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潔
河南科技職業大學,河南 周口 466000
順應現階段教育的發展,我國大力支持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為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我國應當立足職業教育發展規律,以實施“提質擴容行動方案”為抓手,推進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不斷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職業類高等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努力打造特色化、標準化品牌,努力建設成為新型職業教育的發展高地。本文著重研究兩者之間融合發展的可行性,并針對其融合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現實困境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思路。
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就像是同源之水,相互聯系,相得益彰,便終有合流之時。正在發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使得高等教育的重心轉向了工科,由此可見教育的類型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特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格局的不斷調整、升級,教育層次不斷拔高,各種類型的教育不斷涌現,各類教育的邊界開始模糊并趨向融合[2]。其中,職業教育逐漸成為教育的主要部分,高等教育也在不斷融入職業教育當中。
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培養人才的方向上存在融合點,即培養的目標,這為兩者之間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可能。在高等教育中融入職業教育,助力培養技術型人才;在職業教育中發展高等教育,提升技術型人才的文化素養。隨著產業革命不斷加劇,中國未來的職業市場將出現知識與勞動的結合需求。作為社會各個職業崗位的人才智庫,提升就業能力是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共性要求。因此,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是兩者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共同追求[3]。無論是普通的高等教育還是技術為本的職業教育,都要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社會不同領域形成強勁的競爭力。在專注于培養其相關專業崗位的“能力”時,也關注綜合素質的發展,這便是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的人才培養方向。而兩者之間融合發展的關鍵節點就是旨在培養高層次應用人才的應用型高等教育,以更高的平臺助力大批畢業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中運用專業技術。將職業教育融入本科教育,劃定職業技術能力標準,有助于推進知識型人才向技術應用型人才轉型,發展“科學家”與“技術家”比肩的社會新態勢。唯有如此,國家的青年學子才能夠共同努力奮斗,用知識和技能去創造新的科學技術、拓展新的產業、實現新的夢想。
尋求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是解決二者自身發展進程中所面臨困境和問題的理想策略。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與經濟緊密相關的教育事業亟須解決其內部層次結構問題,明確發展方向。
首先,職業教育發展亟待突破瓶頸。我國的職業教育與世界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相比,未能滿足建設現代教育大國、經濟強國的需求,存在著發展革新的力度不強、職業技術技能實訓基地不足、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制度標準亟待加強、企業聯合辦學動力缺乏、相關促進技術技能人才發展的政策不夠健全、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師資力量不足、區域發展不均衡以及招生吸引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職業教育依舊是目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中亟須加強的薄弱環節,這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廣大人民的需求相差甚遠;其次,我國高等教育同質化比較嚴重。我國現代高等教育除少數一類大學因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教育資源、完善的設施建設和絕對的生源優勢,可以真正達成集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外,其他院校的綜合性發展和擴張導致了高等教育的同質化問題嚴重,暴露出以下具體問題:第一,發展目標不明確,教育方向模糊;第二,缺乏特色專業,學科優勢不足;第三,學科設置不夠合理,專業研究不精;第四,違背辦學理念,二級學院過度擴張。
為了加速我國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長久穩定的人才支撐,大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融合成為需要。然而,由于我國歷史傳統、經濟發展現實等因素的制約,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在融合發展中也存在著諸多現實困境。
在很多傳統的農業省市,由于長期存在城鎮教育經費有限、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不高且收入較低等問題,導致目前在大多數家長的傳統觀念里對高等職業教育存在偏見。因此,“重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學歷、輕職業教育和技能”的觀念依然存在。尤其在農村地區,由于教育投入少、基礎建設差以及師資力量弱等問題導致農村的職業教育發展滯后,大多父母仍對職業教育心存偏見,執拗地認為孩子考不上普通高等院校,便應當在家務農或進入社會打工、經商,真正支持孩子選擇職業教育的家長數量寥寥無幾。普通職業教育發展困難,更何況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融合發展。加之近年來才開始重視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人們對高等職業教育尚缺深入了解,以至于社會上許多人認為高等職業教育并非正規的高等教育,仍普遍存在鄙視心理。
2019年,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擴招100萬人之多,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進入了春天。趁著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東風,各省市高校的招生規模正在逐年擴大,高等職業教育應當是集職業技術型和教育性于一體的教育模式,在發展該教育的同時應當做到兩者的均衡,方能實現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融合發展。為確保融合發展的順利進行,明確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及其發展目標是首要任務。然而,高等職業院校在明確發展定位上存在方向迷失,主要體現為:受技術主義影響過深產生的“技術決定一切”的片面人才培養目標、受一般高等教育同質化影響導致的“追求規模擴大和數量增加”的功利主義、對于國家政策理解不全導致學校只追求經濟發展和過分看重就業率等問題[4]。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對任何一所高等學府包括高等職業院校,都應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和專業品牌,通常這類專業建設需要通過長期的實踐和反復論證方能成為學校辦學的發展優勢。然而,隨著學校生源的不斷擴大,在設置新專業時往往出現盲目進行專業定位及門類混亂等情況。因此,要找準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促進高職院??沙掷m發展,就必須首先明確辦學定位,并高瞻遠矚,科學合理地制定清晰的高校發展規劃。
