面風量不變的情況下,回采期間回風流瓦斯?jié)舛扔?.52%下降至0.32%,降幅38.4%,回風隅角瓦斯?jié)舛扔?.54%下降至0.36%,降幅33.3%,極大緩解了生產(chǎn)期間安全壓力。
(1)應用千米定向鉆機在工作面回風順槽施工長距離大孔徑定向鉆孔,可使鉆孔一直處于裂隙帶的有效抽采區(qū)域,且鉆孔軌跡可視,過程可溯。
(2)千米定向鉆孔施工較于普鉆,容易出現(xiàn)卡鉆、塌孔、堵孔,處理不當,易造成丟鉆風險,必要時需進行設備打撈,對操作技術要求高,需專業(yè)人員施工。
(3)隨工作面回采,裂隙帶發(fā)育,抽采穩(wěn)定后可有效提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較大幅度降低回風流、回風隅角瓦斯?jié)舛取?/p>
(4)千米定向鉆孔可增加施工數(shù)量,增加分支鉆孔施工,優(yōu)化施工參數(shù),逐步減少傳統(tǒng)高位鉆孔施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