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三門江林場,廣西柳州 545001)
廣西是我國最大的桉樹種植區,目前廣西桉樹種植面積已超過3033673.33 hm2,蓄積量超過1.86億m3,總種植面積和總蓄積量均居我國首位。然而,隨著廣西林地資源被不斷地消耗,桉樹種植業想要獲得進一步發展,就必須改變過去傳統的數量效益增長型,轉而向質量效益增長型升級轉變。加強對桉樹高產營造林技術的相關研究,以技術確保桉樹種植質量與產量的穩定提升,可有效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以下簡稱三門江林場)總場部位于柳州市桂柳路,下設13 個營林生產單位,現總經營面積超過66666.67 hm2,森林蓄積量670 萬m3,主要經營商品林、經濟林、苗木花卉及林下經濟等產業。其中桉樹是三門江林場的主要經營樹種,在“十四五”期間,三門江林場為推動桉樹種植業實現新突破、取得新實效,計劃建設26666.67 hm2的桉樹“萬元林”和20000.00 hm2的桉樹高產林。截至2021 年8 月中旬,三門江林場已完成國家儲備林建設51626.67 hm2,培育桉樹高產大徑材精品示范林2000.00 hm2、精品林15433.33 hm2、高產林11260.00 hm2;桉樹高產林每667 m2的年均材積增長量達3 m3以上;8 年生桉樹每667 m2蓄積量最高達28.30 m3;桉樹活立木最高平均銷售單價達797 元·m-3;每年可帶動農戶增收8100萬元以上。
桉樹種植必須遵循適地適樹的基本原則,只有選擇合適的造林地,才能確保桉樹高產造林工作順利進行。所謂適地適樹,就是指造林地的立地條件與桉樹樹種特性相適應,分為選地適樹和選樹適地兩種途徑。因此,在進行桉樹造林時,可根據桉樹喜光照、喜溫暖濕潤氣候、對低溫和霜凍敏感、根系較淺等特點選擇合適的造林地。1)以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平原、低山、丘陵及坡地種植桉樹為宜,海拔在500 m 以下,全年無霜期達300~350 d,年平均溫度在18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 mm 以上。2)桉樹耐肥,土壤以土層深厚(大于80 cm)、濕潤、疏松透氣、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或沖積土為宜。3)為方便苗木和肥料物資的運輸,以及后續的護林管理,造林地還要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1]。
選好造林地后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對林地進行整理,其目的是給桉樹苗木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提高造林成活率,此項工作主要包括清山和整地兩個重要工序。清山時,推薦采用免煉山的方式進行,以免破壞林地的生態鏈;將林地內的雜草、灌木、藤蔓、刺類植物及垃圾等清理干凈,將雜物集中帶出林區,不能帶出林區的要將其帶到種植帶以外的地方,不能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和撫育工作;灌木伐根需控制在25 cm 以下,無雜草、無雜灌面積不低于95%即為合格。清山結束后即可進行整地,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蓄水能力,避免土壤出現板結的情況,加速肥料的轉化。整地一般選擇在秋冬季節進行,在平原地區可采用機耕全墾法整地,在山地及丘陵地區一般采用人工帶墾或人工穴墾的方法進行整地,整地深度為20~25 cm,將翻出的土壤打碎、曬白,并將樹根、草根和石塊等清理干凈[2]。
在桉樹的栽培過程中,良種是前提,壯苗是關鍵,只有良種與壯苗相結合才能確保桉樹優質豐產的物質基礎,因此一定要保證桉樹造林百分百良種壯苗。1)選擇桉樹良種除了要考慮桉樹的生長特性和產出量外,還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自然條件、市場需求等方面因素選擇適地生存且經過相關專家或部門組織認(鑒)定通過的優良品種。例如,在高寒地帶宜栽培耐寒性較強的桉樹品種,在沿海地區宜栽培抗風能力較強的桉樹品種等,而在廣西地區常用于造林的桉樹品種有巨尾桉、尾巨桉、尾葉桉、尾赤桉及細葉桉等,并以DH32-29、DH33-27、DH33-29 和廣林9 號等品種(系)的綜合表現最佳。2)桉樹壯苗必須是由良種苗圃繁育而來,在外觀及規格上要求主根發達、須根濃密、苗干粗直、頂芽飽滿、無折斷、無殘缺、無病蟲害、木質化程度高(大于70%)及苗高大于30 cm的優質苗木,定植后成活率高,郁閉成林后長勢好[3-4]。
目前,造林所用的桉樹苗木多為輕基質容器苗(組培苗),為提高桉樹苗木的木質化程度,增強其抗性和生長能力,可在出圃前進行“煉苗”處理。在桉樹定植的前5 d,將桉樹容器苗平整地鋪在平地上,周邊培土,早晚各澆水1次,并適當噴施一些鈣鎂磷葉面肥,能有效增強苗木的抗性。若超過15 d 未能移栽,則要進行移杯處理,以防苗木根系徒長,并每隔4 d 噴淋1次1%波爾多液殺菌劑,控制營養袋水分含量在12%左右。
桉樹合理的種植密度為97~111 株/667 m2,瘦地宜密植,肥地宜疏植,并根據寬行窄株的原則沿等高線方向挖定植坑,上下兩行的坑穴呈“品”字形排列,株行距通常為2 m×3 m,株行距誤差不超過±10%;坑穴規格可為50 cm×40 cm×40 cm(長×寬×深),坑穴規格誤差不超過±3%。挖坑時表土與心土要分開兩邊堆放,以備后續施基肥時回填使用[5]。
施放基肥是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充分滿足新植苗的養分需求,保證桉樹幼苗快速生長,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基肥的施放要在桉樹種植前15 d 進行,肥料種類可為桉樹專用肥(氮磷鉀含量5%以上),每穴施500 g 桉樹專用肥后用直徑小于2 cm 的表土回填至坑穴的1/3處,將肥料與表土充分攪拌均勻,再用表土回填至高于地面5 cm 左右,并用腳踏實,防止穴面下沉積水[6]。
