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 李豐池 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
朱藝俊 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第一運營有限公司
現如今,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城市現代化建設需要,施工單位在開展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與建設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并選用較為完善的養護措施,確保工程質量。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部分施工單位在進行日常施工過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操作不規范的情況,加上所選用的材料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使得市政道路橋梁在使用工程中,極易發生質量通病,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為了在道路橋梁施工行業貫徹可持續發展思想,綠色施工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中,綠色施工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對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作用明顯。要想綠色施工方法起到不浪費資金、節約能源、節約水資源、節約材料、節約土地、保護環境,同時又能保障道路橋梁的品質與安全性能的效果,就要在前期工作中做好科學合理的規劃,并提供先進的技術保障。為了加快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增長,在不犧牲生態環境與不浪費資源的前提下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就要根據環境的具體情況,落實國家與地方所頒布的相關政策開展施工。因此,只有在道路橋梁行業本身滿足保護生態環境與節約資源的條件下,才能使國民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路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倘若未能很好地踐行綠色施工理念與綠色施工的技術方法,不僅對道路橋梁建設的工程質量有影響,而且對減少施工成本也非常不利。綠色施工技術相關人員在路橋施工的具體過程中,需要重視施工材料的可循環使用,以及施工全過程的污水如何排放、施工廢棄物品如何處理等問題,以確保道路橋梁建設產品的質量在符合行業標準與大眾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減少施工過程中可能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建筑材料資源的需求量。同時為了更好地實行綠色施工理念,施工企業需要不斷提升綠色施工技術及施工管理能力。
在道路橋梁施工中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旨在保證工程質量,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在路橋施工中,由于施工技術老舊或偏離施工標準,使路橋基礎或結構受力不均,導致裂縫的形成。如果在道路和橋梁建設中出現下沉問題,底部結構的載荷度明顯高于混凝土,從而導致混凝土基層變形。
在道路和橋梁建設中,當鋼筋和混凝土的靜載荷過低時,就會出現裂縫。而應力不足和裂縫主要出現在早期施工階段,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尺度存在偏差,結構受力不均,導致自身受力不足。同時,道路橋梁現場施工過程中,由于道路、橋面預應力不足,工地表面荷載壓力過大,也容易造成施工現場表面出現裂縫。
混凝土水分流失是直接導致道路和橋梁表面產生裂縫的因素之一。由于混凝土在冷卻時蒸發,混凝土的體積和內部含水量減少,但建筑物表面的蒸發速度比內部快得多,表面體積收縮也比內部體積快。因此,如果某些地方的張力超過負載,壓縮時的張力會導致結構內部受壓的不平衡問題,拉力間的不均等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
混凝土收縮裂縫產生有兩個主要因素:①技術維護不充分。技術維護是降低內外部溫差對內部和表面結構之間的作用,以最大限度地維護混凝土結構硬化過程周期,加速一些水化反應并提高混凝土自身硬度質量,在許多實踐中可以得出結論,內外溫度變化越小,濕度越高,密封時間越長,混凝土結構的膨脹越小。②環境濕度越低,溫度越高,進而風速越大,這種自然條件同樣可以導致水分蒸發速率加快,混凝土收縮程度也同樣會因此加大。
對焦我國當前市政工程道路橋梁施工的實際情況,路橋過渡段處理施工仍存在一些問題。從過往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多數工程的建設都存在路橋過渡段施工處理不當問題,從而對工程的整體質量帶來了負面影響。從導致路橋過渡段問題的主要原因來看,主要體現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路基施工方面。由于路基本身的不均勻沉降,繼而給路橋過渡段帶來安全隱患,在車輛行駛到該部分時,往往會出現橋頭跳車問題。針對這一問題,目前一些施工單位和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本身便缺乏規范性,沒有明確工程施工流程和標準,也沒有妥善處理軟土地基,從而在工程施工后,造成了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高度差,影響了市政道路橋梁工程路面整體的平整度,進而埋下了安全隱患。
(1)表現形式。橋梁裂縫共分為兩種,一種為橫向裂縫,另一種是縱向裂縫。對于混凝土橋梁結構而言,這種裂縫病害的存在會對整體結構的穩定性產生巨大的沖擊與影響,絕不僅僅是美觀程度受到了損害。在橋梁質量方面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倘若施工單位沒有對其進行及時的維護與管理,會縮短橋梁的使用壽命,甚至還會發生工程坍塌的情況,進而威脅人們的出行安全。(2)形成原因。對于橋梁裂縫而言,引發這一質量通病的因素較為復雜,原因具有明顯的多樣性。比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所選用的材料存在問題,澆筑效果不理想,施工技術手段無法滿足預期標準,或者是外力因素的干擾,這些都會使橋梁工程發生較為嚴重的裂縫現象。就目前來看,想要提高對橋梁裂縫的分析與研究,便要從實際角度出發,全方位實現裂縫現象的管理。
一般來講,常見的橋梁裂縫形成因素大體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1)溫度應力存在較為明顯的問題。受到內外溫差產生的影響,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其表面結構極易發生膨脹應力作用,進而引發開裂情況。(2)混凝土振搗過程并不滿足施工標準,導致整個橋梁工程表面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受力不均的現象,并對工程質量產生不利影響。(3)所產生的有效預應力無法達到預期要求。原本應當滿足要求的施工區域,在預應力管控方面發生了較為明顯的突變,從而導致橋梁工程的整體性與安全性大幅度下降。
