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蓓卡
2022 年2 月18 日,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U 型場地技巧決賽, 谷愛凌以95.25 分的絕對優勢輕松奪冠,這是她繼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項目后的第2 枚金牌,也是中國代表團的第8 枚金牌。本屆冬奧會,19 歲的谷愛凌參加了3 個項目的角逐,以2 金1 銀的戰績完美收官,實現了多項歷史性突破。
此前,絕大多數人對她的了解僅限于“天才”“學霸”等標簽,而谷愛凌的人生遠比這些標簽豐富、有趣得多。
2003 年9 月3 日, 谷愛凌出生于美國舊金山。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中國人,她從小跟媽媽和外婆一起生活,并隨了媽媽谷燕的姓氏。
谷燕在北京長大,北京大學畢業后赴美留學,在華爾街工作。谷愛凌3 歲那年,谷燕因為喜歡滑雪,便去滑雪場做兼職教練。她每次都帶著女兒一起去,把女兒送到滑雪場的滑雪學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學。
很快,谷愛凌便展現出驚人的天賦。3 歲時,她就能跟著5 歲的孩子一起滑;5 歲時,可以跟著8 歲的孩子一起滑。8 歲那年,滑雪學校建議谷燕把谷愛凌送去專業的滑雪隊。
這些都讓谷愛凌越來越喜歡滑雪,因為她享受自己與眾不同的感覺。她說:“柔軟且顆粒狀的雪在我的雪板下流過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無所不能。”
加入專業滑雪隊的第二年,她就在美國青少年滑雪比賽中拿到總排名第一的成績。即使如此,谷燕也沒有讓她放棄學業,而是一邊讀全日制學校,一邊訓練并參加比賽。
谷愛凌說,這讓她學會了時間管理。她會在去訓練、比賽的路上看書、寫作業。她知道自己的時間比全職滑雪的人少,需要更高效地安排時間。她這樣評價自己:“天才有可能是一部分,但是我覺得更大的部分,是努力和時間的平衡,還有自律的生活方式。”
2019 年,谷愛凌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兩年的課程,提前一年從高中畢業,這樣她就有更多時間備戰冬奧會。2020 年9月,滿分1600 分的SAT 考試,谷愛凌考了1580 分,并如愿收到了斯坦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在很多人看來,谷愛凌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谷燕。但在谷愛凌眼中,媽媽并不是“虎媽”,而是“兔媽”,媽媽所做的事就是尊重她的選擇,幫她達到目的。“我選擇一個東西,她教我怎么一步一步分解,怎么達成。”
在一次采訪中,谷燕說:“我對谷愛凌的教育,第一是睡覺,第二是學習,第三是玩。”谷愛凌如今依舊要保證自己每天有10 小時的睡眠,媽媽一直告訴她,“睡不夠哪有精力玩兒”。
很多時候,谷愛凌才是更好勝的那一個。
2016 年,母親谷燕陪谷愛凌去鹽湖城參加比賽,那是谷愛凌第一次參加成人組的比賽,這意味著,谷愛凌可以拿到積分,在世界自由式滑雪領域參與排名。但比賽前一天,谷愛凌發燒到40°C。因為沒時間適應場地,第二天的比賽,谷愛凌第一滑出現失誤,但依然拿到了銀牌。
回到住處,谷愛凌一直抱著電腦研究之后的大跳臺比賽。谷燕安慰女兒, 場地沒練過,還生著病,“先適應適應就行”。谷愛凌倔強地反駁道:“比賽的時候人家不管誰跳過沒跳過。”第二天的跳臺比賽,谷愛凌在肺部不適的情況下,拿到了金牌。
谷愛凌在紅牛訓練營的教練彼得·奧利尼克說,除了天賦,谷愛凌對滑雪充滿熱情,總是有一團火焰在圍繞著她。在11歲時的一次采訪中,談到滑雪,她神采飛揚:“我喜歡滑雪,因為滑雪的時候,像一只鳥,飛起來,然后落地。”
