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軍,劉強德,王華榮,高揚毅,李新蘋,王遵寶,李明皓,王馬軍,王雨朦,王鵬江,武天增,丁占強,袁科,許濤,韓瑞凱,曹劍
(天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烏魯木齊 830032)
SPF 是英文Specific Pathogen Free 的縮寫,意思是“無特定病原”。針對不同國家養豬生產的實際需求,不同國家對SPF 豬群要求控制的疾病種類有所不同;我國SPF 豬群要求控制10 種病原,即非洲豬瘟病毒、口蹄疫病毒、豬瘟病毒、豬圓環病毒2 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豬偽狂犬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冠狀病毒和豬肺炎支原體[1]。在豬病種類繁多且環境較為復雜的情況下,各種疾病間容易相互影響,仔豬發病或死亡往往是由多種病原混合交叉感染或繼發感染所引起,這給豬病防控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抗生素治療容易產生耐藥性,病毒病治療無任何作用,所以生物疫苗行業篩選合格的實驗豬極為困難,而在實驗豬身上開展的動物實驗是生物制品行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環節,所以實驗豬質量的高低就顯得尤為重要。現用實驗豬的獲取方法主要是從飼養數量較少的散養殖戶處篩選獲得,這種方法成本低,篩選方便,但是質量不可控,無特定病原(SPF)豬培育成本高,但可以做好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提高仔豬的成活率,縮短斷奶時間,降低試驗成本。
SPF 豬是無特定病原的簡稱,最早來自實驗動物的術語。SPF豬是母豬臨產前采用剖腹產取胎法或無菌接產法獲取仔豬,用無菌轉運箱把仔豬轉入無菌隔離舍內,不采食初乳而直接進行人工喂養的過程。在產業動物上通過清除危害嚴重的常在性慢性病的豬,讓豬群保持健康,安全。
SPF 豬培育的目的是有效控制動物的病原,該技術是解決疾病通過母乳傳遞給仔豬從而造成仔豬發病或帶毒的一種較為先進的仔豬培育方法。運用于實驗動物的研究、生產領域,對實驗豬的質量控制而言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本實驗結合SPF 豬培育的工作經驗以及對文章資料的查詢,SPF 豬的培育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止傳染病的傳播和蔓延,還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增加仔豬體重、降低飼料消耗率、縮短斷奶時間,降低試驗成本。對于保證成品豬肉質量,食品安全具有積極的作用意義。SPF 豬生產技術目前在國外相當的成熟且已頗具規模,并且完全的商業生產。在我國該項技術被推廣和運用已有10 多年的歷史,最早是我國北京的育種管理中心進行相關的研究,在結合了國外方法以及本土化的特點后進行了資源以及技術的更新。
SPF 豬獲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剖腹產手術取胎法;另一種是無菌接產法。
從母豬體內取出胎兒有子宮摘除手術和子宮切開手術兩種方法。子宮摘除法是將妊娠110~113d 的母豬進行體表消毒后,轉移至無菌室進行手術,注射麻醉藥物后,用保定繩將妊娠母豬進行固定,然后剖腹取出子宮后,用0.1%的高錳酸鉀溫水溶液浸泡消毒2~3min,并快速轉入無菌室內,切開子宮取出仔豬,并用滅菌紗布擦干口、鼻及全身黏液,放入保溫箱。子宮切開法是不摘除子宮,將母豬麻醉后,進行保定,剖腹切開子宮取出仔豬,并用滅菌紗布擦干口、鼻及全身黏液,用0.1%的高錳酸鉀溫水溶液擦洗消毒后,放入保溫箱,此方法母豬可以自然存活。仔豬要在隔離環境下人工哺乳長大,此方法可使仔豬盡快保持無菌,在嚴格的環境中可有效地消除病原的感染,這2 種生產方式需要先進的儀器設備,技術要求非常強,但是仔豬成活率較低。
