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掃地僧
近日,位于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島火山猛烈噴發, 并引發海嘯等災害。歷史上多次火山噴發事件表明,火山噴發會與全球氣溫下降產生關聯。那么,此次火山噴發將如何影響中國乃至全球氣候?地球會遭遇“無夏之年”嗎?
1812 年, 拿破侖率領幾十萬人攻打俄國,結果遭遇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潮。士兵們凍得瑟瑟發抖, 只能全線后撤,拿破侖帝國衰亡就此開始。這場改變了歷史的寒潮源于加勒比海和菲律賓海上的火山小規模噴發。不過,那一年的寒潮還算不上嚴重,大寒潮的真正開端是1814 年。那年1 月,倫敦突然下了一場大雪,接著是一場大霧,隨后氣溫急劇下降,河流和湖泊全部結冰。這對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倫敦來說非常罕見。不過,高潮依舊未至。
1816 年,真正的超級大寒潮來臨,那一年全世界沒有夏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無夏之年”。這一年北半球的夏季出現了罕見低溫。根據史料記載,嘉慶二十一年七八月份,長江流域出現了漫天大雪,糧食顆粒無收,很多地方連樹皮和草根都被啃光了。歐洲同樣是在七八月份紛紛入冬,飄下漫天大雪,這一年全球近20 萬人被凍死。
如果翻閱歷史就會發現,在小規模火山持續噴發后的1815年,印尼的坦博拉火山出現了人類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噴發。這場大噴發從4 月一直持續到7 月。噴出的巖漿總量高達1400 億噸,爆發的總能量相當于5 萬枚廣島原子彈。火山灰隨著大氣環流逐漸覆蓋全球,導致接下來3 年全球氣候異常。坦博拉火山爆發所引發的蝴蝶效應,還間接導致了印度的霍亂涌向全世界,造成全球數百萬人死亡。其他物種也損失慘重,多樣性水平快速下滑,包括人類飼養的牲畜也大批死亡。
從歷史經驗來看,雖然火山爆發可能離我們非常遙遠,但引發的蝴蝶效應跟每個人息息相關,影響大小很大程度取決于火山爆發指數。
1815 年的坦博拉火山爆發指數達到7 級。此次湯加火山爆發,根據目前形勢來看最起碼是5 級,隨著火山繼續噴發,可能會夠到6 級下端。一般來說,至少要6 級頂端以上的火山爆發才會出現“遮陽傘”效應。高強度的噴發會將細膩的火山灰氣溶膠帶到平流層。平流層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這意味著火山灰會平鋪至全球高空之中,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會回落到地面。在平流層時,火山灰會像傘一樣遮擋射向地球的陽光,從而導致全球大降溫。因此,就目前而言,雖然這次火山灰沖高至19 ~ 30 公里, 甚至部分已經涌入平流層,但不會導致出現“無夏之年”,只是可能性無法完全排除,畢竟有些火山的活躍期可以長達十多年。
此外,湯加火山地處南半球,火山灰受平流層影響大概率會飄到澳洲地區,對于我國影響甚小。有人可能會擔心火山爆發引發海嘯,實際上,我國沿海有長長的島鏈緩沖,大陸架較緩,海水較淺,海嘯波長很長,翻不起什么浪花。
從歷史來看,1991 年菲律賓的皮納圖博火山爆發與這次較為接近,但火山爆發指數比目前的湯加要高,達到了6 級,引發了兩年全球性氣候異常,使全球平均溫度降了近0.5 攝氏度。因此,湯加火山爆發并不能扭轉全球變暖的趨勢。即使可以小幅影響全球平均氣溫,其量級最多就像一場輸得一塌糊涂的比賽被喊了一下暫停,并不會改寫比賽的結果。
雖然湯加火山噴發不會對全球氣溫造成大的影響,但火山灰帶來的麻煩,也足夠棘手。比如,飛機不能在火山灰密集的地方飛行,前去營救的飛機難以降落,以后航線可能會被迫關閉。此外,火山灰的導電性和腐蝕性,可以使露天架設的電線短路,影響通訊;火山灰還會對當地和受到波及地區的居民生活產生直接影響,如污染水源,形成酸雨,短時間影響當地氣溫等。
(摘自網易新聞客戶端,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