自由式滑雪作為極限運動,挑戰與風險并存。2016年,谷愛凌在訓練時摔斷了鎖骨;2018年的一次跳臺訓練,腳骨骨裂;2018年年末,在崇禮舉行的世界杯中國站比賽中,谷愛凌訓練時摔到頭部,當場失憶,被診斷為腦震蕩。
2021年世錦賽前夕,谷愛凌遭遇右手韌帶撕裂,手骨粉碎性骨折。為了參加比賽,她沒有立刻去做手術,因為手術后要恢復6周的時間,不能滑雪和參加之后的比賽。她戴著防護手套參加了這次世錦賽,賽后才去做了手術。
對谷愛凌來說,贏一直都很重要。北京冬奧會大跳臺決賽中,在關鍵性的第三跳之前,谷愛凌給媽媽打了個電話,表示想挑戰從未嘗試過的難度動作——偏軸空翻轉體1620。“我媽勸我別冒險,她的意見是我做個1440,拿一塊銀牌。但我覺得不嘗試的話,就不是一個完整的‘我。我參加奧運會,不是為了贏別人,我更想贏我自己。”
隨后,她自信地踏雪而起,宛如空中蛟龍,成功做出偏軸空翻轉體1620的動作,在這個“只訓練了一年多的非最強項目”中,突破自我極限,逆風翻盤。
對于自己加入中國國籍,代表中國出戰北京冬奧會的決定,谷愛凌說,她10歲時就開始考慮這件事。因為在中國,自由式滑雪的多個項目尚處于起步階段,“一想到我有可能成為別人的榜樣,我就覺得機會不容錯過”。
但當她宣布這個決定后,美國國內質疑聲四起,謾罵的私信海浪般涌來。然而,越是飽受質疑,她越堅定自己的選擇,因為,“體育提供了將觀點截然不同的人民和國家團結起來的最大希望”。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谷愛凌說:“我能在約7米高的U型雪場里做后空翻,那不是政治,而是在挑戰人類極限,將人類聯結起來。”
作為唯一一個在自由式滑雪比賽中身兼三個項目的運動員,谷愛凌加入中國國籍后,獲得的每一枚獎牌,都在刷新中國自由式滑雪多個比賽領域的紀錄。
北京冬奧會開始前一周,在世界極限運動會X Games上,谷愛凌拿到了兩金一銅三枚獎牌,成為X Games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金牌的中國運動員。谷愛凌說:“有人跟我說這個數據時,我哭了,這就是我決定去中國滑雪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創造歷史。”
近兩年,在接受采訪時,谷愛凌時常提到一個愿望——希望自己能帶動更多的中國女孩參與滑雪這項運動。
初中時,她就讀于一所女子學校,學校的校訓是:教育,激勵,賦予女性更多應有的權利。這讓谷愛凌開始有了一種要為更多女性發聲的意識。
12歲那年,在學校組織的一次演講中,她描述了競技體育中,性別之間存在的不平等現象:“當今世界,男性比女性更有機會去參與運動相關的職業,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男性的肌肉天生比女生更大、更強,隨著時間的推移,刻板印象逐漸發展成對女性的負面定義,女性經常因為性別,而被剝奪合適的運動機會。”
在滑雪之外,谷愛凌還從小學習騎馬,參加唱歌比賽,在學校的籃球、長跑、越野跑比賽中都拿過獎牌,她還是加州頂級長跑運動員之一。
除了運動,谷愛凌對時尚也頗有興趣。15歲那年,她第一次受邀參加巴黎時裝周,看到有的人居然可以穿著塑料袋一樣的衣服出門,這讓她感受到了一種新的刺激,原來一個人可以這么“不一樣”。這給她提供了另一種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為她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2021年以來,有至少23個品牌和谷愛凌簽約,18歲的谷愛凌就此登上福布斯“2021中國名人榜”。
北京冬奧會結束后,如無意外,谷愛凌將回到校園,去斯坦福讀書。談到自己的專業選擇,谷愛凌說她對很多專業都感興趣。她喜歡寫作,想做一名記者,也特別喜歡分子遺傳和量子物理。
她始終記得媽媽告訴她的一句話:“要讓別人尊敬你,就不能做一個只會滑雪、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學識的運動員。”
(摘自“人物”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