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鳳?傅尉梁?黃葉華?馮毅

馬山面積44.5平方公里,北部工業企業集聚,系現代產業發展的新高地、開發建設的主陣地;南部立足和美建設,是宜業宜游的安居樂土、詩畫江南的夢里水鄉。

共同富裕,“富裕”是基礎,“共同”是關鍵。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紹興越城馬山街道如何當好探路先鋒?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宏偉格局下,作為紹興市主城區的馬山街道不斷挖掘該地建設的空間和潛力,不斷探索如何優化支撐共同富裕的經濟結構,完善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的體制機制,實現包容性增長的有效路徑,最終實現更廣泛領域的富裕社會和城鄉協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馬山見行見效。據介紹,一方面該地將完成百翔科技、中陶環保、東浦酒業的供地,另一方面,還將借助“紹芯谷”馬海片區規劃落地的契機,充分發揮比亞迪車規芯片等百億級項目牽引作用,開啟袍江區域新舊動能轉換新篇章。
“根深”促“葉茂”,馬山的領導班子步履堅定、足音鏗鏘,一直兢兢業業不懈怠。最新的經濟數據穩中向好:今年該地1-10月份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48億元,同比增長25.4%;累計完成工業投資11.32億元,同比增長45.1%;其他各類投資中,建安投資完成38.18億元,民間投資完成18.82億元,交通投資完成13.66億元,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投資6.69億元。
馬山文化底蘊深厚,在堅持人文塑魂、生態塑韻的發展之路上不僅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還基本形成一套完整可借鑒的文化打造體系。眾多國家級及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此落地生根、設立傳承基地——紹興平湖調、水鄉社戲、紹興目連戲、紹興菜烹飪技藝、會稽銅鏡制造技藝、車家弄喉科、紹興面塑、木桿秤制作技藝、駱氏化膿炙等非遺文化在這里得到廣泛的傳承與發揚。據記者了解,馬山現有文物古跡42處、文化展館4個、黃酒產業園1個,另外還引進紹興綜合保稅區、濱河mall、寶龍廣場等商貿綜合體,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多元化旅游需求。在基層為民服務方面,馬山的表現也頗為亮眼——作為將近12萬人口的馬山,其中有6萬多外來流動人口,該地通過文明實踐金牌項目“愛在藝起”子品牌項目“童伴”,解決外來務工子弟教育及培養。
在構建支援者服務方面,依托“志愿浙江”平臺載體,不斷完善志愿者數據庫建設,開展“疫情防控”、“文明出行”、“愛心驛站”等群眾志愿服務活動570余場次,志愿服務時長超8400小時。與此同時,為進一步完善街道志愿服務組織架構,街道以“辦在百姓家門口,走進百姓心里頭”為宗旨,致力打造一批群眾身邊“365天不打烊"的志愿服務隊伍。
要立體式、全景式展現馬山共同富裕取得的成果,那么各個環節、各個領域都不可或缺。馬山全方位聚焦以人為核心的共同富裕,瞄準人民群眾所憂所急所盼,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事實。
垃圾分類是保護環境,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保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該地已經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農村設立二分桶(入戶桶,分為易腐垃圾及其他垃圾)——專人收取檢查并給予積分,積分可兌換禮品。在社區里,設立環保小屋,居民垃圾投放實施定點定投,通過掃臉及刷卡積分,并有專人進行指導監督。
共同富裕,馬山不僅用均衡與發展做好“富”之文章,亦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裕”之要義上,不斷拓展其內涵。在這里,文化與經濟交相輝映,馬山腳踏實地將基層服務落到各個細微之處、感人民之所感,憂人民之所憂,不斷探索和實踐具有馬山特色的共同富裕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