該方法是在母豬自然分娩時,將母豬全身及產道消毒處理后人工接產獲取的仔豬。此方法對妊娠母豬預產期準確性要求較高,需要工作人員不定時巡查母豬臨產征兆。接產方法為:提前準備好經過嚴格消毒的產房、高壓滅菌的物品,臨產前將母豬體表用溫水清洗,并用2%甲酚皂溫水溶液全身擦拭,再用灌腸器將0.1%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沖洗產道,然后進行無菌接產。接產人員進入接產室必須淋浴消毒,穿無菌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膠靴等個人防護裝備。仔豬出生后用滅菌紗布擦干仔豬口、鼻及全身的黏液,用0.1%高猛酸鉀溫水溶液擦拭仔豬全身,并用高壓滅菌紗布擦干全身。立即放入無菌轉運箱內,并迅速轉入哺乳室,人工哺育[2],該方法技術要求低,仔豬成活率較高。
仔豬出生后,立即轉入哺乳舍人工哺乳,30min 內保證仔豬吃到乳汁,可以提高仔豬活力[3]。配置適宜的人工乳是培育SPF 仔豬成活的保障,掌握仔豬哺乳時間和哺乳量是仔豬生長的關鍵因素。配制人工乳時要以母乳的成分和仔豬消化機能為重要依據,要考慮人工乳的營養性、消化性、適口性及抗病性等問題[3]。為了提高仔豬抵抗力,仔豬出生后定期采用營養保健和藥物保健,預防疾病的發生。人工乳要求營養全面仔豬可吸收,出生仔豬消化機能不健全,在培育過程中要建立仔豬腸道菌群,腸道益生能夠有效建立仔豬腸道內的菌群,便于人工乳液及固體飼料的營養吸收;人工乳液能夠替代母乳,同時保證營養充足、均衡;合理的添加教槽料,可誘導仔豬提前適應,在出生后14d 內即可斷奶。人工乳的配置,乳品與水的配置比例為1:5,將配置好的乳汁搖晃均勻后涼至38℃左右進行哺乳。配置乳品前一定要把開水涼至45℃左右再進行配置,防止溫度過高殺死代乳粉的營養成分。SPF 仔豬飼養制度見表1。

表1 SPF仔豬飼養制度表
人工培育舍溫度應控制在適宜的溫度,1 日齡34℃,2~5 日齡33℃,6~9 日齡32~30℃,10~21 日齡30~28℃,22~35 日齡28~26℃,35~60 日齡26~24℃,相對濕度70%。無菌培育舍所有物品定期消毒,消毒劑交替使用,培育期間不得隨意竄舍,物品相互交叉使用,人工喂養的仔豬體質較弱,個別的仔豬可能會引發不同的疾病,如發燒、厭食、多發性關節炎、仔豬低血糖、腹瀉等,大部分可以用抗生素保健和治療[4]。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圈舍環境做好清潔消毒是非常關鍵的。SPF 仔豬十分脆弱,如果豬群中個別仔豬出現疾病,會感染整群仔豬,一定要及時隔離健康豬,將病豬留在原圈舍進行隔離治療,并進行徹底消殺,必要時使用疫苗接種或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實行種豬保健卡制度,主要是盡量的做到種豬一豬一卡,卡片詳細記錄種豬的繁殖性能、以及注射免疫和用藥的情況,以此來了解仔豬的特點并對種群的特點有初步了解。實行母豬分娩監護值班制度,在母豬分娩出仔豬后,可對母豬進行產后的消炎并可進行清宮計劃。有資料提出,經過標準化以及規模化SPF 豬場已經由種群建立,能最大化地排除可能存在的胎源性疫病。如果對豬場的環境進行控制、讓相關人員對豬場進行嚴格的管理、豬場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規范化的消毒措施后能最大化的切斷外部疫病的傳入,并對可能存在的傳染途徑及場內可能存在的傳播途徑進行切斷。有資料提出,豬場的監測措施制定的規范化、并且進行嚴格的獸醫管理,并對豬場內的SPF 豬群采用保健計劃能夠很好的構建起一道防止疫病傳入、傳播的嚴密防線,對于豬疫的傳入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有對SPF 仔豬的綜合管理防疫進行研究的文章中提出,一個地方豬場通過合理的防疫綜合管理,能成功的推出受到豬場用戶的好評的SPF 豬,另外能夠生產大量的實驗用豬。