桉樹的定植時間一般在春季雨后或土壤足夠濕潤時。定植前,將苗木運到林地內靠近水源的地方,并用遮陽網遮陰,保持苗木通風透氣,定期澆水;可先用配有生根粉和白蟻藥的水浸根,以促進桉樹生根,防止蟻害的發生。栽植時,豎直將苗木放于坑穴中間,扶正苗身,分層回土慢慢壓實,回土要高于苗杯2~3 cm。栽植30 d 內要定期進行巡視檢查,成活率不足95%的要進行補植,確保桉樹長勢的一致性。
2.8.1 除草除灌
雜草、灌木等會與桉樹幼樹爭奪養分、光照和生存空間,導致桉樹幼樹生長緩慢,因此要及時除草除灌。目前,三門江林場桉樹幼林常用的除草方法主要有全除法、帶除法和盤除法3種,其中全除法就是將林地內的雜草灌木全部清除,適用于面積小、地勢平緩的林地;帶除法是沿種植帶進行除草,盤除法是在樹盤底部直徑1 m 范圍內的區域進行除草,帶除法和盤除法適用于大面積的坡地。除草時間一般在每年的5—6月雜草旺盛生長時,以及9—10 月雜草草籽成熟前[7]。
2.8.2 松土擴坎
松土擴坎在除草之后進行,有利于雨水滲透和養分的分解,同時進一步鞏固除草成效。松土擴坎時,以桉樹植株為中心,對半徑60 cm 范圍內的實土進行翻松,深度控制在10~15 cm,由內向外逐漸加深,并拾凈土壤中的樹根、草根等,防止其再次萌生。同時,要給桉樹進行培土,培土高度不超過10 cm,能有效防止桉樹發生倒伏。
2.8.3 合理追肥
桉樹幼林生長期間需連續撫育追肥3年,以滿足桉樹快速生長的營養物質需求。推薦采用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進行施肥,可先對林地土壤及林木進行取樣測定分析,制訂出符合三門江林場各大造林基地的桉樹專用肥配方,并嚴格按照配方進行施肥,以有效改善林地土壤的肥力情況,提高桉樹生長效果。首次追肥一般在桉樹生長至1 m 左右時進行,每株可施桉樹專用肥(氮磷鉀含量為25%)500 g;第2 年、第3 年的追肥工作在當年第1 次除草后(7 月底前)進行,每株施桉樹專用肥800 g。
桉樹一般在造林3~5 年后即可郁閉成林,此時各植株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需進行適當的衛生間伐,以避免資源的浪費,利于培養桉樹大徑級的木材。桉樹在進行衛生間伐時應遵循“伐弱留強、去害留益”的原則,將林地內的害蟲病木、風倒木、折斷木、腐朽木及其他類型的灌木全部砍倒,當作薪柴使用,保證林內林分整齊健康[8]。桉樹是自然修枝喬木,一般無需進行人工修枝,成林后只有少數植株的斜叉枝需要處理。
2.10.1 營林防治
營林防治是一項以預防為基礎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有效的營林防治技術可相應地預防和減少林業病蟲害的發生發展。使用營林防治措施防治桉樹病蟲害時,主要有以下3 點要求。1)適地適樹種植優良抗病的桉樹品種,栽植前對苗木進行檢疫和消毒處理。2)栽植后加強桉樹營林撫育管理,按技術規程嚴格落實除草、松土、擴坎及追肥等工作,并加強病木清理,確保桉樹健康、健壯生長。3)將桉樹與相思樹、米老排、馬尾松等本土樹種合理營造混交林,以穩定生物群落的形成,發揮動植物互相制約的作用,增強營造林抗病蟲害的能力[9]。
2.10.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是指利用人工器械和各種物理因子防治病蟲害的一種辦法。桉樹病蟲害常見的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捕殺、毒餌誘殺和燈光誘殺等。例如,根據多數昆蟲具有趨光的特點,在桉樹林間隔一定距離懸掛誘蟲燈誘集昆蟲,并利用高壓電網或誘集袋、誘集箱及水盆等殺滅害蟲;沿著蟻路尋找到白蟻的主巢穴,并人工將其挖出滅蟻等是比較常見的桉樹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
2.10.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一種生物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常見的有以鳥治蟲、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在桉樹病蟲害的生物防治中,最常用的是以菌治蟲。例如,使用白僵菌、蘇云金桿菌等生物藥劑,能有效防治油桐尺蛾、桉蝙蛾、同安鈕夜蛾等桉樹害蟲。
2.10.4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傳統的病蟲害防治方法,使用該項技術防治桉樹病蟲害時,要考慮到環境污染和病蟲害的抗藥性問題。因此,一定要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型農藥防治桉樹病蟲害,真正做到防治及時、用藥合理、交替用藥,以防桉樹病蟲害產生強烈的抗藥性而加大整體的防治難度,導致桉樹健康生長受到影響[10]。例如,焦枯病是廣西常見的桉樹病害之一,發生該病害時,可交替使用5%菌毒清水劑600 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50%速克靈400 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
桉樹是廣西重要的用材樹種,加強桉樹高產營造林技術及實施要點的研究,有利于桉樹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桉樹造林想要達到優質豐產的種植目標,就必須重視選地、整地、選苗、栽植、撫育等造林重要環節的管理,只有熟練地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并加以合理應用,才能確保桉樹健康、快速地生長,提高桉樹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