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生 余志剛 郭亞軍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0000)
近年來,隨著國家全面推進城市化建設,城市交通結構復雜,沿線的地方道路服務功能也受到重視。市道村道寬敞交通便利與否,是反映城市經營水平的窗口。近年來,中國城市公路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快速進展,建設質量穩步提高。但是,由于建設道路事業容易受到地基質量、氣象、行政的干擾,建設環境復雜,所以建設難度相對嚴峻。同時,城市供水排水系統的采暖系統、電力燃氣系統、通訊綠化設備建設困難,項目質量相對困難。因此,加強和改善地方道路交通工程的質量和管理是當務之急。
市政公路的特點比較明顯。一是建設周期短。市政項目是與區域經濟和民眾生活,科學合理地規劃、建筑設計與施工主要道路時,既要適應地理條件的特殊性,又要及時進行施工,以減少對一般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二是道路施工地點復雜而多變,主要道路建設項目一般在道路中央與路邊,交通流量大、地理環境復雜。道路施工區域局限而狹小。三是當地主要道路工程較易受氣候影響。在下雨和降溫等特殊天氣情況下,地下水位不僅會增加。由于降雨的侵蝕也會使土質軟化,因此有必要利用給排水設施減少地下水位,以保證道路施工的有效進行。四是地下管道復雜。在都市建筑中,給排水、電力、煤氣和通訊管線都是地下的[1]。在道路施工中,如發生管線破損,當地住戶會遭受困擾和損失。
許多市政道路項目從提出規劃到實施建設的時間很短,導致工程設計規劃和施工隊伍的選擇十分迫切。有的甚至出現了設計與施工同時進行的情況。準備不充分自然會出錯,最終難以保證工程質量。
在工程建設中,最關鍵的是要有正確、合理、規范的設計圖面。設計圖是工程項目的核心內容,確定著工程項目未來的發展走向。不過,在許多情形下,工程設計有一些問題。市政公路的建設施工現場更加雜亂,必須兼顧給排水、供熱、煤氣、通訊、綠化等市政基礎設施,由此狹窄的作業面變得更加擁擠,而施工控制與工程質量管理方面的職責更加零散,監理的難度也加大了[2]。這種問題主要表現在工程建設的各個領域上。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的話,將會對整個項目工期有很大影響。
在市政道路建設項目中,不同的市政管理部門都參加了整個施工過程。因為雙方相互的協調能力較弱、職能不清楚、管理人多、施工現場分散,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的相互責難與糾紛等現象也十分嚴重,不僅不利于工程管理的順利開展,而且責任的劃分也很復雜,進一步增加了施工管理與工程質量監控活動中的困難。
首先,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不及時,沒有完整的管理系統。項目管理前緊后松,難以保證施工質量。其次,工程管理部門工作不夠認真,沒有發揮對項目品質提升的積極效果。由于部分人員本身水平較低,工作過程中浮于水面,缺乏深度和廣度。但在實際工作中,項目管理方面又常常會面臨著一些問題,項目的管理措施與操作力度往往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對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又常常無法及時發現并進行解決,給整個工程項目帶來了很大的消極影響[3]。
施工前準備:市政施工前的準備是確保施工現場質量的出發點。施工前,施工部門應按計劃在該地區安排工作人員,做好現場調查研究,確保水、電、污水、建筑安全、機械等設備的完善,了解周圍的環境、地下構造和附近的市政團體,確認無誤后讓施工人員到場。
2.2.1 認真做好現場技術交底
市政工程廣泛,包括道路、供水、雨水、廢水、煤氣、電力、通信、綠化、街道照明等多方面。因此,為了保證市政道路設計施工的質量,需要加強現場的技術說明,并讓各階段聯絡。在項目或特定項目施工前,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應當通過以圖、表、文本等的形式對施工內容、重要組成部分、操作要領、施工方式、工程質量要求、重點和施工要求等加以引導和明確,從而引導并解決工程建設者的反饋意見問題。在施工項目管理中,技術信息具備了多層性、反饋性和協調性[4]。
2.2.2 嚴格進行測量質量控制
由于城市道路設計線形布局的特殊性,最常見的形式有平面線形、縱斷面線形、道路橫斷面。密集建筑物、復雜地下線路、各種專用管線的位置精度最高,城市公路工程的精度高,在相鄰專用線路平面水平或垂直的高度時,應滿足有關標準的規定。城市公路工程高度的通常按照線路布置為符合有關標準路線;工程水準點的布置一般包括永久水準點和臨時水準點兩類;在路線起、終點和需要永久監測的一些重要項目附近建立永久水準點。因勘探路線的清晰、穩定、易于使用,檢測準確度不得小于三級[5]。重新檢測時應當從有關標準上確定,并利用觀測的計算方法進行。測量檢測過程應當滿足二次檢驗程序的規定。也就是說,工程應當經由監理員對建設單位的檢查確定,或者檢驗結果合格。誤差值必須在相應的檢查測量基準以及國家標準中規定的最大容錯限值的范圍內進行。在檢查地點的及時完成后,由工作人員檢查、保護、記錄、驗證和簽名。
2.2.3 嚴格把好施工材料質量關
工程建設的所需材料和設備,均應當附有出廠合格證、出廠檢查報告和試驗報告等,并注明所用設備姓名、號、產品編號、進場時間、經辦簽名以及原件保存時間。已到達施工現場的材料和設備,在使用時應當根據標準進行采樣,并由具備相關資格的第三方檢驗單位進行見證取樣和檢驗。但只能在證明標準和檢驗結果符合的情形下,方可采用。如果報告的資料檢驗后結果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根據該標準中規定的條件再次重新檢查。而重新檢測的資料也只有在通過認證檢驗后結果仍然符合要求,并且通過時才被認為有效。這兩種文件都應當一起收錄到施工技術檔案中。