在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中,建設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重中之重,因為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中,要求的不僅僅是教師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在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院校隨著國家政策的牽引,不斷提高教育層次、擴大教學規劃,然而對教師隊伍卻沒能做到及時地升級換代,具體表現為:第一,教師待遇或生源問題導致的教師隊伍穩定性較差;第二,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選拔和聘任大多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制度,缺乏技術和企業人才,導致高職教師隊伍的結構不合理;第三,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職業院校的高級職稱教師極少,缺乏骨干教師和學科領導人,因此學校職稱結構不均衡且大多教師為初級職稱;第四,高職院校教師的授課方式也偏向傳統教學,理論教學大于實踐教學,背離了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往往忽視學生專業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辦學規模正在大發展當中,融合是兩者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融合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困境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外部環境、政策制度等影響;二是自身規模、制度以主觀能動性的問題。針對兩者融合發展所面臨的具體現實困境,對此提出相應的改進思路:
政府應該重視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將高等職業教育切實納入發展的具體規劃當中,增加政府的經費投入。為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在政府合理的教育投入中要不斷優化投入結構,高等教育經費要適當向高等職業教育傾斜。此外,各地政府應出臺有關職業院校學生均公用經費的標準,政府有據可依、加快落實,保證高等職業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為促進人民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片面觀念的轉變,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加強高等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成為必要,各地政府應采取相關措施,如出臺優秀技術人才激勵政策、廣泛舉辦高等職業教育宣傳會,幫助人民群眾理解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糾正只注重普通高等教育的錯誤發展傾向。此外,可將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工作結合起來,形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策略,實現教育與經濟資源相融合,讓農民在真正意義上了解、接受并自愿加入職業教育,進而從根本上轉變對職業教育的偏見。
為克服職業教育發展中的瓶頸和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同質化問題,教育部及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亟需引導高職院校進行合理定位、優化內部結構、突出辦學特色以及探索適合學校的辦學模式,避免出現“千校一面”的問題。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主要是以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為基礎的,如若院校自身存在不準確的發展定位,勢必會導致技術教育和通識教育的發展不均衡、人才培養方向偏航、專業設置混亂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影響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最終成效[5]。各個高職院?;蛳胍D型成為高職院校的職業院校,必須在保證遵循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和諧、平等的融合發展原則的同時,依據自身辦學的需求、面向社會發展、定位準確的培育目標,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明確發展方向,提出最適合自身發展的辦學理念,突出辦學特色。
衡量高等職業院校發展重要指標之一,是建設同時具備專業水平、綜合素質、實踐能力且內部結構均衡的師資隊伍。這不僅是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關鍵,也是推進提升高職院校育人水平的基本保障。從各地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情況看,改進其師資隊伍建設所存在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提高教師待遇,穩定教師隊伍。相關部門應當制定相關政策優化教師工資結構,增加高層次人才引進的福利待遇,穩定高職院校內部的優秀教師隊伍。
2.改進聘任制度,完善教師結構。制定出匹配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引進制度,面向社會和企業,拓寬招聘范圍,引進真正有一技之長的技能型人才。
3.針對在校教師,提升個人技能。學??舍槍]有企業實踐經驗的教師,鼓勵參加有關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教師自身實踐能力,加速建設適配高等職業教育需求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4.改革職稱評審,培養學科帶頭人。制定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職稱評審制度,設立適配學校發展的新標準,引進或培養學科帶頭人,重點關注特色學科方面的學科帶頭人。
馬克思曾說過:“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保?]在工業時代,教育與經濟發展是互相聯動且密不可分的,因此促進國家產業升級,加強技術教育勢在必行。為此,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相互促進,互為補充,走出一條職業技術育人型的應用型高校特色之路,但“融合”還未達成,而是在發展的路上不斷摸索與嘗試。在長期探索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外在的經濟、社會等因素影響其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內部存在很多問題。本項目組通過分析具體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和思路,希望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成功融合能促進各地區高等職業教育的長足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進一步促進各地經濟與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