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心超

癌細胞具有向周圍組織侵襲和向遠處組織轉移的能力,即浸潤和轉移,這是惡性腫瘤與良性腫瘤最主要的區別。
腫瘤細胞的轉移:腫瘤細胞的轉移,是指惡性腫瘤細胞脫離其原來的生長部位,通過血液或淋巴渠道等,到達身體的其他器官和組織(靶組織)繼續增殖生長,形成與原來腫瘤相同病理性質的腫瘤細胞。原來部位生長的腫瘤稱原發瘤,轉移到其他部位新形成的腫瘤稱轉移瘤或繼發瘤。惡性腫瘤一旦在局部形成以后,就以其活躍的生長方式不斷分裂增殖,瘤體增大,并向周圍的正常組織浸潤。
當腫瘤細胞穿透鄰近的管道或腔隙,脫落進入血管或淋巴管時,形成癌細胞栓。通過血管或淋巴管時,癌細胞會被帶到身體的某一部位且停駐下來,并在新的部位繁殖和增長,逐漸形成轉移瘤。
淋巴道轉移:淋巴道轉移是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轉移途徑之一。淋巴結起著過濾淋巴液及釋放免疫細胞的作用,是腫瘤最常見的轉移部位。腫瘤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浸潤淋巴管,在淋巴管內存活并被轉運,到達淋巴結后停留并增生,形成淋巴結腫大轉移灶。腫瘤細胞在淋巴結內生長繁殖后,可繼續轉移到遠處的其他淋巴結,形成淋巴轉移。
血道轉移:血道轉移是指惡性腫瘤細胞通過血液循環播散到全身的遠隔臟器,常見于晚期癌癥或生長速度快、惡性程度高的惡性腫瘤,如肉瘤或含較多薄壁血管或血竇的腫瘤。大多數惡性腫瘤細胞向周圍浸潤性生長后會穿透基底膜和血管管壁,并進入血液循環。但進入血管的癌細胞大多會被機體免疫系統識別并殺滅,只有少數存活下來并增殖形成轉移灶。
種植性轉移:種植性轉移,又稱移植性轉移,是除淋巴道、血道以外的另一種惡性腫瘤常見的轉移途徑,最常見于腹腔內的腫瘤。腫瘤細胞不斷生長,突破其所在臟器的漿膜后,癌細胞便可以脫落到胸腔或者腹腔中,并播散到鄰近臟器的表面,在那里附著、生長,從而繁殖形成許多小的繼發癌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