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金海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
徐先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低頭族”:白天上班對著電腦,晚上回家對著手機,哪怕上下班路上也不忘刷短視頻打發時間。幾個月前,徐先生感覺自己的手指不如以前靈活,時不時有麻木的感覺,走路也非常乏力。一開始,他認為可能是工作壓力大沒有休息好導致的。但隨著時間推移,癥狀不僅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來到醫院就診后,醫生告訴徐先生,這些都是脊髓型頸椎病的前期表現。
頸椎病的主要癥狀包括頸肩部疼痛、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手指不靈活、行走乏力或行走不穩等。根據不同臨床表現,可將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其中脊髓型頸椎病是最為嚴重的頸椎病亞型。 輕度脊髓型頸椎病起病往往緩慢而隱匿,可僅表現為間斷、輕微手指麻木,無功能障礙。中、重度患者可表現為手部精細動作障礙,如寫字、持筷、扣紐扣等不靈活;軀干、四肢可有麻木、燒灼、冰涼、蟻行等感覺異常,或胸腹部有束帶感;行走不穩或容易跌倒、有踏棉感。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肢體癱瘓。 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早診斷,就診時候已經出現脊髓信號改變,從而導致不可逆性的脊髓損傷;而當發生迎面摔倒、追尾車禍和不恰當的娛樂活動(如漂流、蕩秋千、滑翔傘等),頸椎極度后仰或前屈時,椎管內韌帶驟縮,頸椎管空間瞬間減小,在原有脊髓壓迫的狀態下,就會引起脊髓損傷,重則導致癱瘓。因此,該型頸椎病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