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超,張 軼,金庭輝,齊亞銀,王晨豫,魏 勇
1 沙灣天潤生物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沙灣832100 2 新疆天澳牧業有限公司,新疆奎屯 833200 3 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產氣莢膜梭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厭氧菌,普遍存在于不同環境中,屬于條件致病菌,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家畜和人類腸道疾病,嚴重威脅畜牧業健康發展和人類食品安全[1]。產氣莢膜梭菌具有7 種毒素型(A、B、C、D、E、F和G),產生6 種主要毒素,即α、β、ε、ι、CPE和NetB[2],主要影響反芻動物。該病的初步診斷可以根據臨床病史、臨床體征以及肉眼和顯微鏡下的變化來確定,但進一步確診需要細菌的分離鑒定及分型。近年來,隨著抗生素殘留奶飼喂犢牛以及斷奶犢牛全精料飼喂模式的推廣,導致犢牛梭菌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加[4,5],由于其發病快、死亡率高,不僅給獸醫臨床治療帶來了很大困難,而且給食品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6,7]。
2022年7月下旬,新疆塔城地區某規模化牧場的犢牛群出現疑似產氣莢膜梭菌的感染,發病率高、死亡快,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了查明發病原因,本試驗采用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病理剖檢以及實驗室的組織涂片、染色鏡檢等方法,對本次病例進行確診,并建立了綜合防控方案,有效的控制了該次疫病的蔓延。
本次試驗所采樣牧場為現代規?;翀?,共舍飼荷斯坦牛共計3000 頭左右。本次發病牛群均為6~12月齡育成期公牛,牧場人員使用泌乳牛剩料、窖儲對該牛群進行飼喂,每天1~2 次。
超凈工作臺,上海鴻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4 ℃冰箱、-20 ℃冰箱,海信容聲冰箱有限公司;移液器,英國Bibby科技有限公司;光學顯微鏡,日本OLYMPU公司。
革蘭氏染液、瑞氏染色液,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松柏油,深圳市奧斯微光學儀器有限公司;齊佳康疫苗,北京生泰爾科技有限公司;元吉消毒液,廣東瑞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克洛生,美國建明公司。
現場與管理人員溝通,了解牛群發病史、發病年齡、發病特點、往年發病率和發病季節;檢查牛群環境情況,包括環境清潔程度、空氣質量、溫度、病牛隔離情況等;觀察感染牛群的癥狀,包括精神狀態、體溫、食欲等,跟進治療情況和效果,并做好記錄;解剖病死牛,觀察內臟病理變化情況,并采集組織、器官樣本。
病死牛組織、臟器使用瑞氏染色;剩料進行革蘭氏染色,在顯微鏡下(10×100倍)觀察。
發病牛群為6~12月齡的荷斯坦育成公牛。發病季節在7月下旬,環境氣溫在24~38 ℃,該圈舍為簡易圍欄沒有遮陽棚設施,主要飼喂成母牛剩余的飼草料、秸稈等。發病率為16.35%(34/208),病死率為11.76%(4/34),最后淘汰無治療價值犢牛30 頭。結果見表1。

表1 牛群發病情況
發病牛群初期具有輕微臨床癥狀,表現為流涎,流淚,結膜潮紅,體溫略有升高(39.5~40.0 ℃);發病中期具有明顯的臨床癥狀,表現為步態不穩,兩后肢或其中一肢行走困難,有可見的后肢皮下氣腫,觸診有捻發音,見圖1;發病后期表現為臥地不起,發病至死亡時間短3~10 h不等,見圖2。剖檢變化可見后腿部位皮下氣腫,局部肌肉溶解發黑,肺氣腫充血,肺泡潰瘍變化等。

圖1 病牛后肢皮下氣腫

圖2 病牛倒地不起
將病死牛肝臟、肺臟、心臟、腸組織、腸道內容物、腸系膜淋巴結等臟器進行瑞氏染色鏡檢。鏡檢結果如圖3-8。鏡檢結果中均可觀察到革蘭氏染色陽性的粗大桿菌,兩端鈍圓,具有明顯的莢膜,為典型的產氣莢膜梭菌形態。

圖3 肝臟

圖4 肺臟

圖5 心臟

圖6 腸組織

圖7 腸道內容物

圖8 腸系膜淋巴結
將牛群吃剩飼料中加入適量的超純水,充分混勻,取上清液涂在蓋玻片上進行革蘭氏染色后鏡檢。鏡檢結果如圖9和圖10。在飼喂發病牛群的剩料中可觀察到疑似的菌株。

圖9 發病牛群剩料

圖10 窖儲
緊急免疫接種:對同群牛群進行緊急免疫接種齊家康疫苗。
停喂剩草剩料:停止飼喂所有的剩草剩料,改為新鮮的TMR日糧。
加強消毒:所有運動場地面采用2%火堿噴灑消毒,采食通道采用過硫酸氫鉀噴灑,飲水采用元吉消毒。
治療:使用頭孢、青霉素400 萬/頭·次,肌內注射,8 h一次,一天3 次,連續3 天,配合氟尼辛葡甲胺肌注,有一定的緩解。
添加劑拌料:對發病牛群日糧中添加克洛生,20 g/頭。連用1 周。
產氣莢膜梭菌可引起家畜和人類腸道疾病,嚴重威脅畜牧業健康發展和人類食品安全。群體免疫是反芻動物梭菌病的重要預防措施[8~10]。具有多重耐藥性的反芻動物傳播的產氣莢膜梭菌分離株在中國新疆普遍存在,具有明顯的遺傳多樣性,新疆產氣莢膜梭菌反芻傳播菌株分為A型和D型[1]。本實驗因病程緊急,還未進行后續分型,只在鏡檢中觀察到不同形態的梭菌。此次治療過程中,使用大劑量抗生素,效果不理想,緊急免疫后動物機體抗體效價達到具有保護力的水平需要一定時間。本次育成公牛發病原因初步懷疑和飼養密度過于擁擠,氣溫炎熱沒有遮陽防暑設施,飼喂剩草剩料、質量欠佳的裹包玉米青貯等飼料有關。建議犢牛在3月齡進行首次免疫,每半年進行免疫1 次,以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