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堂
放棄與獲得
放棄和獲得是對立的統一。
人要想獲得,必須學會放棄;要想有大獲得,必須學會大放棄。什么都不想放棄的人,必然什么都得不到;而什么都想得到的人,反而會被迫加倍放棄。向北走就是對南、東、西方向的放棄,向上走就是對向下走的放棄。一個人向一個方向走得越遠,也就意味著他對其他方向放棄得越久。所以,看一個人想獲得什么,最好看他在放棄什么;看一個人想放棄什么,也主要看他想獲得什么。能放棄常人不能放棄的東西的人是了不起的人,因為他想得到常人不能獲得的東西。同樣,近期的微小獲得有時會導致遠期的巨大放棄,這就是急功近利、短期行為的代價。而有時近期的放棄卻可獲得遠期的巨大獲得,這就是打基礎和放長線釣大魚的結果。
想要得到的最好辦法是放棄,俗話說“舍得”,只有舍棄才能得到,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而“求之不得”是說,不想放棄,只去“求”,是“求之不得”的。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閻王殿里有兩個小鬼要轉生,閻王爺向他倆說,有兩個角色可供選擇,一個是經常舍棄給別人東西,一個是經常獲得別人的東西。兩個小鬼各自進行選擇之后,閻王爺讓愿當舍棄者的人轉生了財主,而讓愿當獲得者的人轉生了乞丐。可見舍棄不見得是壞事,獲得不見得是好事,尤其是那些只想一味獲得而不想放棄的人,最終肯定會一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