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利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學院,廣東 佛山 528000)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鞋靴產品差異化與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大,不再滿足于市面上千篇一律、批量化生產的產品,更多地傾注在對自我情感的一種傾訴上,鞋靴個性化定制成為一種行業趨勢,以客戶為核心的個性化定制模式開始被人們所推崇[1],“鞋靴個性化定制”更是成為了產業經營發展的新方向。
早在時尚行業《2015 中國時尚消費人群調查報告》中就顯示,80 后、90 后人群中約有90.3%的人對定制消費模式感興趣。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鞋企著手開展定制業務,從2014 年開始,國內很多鞋企紛紛開始試水鞋靴個性化定制業務。奧康集團推出鞋業C2M 高端定制戰略,通過互聯網連接生產線,運用計算機系統進行實時數據交換,以客戶訂單要求為核心選擇供應商和工序來生產個性化產品;安踏推出的個性化定制業務可以讓消費者在官網或者專賣店,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選擇不同的材料、顏色來定制專款運動鞋;361°與百度聯合創立了361°“大數據創新實驗室”,通過百度在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優勢來研究和管理消費者的個人數據,從而生產研發出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的數字化鞋品[2];新百麗鞋業有限公司為了更好的服務顧客,依托其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銷售體系推出了百麗專屬鞋靴定制業務,并在部分門店內放置腳型3D 智能掃描儀設備,方便完成顧客腳型數據的采集。
通過與部分開展鞋靴定制業務的企業人員交流,總結出當前企業鞋靴個性化定制過程主要包括以下環節:
(1)客戶信息獲取。除了獲取客戶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聯系方式、鞋碼之外,還應了解客戶在平時穿著鞋靴時的習慣,比如是喜歡寬松一點的鞋子還是包裹性能更強一點的鞋子等。
(2)客戶腳型數據獲取。只有掌握了客戶的腳型數據,才能設計制作出真正適合客戶的鞋靴產品。目前,對于客戶腳型數據的獲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經驗較強的師傅通過手工測量得出,另一種是運用腳型三維掃描儀進行客戶腳型數據的獲取。
(3)鞋靴款式選擇。客戶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鞋款,亦可針對已有鞋款的造型、材質選擇、色彩搭配等設計要素提出自己的想法。目前,除了就以上問題與客戶進行面對面溝通之外,一大部分企業還開發了專門用于定制業務的網站、App 以及微信小程序,方便消費者隨時隨地進行鞋靴定制。
(4)楦型篩選。根據顧客腳型測量結果及對鞋款造型的喜好,選擇與顧客腳型匹配的楦型,如有特殊情況,楦師會對鞋楦進行不同程度的修改再設計。
(5)制版與工藝。按照顧客選擇的款式,完成制版與生產。由于個性化定制鞋款往往與量化生產的鞋款有所區別,不確定性較強,無法在同一生產線上完成,所以部分企業專門成立了用于鞋靴定制業務的生產線。
(6)客戶試穿與反饋。客戶對成品鞋進行試穿并反饋試穿感受,從而判斷是否需要對成品鞋進行進一步修改。
(7)客戶回訪與跟蹤。定期對客戶進行跟蹤回訪,了解客戶穿著感受、對產品的建議等,進一步完善定制鞋業務。
國內大多數鞋企都是傳統的、品種有限的批量化生產模式,如今隨著鞋靴個性化定制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方向,企業不得不去應對這種以個性化訂單為核心的新型產業模式。通過對企業鞋靴定制業務的調研分析發現,目前鞋靴個性化定制業務在開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大部分鞋靴個性化定制停留在產品款式、造型、色彩、材質等方面的變化,而深層次的真正以客戶腳型數據為基礎,做到按腳制鞋的較少;
(2)在獲取客戶腳型數據之后,楦師要根據腳型數據及客戶對款式的要求去選擇與之匹配的楦型,必要時還需要對已有鞋楦進行修改再設計,整個過程經驗性較強,往往由楦師單獨完成,重復性工作較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3)雖然消費者對于鞋靴個性化定制十分感興趣,但由于整個定制環節不同于以往的批量化生產,效率較低、生產成本較高,生產周期較長,所以往往個性化定制產品的價格較高,這也讓大部分消費者打了退堂鼓。因此,如何改善企業的生產模式,縮短定制化周期,降低定制化成本,從而將鞋靴定制業務大范圍推廣是很多企業希望解決的問題。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鞋類產品制造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鞋類產品出口國家,早期“以量獲利”的發展模式使得一大批本土制鞋企業快速成長[3],但隨著鞋靴市場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個性化穿戴理念和健康需求日漸強烈,傳統的少品種、大批量生產模式必將被被新型的生產營銷模式所淘汰,而新型的個性化定制模式終將成為未來制鞋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4]。作為制鞋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業內很多專業人士對鞋靴個性化定制過程及鞋靴個性化定制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探索,具體如下:
目前,很多鞋企在開展鞋靴個性化定制業務時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如何降低鞋靴定制成本;二是如何提高鞋靴定制效率[5]。目前我國鞋靴產業適應個性化定制和快速反應的供應鏈體系尚處于初級階段,對企業而言,鞋靴產品個性化定制的關鍵問題在于個性化業務與生產效率之間的平衡。