進入SPF 仔豬培育室的人員,必須全面了解SPF 豬培育室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進入SPF 豬培育室的飼養人員,必須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按規定要求可進入培育室;實驗者在進行實驗操作時,發現有異常情況,要及時、主動與SPF 豬培育室負責人員聯系,以便及時解決。
飼料儲備采用雙層真空包裝,經鈷60 照射的全價配合飼料,輻照標準應符合NY/T1448—2007 的要求,衛生標準應符合GB 13078—2001 的要求。飼料間應配備專用的儲藏室,確保無蟲、無鼠、低溫、干燥、通分、通氣、通光、干凈;飼料需高溫滅菌后飼喂,滅菌后保存不得超過3 個月;飲水可采用高溫高壓滅菌法,滿足GB 5749—2006 要求的基礎上,微生物不得檢出;實驗耗材必須經過滅菌后從傳遞窗傳入方可使用,飼養所用的工具、物品,應及時清洗,定期消毒,專舍專用,分類存放。
日常清潔工作:每日對各飼養間、配奶間、工作臺、走廊、更衣室、消毒間、儲存間進行清洗、擦拭,地面進行消毒;消毒劑使用要求要求:消毒劑每周更換一次,用1:200~500 的過流酸氫鉀復合鹽消毒粉與0.2%的苯扎溴銨消毒劑交替使用。培育舍內環境符合SPF 級別的要求,個人防護用品要求操作結束后高壓滅菌處理;飼養中使用的各種器具,及時清洗、消毒,每日對實驗區域及物體表面進行常規消毒。操作中所產生的利器必須放在一次性銳器盒中統一處理,廢棄物應作無害化處理,并應達到GB 8978—1996[5]。
為提高仔豬的抵抗力,出后3、7 和14d,進行疾病預防及營養保健,飼養期間控制好無菌舍環境溫度、濕度,保證無菌舍溫濕度為豬群適宜[6]。飼養期間,實驗人員嚴格觀察動物健康狀況,做好記錄,若出現病弱豬及時采取治療、隔離措施。飼養期間所使用的藥物應符合國家批準文號,在有效期內[7]。根據SPF 仔豬健康狀態和增重情況,提前添加教槽料,為斷奶做準備。SPF 仔豬飼料無任何添加劑、藥物等,應符合GB/T14924,定期對飼料進行病原微生物檢測[8]。
為保證SPF 豬的存活率,豬場要與手術室進行分開管理,豬場的選址要盡量的防風,向陽,豬場要有儲存糞污的場所[5]。豬舍的管理盡量的封閉化管理,適當的加強通風以及光照。做好防蚊、滅蟲、殺鼠的工作。另外SPF 豬的產仔以及產房階段可采用“全進全出”的模式進行[9]。
SPF 仔豬的培育,可以提高仔豬生長性能、成活率、采食量、飼料轉化率、腹瀉率,縮短斷奶時間,降低飼料成本,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對于生物制品行業降低了實驗動物的篩選難度,控制了成本。SPF 仔豬不是無菌豬,也不能獲得免疫永葆健康。SPF 仔豬對病原體非常敏感,一旦接觸病原體,會出現大面積的死亡。因此,對SPF 仔豬的防疫要求要非常嚴格,培育舍應安裝獨立的空調凈化系統,無菌培育舍密封性好,保持正壓,防止病原體侵入;有計劃地保健,可以提高仔豬健康狀況。SPF 豬培育是疫苗研發、生產領域發展中十分重要的一步,但SPF 豬培育必須建立嚴格的生物安全體系。
綜上所述,SPF 豬的培育在我國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養殖經驗,并且能夠給實驗以及生產領域提供可使用的大量仔豬。但是在仔豬的培育階段要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才能充分發揮豬群優勢,為制藥領域疫苗研發、生產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