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易 采訪專家/劉永明
講述人:王阿姨 70歲 退休工人
以前,人們常說“七十古來稀”,如今70歲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年紀大了,各種病就容易找上門。我這人平時就是容易操心,不過不操心也不行啊,一家子大大小小的吃喝拉撒,哪樣想不到,日子就過不順。
去年,我感覺自己身體明顯變差了,經常感冒,睡眠質量直線下降,看著家里的事情心急卻管不動,略微運動就胸悶氣短,還感到心悸。女兒帶我去醫院做了心臟彩超、冠脈CT,沒查出什么異常;心電圖顯示有幾千次“期前收縮”(又稱“早搏”)。按照醫生的說法,這也不叫事兒,可我就是覺得不舒服。
后來經鄰居推薦,我來到曙光醫院劉永明醫生的門診。她給我把了脈,說左右手的關脈細弱,代表心血、脾胃虛虧,建議我吃一段時間的膏方調理。劉醫生說,冬季人體講究收藏,但年紀大了、后天虧虛,不滋補就沒啥可藏的。她給我開了一些阿膠、鹿角膠等補元氣,并根據病證體質調配了組方。
我從去年的冬至開始服用,20多天吃完,感覺效果特別明顯。首先便是精力足了,有力氣了,做家務也不覺得累,更不會動輒滿頭大汗;其次這白天忙忙碌碌的,晚上胡思亂想的情況基本消失了,睡眠隨之變好??傊?,原來的那些不適癥狀蕩然無存,開春去醫院做了心電圖,早搏一次都沒有出現,真是神乎其神。
除了心律不齊的患者外,出現心衰的患者也可以通過服用膏方,保得一冬平安。對于一些器質性改變不明顯或難治的心臟疾病,中醫膏方能起到奇特的功效。
膏方調治講究攻補得當。慢性病患者,中醫將之分為久病致虛和因虛致病兩類。久病致虛者,治療的重點在于治病,根據病邪的性質,予以相應的藥物,補虛之品僅需十之二三;因虛致病者,治療的重點在于補虛,補虛之品可用至十之六七。
在調補治療之時,還要注意陰陽調和、氣血平衡。需要養陰者,在滋陰同時會增補幾味溫陽的藥物,反之亦然;心臟病患者有些存在血瘀,需要用些活血的藥物,同時又要注意補血;需要補氣者,還需要理氣的藥物輔助;有些心臟病患者冬季容易感冒,繼發肺部感染,在滋補同時,還要注意祛邪。
總之,中醫藥方劑治療會根據患者病證靈活調配,膏方給了醫生更多的調治選擇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