針對這一行業痛點,雙馳企業依托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平臺建設、數字化生產車間建設以及信息化系統(ERP、MES、WMS 及SCADA 等)等組成,全過程應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進行自主設計、系統自動排產,徹底顛覆了制鞋企業人工制版、人工排產等傳統生產模式,實現了從消費端腳型數據采集、下單到工廠端接單、排產、派工生產等全流程的數字化,打造了全新的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鞋業個性化定制示范工場[6];張冬冬等提出了“互聯網+”時代下的鞋類C2M 商業模式,體現了制鞋企業從傳統備貨型生產向訂貨型轉變,該模式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利用不同區域制鞋資源優勢,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供應鏈整合,從而快速創建高效的供應鏈系統、立體化銷售渠道和完善的用戶服務網[7];馬龍以G 工廠作為案例研究對象,從目前工廠生產的實際情況如生產模式僵化、定制生產成本高、庫存消耗嚴重等問題出發,確立了在系統管理思想的指導下,以批量化定制為主要生產方式,鞋類數據庫作為主要依據,以模塊化生產作為主要手段。通過運用系統的管理思想,將各個生產環節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有效降低各個生產環節的材料成本、開發成本,提高各個生產零配件的匹配程度,最終達到減少庫存壓力,擴大銷量[8]。
現代人對個性化、差異化、舒適度消費的需求越來越高,鞋靴個性化定制不是簡單的停留在外觀層面的個性化,好的、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個性化定制產品應該從消費者腳型數據出發,同時滿足穿著舒適性與個性化。鞋楦作為鞋靴設計生產的靈魂,不僅關系到鞋靴產品最終造型是否美觀,更影響著成鞋的穿著舒適性,所以根據腳型數據去確定與之匹配的楦型至關重要。目前,鞋靴個性化定制中,對鞋楦的選擇、匹配與再設計通常由經驗豐富的楦師單獨完成,重復性工作較多,往往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影響定制效率的主要因素。
為了降低腳楦匹配過程中對經驗的依賴性及工作的重復性,提高定制效率和精準度,很多專業人士一直致力于對腳楦匹配自動化的研究。例如,任懷藝等針對現有的鞋楦定制技術沒有完善的足楦匹配算法及衡量指標等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的足楦匹配算法,該算法提取8 個足楦特征參數作為足楦匹配衡量準則,采用三角模糊數計算足楦特征參數的匹配值,根據各特征參數對成鞋舒適性的影響以及變形設計難易程度建立成對比較陣,通過求解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得到各參數對足楦匹配度值的權重,最后計算出足楦匹配度值[9];黃麗針對腳型數據和楦型數據之間無法自動匹配銜接的問題,建立了腳型數據庫與楦型數據庫,通過大量調研總結了腳型與楦型的一般性匹配規則,并引入專家系統概念,設計了腳型、楦型數據的檢索與匹配系統,實現了基本的腳型、楦型自動化匹配[10];張馬秋提出了基于特征光斑的足面三維重建方法,設計開發出一套基于立體視覺的足部三維重建與楦型匹配系統,并實現了基于視覺的裸腳三維重建、基于足底輪廓及足部模型的腳型參數測量以及腳楦匹配等功能[11];羅向東在“腳型特征與鞋楦參數匹配及鞋設計技術信息化研究”中構建了基于腳型特征、鞋楦技術以及個性化款式匹配的選擇模塊,完成了腳型數據庫、鞋楦數據庫及標準數據庫、款式數據庫等數據管理系統的設計,形成了腳型一鞋楦一標準一款式一體化遞進式方案整合,實現了腳型特征與鞋楦技術匹配及以個性化款式選擇為核心的信息化鞋設計技術體系[12]。
如何提高定制效率,降低開展定制業務的時間及經濟成本是很多鞋企面臨的問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的提出、虛擬現實技術的蓬勃發展,一些研究者企圖通過將互聯網技術、智能制造等理念與鞋靴個性化定制相結合,設計研究出用于鞋類定制的軟件系統。相比于傳統的鞋企生產及供應鏈模式,鞋靴定制系統的設計實現具有個性化程度高、資源浪費少以及實施過程方便快捷等優點,這對于制鞋行業的改革及鞋靴個性化定制業務的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例如強璐提出將虛擬現實技術和Unity3D游戲引擎應用到三維定制鞋領域,通過對人體雙足進行測量獲取雙足數據,結合Maya 建模軟件進行足部三維建模,然后以Unity 引擎為開發平臺,設計并實現了一種設計個性化程度高,方便快捷的三維定制鞋系統[13];謝寶飛在“基于互聯網的鞋類定制系統技術研究”中,通過對“互聯網+傳統制造業”特征的分析,設計研究出一套完整的互聯網+制鞋業的個性化定制系統,將實體店與網絡打通,讓消費者參與到鞋子的設計、生產,實現智能加工,生產制造智能化和數字化[14];葉紀委在Android 系統基礎上,以高低跟女鞋為例,開發了一款適于移動端的三維鞋款選配展示App 系統。系統設計涵蓋個性化選配、三維鞋款分配體模型構建及移動端展示,消費者可自主選配幫面款式、配飾件款式、跟型造型、材質及顏色等,對個性化的選配效果及時反饋[15];劉虹秀等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提出開發基于互聯網+理念的鞋靴定制一站式服務系統,系統主要有兩大模塊構成,前端面向終端客戶實現銷售的客戶定制,后端是面向廠家的訂單生成及管理功能,根據用戶的設計結果,進行生產組織的實施與管理,實現客戶需求與生產組織的直通服務[16]。
隨著市場消費模式的轉變,鞋靴產品市場的不斷細分,個性化鞋靴定制必將成為鞋業發展新方向。鞋靴個性化定制業務的開展不僅是消費者的選擇,也是鞋企解決傳統模式下高庫存成本和高退換貨率問題的有效途徑。個性化定制業務能夠幫助傳統的鞋企從更多層面滿足消費者對鞋靴產品的需求,從而實現降低庫存,加快集約化生產轉型升級。更深層面的說,當有更多的鞋企走上個性化定制和智能制造的道路,中國制鞋行業的轉型升級將會更加有效,本土品牌建設也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