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委員 楊玉成
(作者為民盟省委副主委、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我省海岸線長487 公里,轄區海域面積7000 多平方公里,有深水岸線44.5 公里,可建25 萬噸級超深水泊位,沿海經濟發展潛力巨大,以唐山港、秦皇島港和黃驊港等組成的我省環渤海港口群區位相近,腹地交叉,岸線資源緊密相連,具有建設環渤海港口群和沿海經濟崛起帶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征程中有廣闊的空間。但也存在受行政分割體制限制,港口群協同發展進程較慢,沿海經濟發展未達到預期等問題。
(一)港口功能定位有待完善提高。我省的港口目前仍以大宗貨物集疏功能為主,港口功能存在同質化問題。大宗商品交易結算、服務貿易、供應鏈金融、保稅交易、船代貨代等高端港口服務水平方面發展滯后,港產城聯動發展、融合發展的程度和水平還不高。
(二)綠色型港口轉型升級尚需加強。綠色港口管理長效機制有待健全。我省環渤海港口吞吐量大、船舶活躍度高、排放污染物多。在環境保護方面側重于粉塵、噪聲、溢油等方面的治理,尚缺乏對靠港船舶空氣污染方面的控制,全面綠色治理尚需加強。
(三)人才短缺成為發展緩慢的掣肘。復合型人才管理體制需完善。貿易、物流、金融、信息等專業人才不足,特別是缺乏對外貿易和自貿區高質量運營專業人才。非核心業務員工待遇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較也不占優勢。
(一)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調整優化港口定位。我省港口群面臨南(山東港口群)北(遼寧港口群)雙重擠壓,臨位(天津港)并存共生的局面。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資源整合為抓手,合理規劃港口群資源,調整和優化各個港口的功能定位,互補錯位發展,實施陸港集群建設工程,合理布局內陸港,推進沿海與內陸腹地互動發展。
(二)健全港口群行政管理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遵循公平和自由貿易原則,消除地區間不合理、不規范政策差異,實現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科學規范各地港口群編制,減少不必要混亂產生。建立和完善由政府、港口群經營企業、上下游經營者共同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和協同對話機制。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協調有序發展。
(三)合理規劃港口群資源,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港口群應深化“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保區+開發區”政策協同,盡快解決各港區有效統籌協調及建立管理機制問題。做大做強臨港產業,大力促進工業集聚,積極發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經濟。優先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帶動和形成港口物流、市場交易、港口金融等業務的融合。加快建設濱海特色城鎮,深化港產城融合發展。
(四)調整優化港口定位,推動港口安全綠色發展。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為導向,謀劃港口群的綠色發展,調整定位,合理布局和分工,堅持節約用地,堅決守住土地紅線,避免重復建設和同質惡性競爭。完善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支持引導北戴河新區、唐山曹妃甸區、滄州渤海新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鋼鐵基地、全國一流的綠色石化及合成材料基地、特色鮮明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五)強化人才戰略支撐,推進智慧港口建設。物聯網、大數據與港口業務深度融合的港口建設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借力高校國際貿易、信息技術、管理等專業培養,打造產業經濟、智慧港口、自貿區建設、跨境物流等復合型專業技術專家團隊。搞好頂層設計,建立人才培養、引進、使用長效激勵機制,引導企業著重培養和引進一批“三高”人才,高素質管理人才、高技能港口專業人才和高層次物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