(1)表現形式。鋼筋的銹蝕情況會導致整個建筑橋梁工程安全性與穩定性的衰減,通常情況下,鋼筋結構產生的影響大多集中在混凝土上。比如,混凝土結構發生損傷、膨脹現象明顯、表面開裂或者在混凝土保護層發生脫落現象,使得混凝土性能大幅度下降。由于鋼筋銹蝕本身具有較強的普遍性,嚴重威脅整個橋梁施工的安全性與耐久性,縮短橋梁工程的使用時間,并對其安全性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倘若施工單位沒有依照實際情況有效管控該銹蝕現象,易發生橋梁坍塌事故。(2)形成原因。就目前來看,導致鋼筋銹蝕發生的原因具有多種多樣性。比如,當施工單位進行原材料施工時,沒有依照實際情況調整,或者在施工前,對于環境的管控力度不足,施工缺乏可靠性與規范性,進而導致鋼筋應力狀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波動。從銹蝕機理來講,引發這一情況的原因相對復雜,施工單位想要對橋梁的鋼筋結構進行防腐處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并進行綜合考量,以此確保橋梁的整體結構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影響鋼筋銹蝕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環境、施工等,以及其他諸如鋼筋應力狀態等因素,因此道路橋梁鋼筋防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諸多措施綜合治理。具體來說,原材料包括鋼筋質量和混凝土質量,鋼筋本身的密實性對其抗腐蝕能力影響重大。
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對水資源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強調節約水資源符合綠色施工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施工現場主要通過雨水的回收利用、采購節水器具和設備、合理利用水資源達到節水的目的。現如今,水資源越來越匱乏,相反水資源的需求量卻在逐漸增加,可想而知,當今的淡水資源非常寶貴。因此,人們使用眾多的科學方法以節約水資源,讓寶貴的水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這一點在綠色施工現場表現得尤為明顯。
在施工現場對水資源的節約使用以及循環利用,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水資源保護措施。實行綠色施工,要求不浪費水,通常在施工現場收集來自屋頂的雨水與排水溝里經過沉淀處理后的水,這些水可以用于工地上灑水降塵、清洗路面、沖洗廁所以及澆灌綠化植被等,這些水源的利用可以大大減少對自來水的需求量,以起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在路橋施工項目中為了可以提升道路橋梁施工的節水率和非傳統水源的利用率,施工企業要充分循環利用處理后的生活污水,減少對自來水等傳統水源的依賴,同時也遵循了綠色施工這一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路橋工程建設中,為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往往會結合工程建設要求使用規格相適應的機械設備。但任何類型的機械設備在使用中都會產生一定的噪聲,若不能控制這些噪聲,不僅會影響工程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還會損害路橋工程現場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因此,在路橋施工中加強噪聲管控技術的合理應用具有顯著意義。
在噪聲管控技術應用中,應從機械設備入手,結合工程建設要求選擇優質的施工機械設備,從源頭上減少噪聲產生量,隨后充分利用消音技術,進一步消除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同時,在施工時間安排上,也要充分考慮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和工程進度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夜間、午休時間段進行機械作業,達到有效控制噪聲目的。
首先,在運輸土方、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和工程設備時,必須保證具有足夠嚴密的封閉措施,保證運輸車輛的清潔度,洗車槽要設置在出口的位置。其次,在土方施工作業的過程中,要求揚塵高度在作業區內的數值不得大于1.5m,且不能出現揚塵擴散到施工作業區域以外的情況,可采取噴淋灑水和適當覆蓋等常用措施;此外,對于施工現場的非作業區域必須確保不出現揚塵。可通過噴淋灑水、臨時圍擋、適當覆蓋、硬化地面及嚴密封閉等方法對容易引起揚塵的物質進行處理。最后,對臨時構筑物及工程機械設備進行拆除前,應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控揚塵方案,例如清除積灰、拆除作業時灑水以及進行圍擋等。
路橋項目的施工作業有時候會安排在夜間進行,所以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照明,但在夜間開展施工的過程中,施工照明可能會對周邊居民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綠色施工的相關技術人員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發生光污染問題。可以采取選用移動照明設備,或在適宜的位置安置遮光板等措施,減少光線的直射和對周圍居民的影響。
道路橋梁工程綠色施工技術應用,要圍繞新能源推廣應用,采取系列措施和辦法。實踐中積極推廣使用太陽能技術和其他能源,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達到道路橋梁工程綠色施工作業的要求。具體來說,在作業現場利用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熱水技術等,為道路橋梁工程綠色施工提供電能和熱水等的支持,促使橋梁建造效益水平得到提高,實現技術的應用價值。
管理工作者必須做好技術應用環節的管理,保障新能源利用價值的實現,提高道路橋梁工程綠色施工水平,達到建造的標準。在實際應用中要做好新能源應用的合理設計,結合人們的能源需求,編制完善的能源利用方案,指導綠色施工作業的開展。組織技術力量,圍繞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研究,加強技術創新和優化力度,提出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方案,指導道路橋梁工程高質量建設,保障綠色施工作業目標實現。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工程綠色施工技術應用,要做好全面嚴格控制,促使綠色施工水平得到提高。從橋梁建造實踐分析,積極推廣運用現代化工藝和設備,引入新能源技術手段,在橋梁施工過程中,做好嚴格控制,實現橋梁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價值,創造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