2.2.4 加強質量監督檢測檢查工作
實施市政道路設計質量控制和檢測系統,監控和測試市政道路設計重要組成部分的結構安全、功能和物理質量或材料,檢測結果寫入項目質量管理數據中。監督市政道路建設的檢查部門應當符合有關檢查機關的要求,遵守法律,接受良好的社會信用。監控和測試的份額可以根據項目構成部分的類型和重要性、現場施工質量和檢測條件來決定。通常情況下,不應超過由相關技術參考值明確的采樣體積的30%。承包方試驗室是市政道路質量管理中自檢的重要部門。建設單位應當重視自己的實驗室。實驗室須按規定的標準建設,實驗室房屋結構必須完善,檢測設備必須完善,達到滿足市政道路建設的需求。也要注重質檢人員素質,要有恪盡職守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在試驗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應及時自檢、操作員互檢、專管人員專項檢查。所有檢查都包括兩方面,質量控制計劃和實施計劃是否嚴格執行,實際情況是否發生變化,未實施的理由進行檢查。對檢查質量控制計劃的實施結果,即產品質量是否滿足相關規范或標準的要求,進行確認和評價[6]。檢查過程中發現的質量錯誤和質量偏差,應立即分析原因,采取必要措施,確保施工項目的質量,為形成過程的制御狀態,應立即糾正。
竣工階段質量控制的主要工作是落實工程是否達到竣工標準,對工程質量評定和驗收。包括竣工資料的審核、質量檢驗報告、相關技術文件規整、建檔,對項目質量和水平做評估。施工單位必須參加全面質量審核,保證工程達到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強制性施工規范,達到發包方的工程設計標準和施工合同條件,并出具項目驗收報表。為保證質量,施工單位必須在驗收后開展自查與驗收考核,并按照目標負責協議規定的項目技術指標開展客觀的檢驗與考核[7]。而質檢員要有良好思想、專業精神和高品質。有必要的話,技能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質量檢驗過程中發現異常狀況,要及時提供改進方案和完善意見,以避免重大損失。
在市政道路計劃建設管理方面,必須注意管理制度的確立。因此,為了有在監視中促進工作發展的標準化行為基準,需要完善的管理系統,才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如圖1所示。

圖1 施工管理流程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眾多設備,應做好設備管理工作,定時對設備進行檢查,預防設備出現故障而影響施工。如果機械設備出現故障,設備維護管理人員應及時采取措施維修設備,避免工期延誤[8]。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現場除了大量的施工機械設備,也存在大量的電線等危險品,工程現場的管理人員應處理好危險品,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
市政工程的施工是施工人員活動的組成部分。為了確保市政工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工程管理者必須定期組織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邀請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能和專業素質,加強相關技術的全面應用。同時,項目施工經理必須密切監測建筑技術的總體運行,預防不良問題,制訂和完善應急護理措施。完善公司管理監管系統,優化創新施工企業文化,注重理念創新[9]。另外,要適當發展建筑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保證整個建筑部門市政項目的正常運轉。另外,市政工程的監理者也必須注意信息化建設。特別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先進背景下,建設者必須著眼于未來的發展方向,建立基于市政技術發展的數據庫如圖2所示。為后續市政項目的順利運行提供良好的基礎。

圖2 數據庫建立
加強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進度管理,重要的是要做好施工進度計劃,嚴格按照施工的人力資源現狀、根據施工環境和施工要求安排施工進度,施工過程應按個按照進度計劃進行。施工過程中發生緊急情況時,施工進度需再作安排,做到按時完成施工,確保施工質量[10]。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必須從復雜的施工技術著手,確保道路構造各層的施工質量。在從開始到最后的全過程中,我們不僅要保證施工的質量,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劃,所有員工都應該認真負責,關注所有可能影響質量的工作細節,并采取預防措施。各參與建設部門負責,精心設計,精心建造,按照科學規律運營,必將創造優質項目。市政道路規劃保證城市交通正常運行,保證城市交通中樞科學合理。本文分析了目前市政道路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為提高道路建設質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為城市交通節點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