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昂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播音主持人是傳統媒體行業的重要組成人員,與媒體行業的發展有著緊密聯系,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市場也對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人應分析融媒體的優勢,明確融媒體對自身發展的影響,將其轉變為自身的發展機遇,并據此制定發展策略,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融媒體時代自身的轉型發展。
第一,融媒體時代可供播音主持人選擇的就業崗位不斷增加,播音主持人轉型的機會也在增加。例如,《法治晚報》下屬應用程序(Application,App)平臺在招聘視頻直播主持人,為播音主持人創造了新的就業機遇。與此同時,很多廣播電視臺都成立了融媒體中心,全力打造融媒體時代的直播系統,為播音主持人轉型創造了有利環境。因此,融媒體時代的播音主持人應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身能力,牢牢把握住轉型再就業的機會。第二,融媒體時代為播音主持人轉型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播音主持人可通過互聯網了解媒體行業發展形勢,注冊社交平臺賬號,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提高關注度。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如果能充分利用融媒體的運作理念與相關技術,有效實現轉型發展,就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獲得較高的關注度。
融媒體時代是將原有媒體形式進行整合,手機軟件也可以作為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平臺,因此其主持形式也變得豐富多彩。第一,在廣播直播間增設視頻拍攝設備,使觀眾不僅可以聽到播音主持人的聲音,還可以看到播音主持人。主持人采取的主持形式不再受到播出方式的限制,節目效果更符合觀眾的喜好,所以關注度也隨之提升。第二,播音主持人可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上進行直播,有效增強與受眾的互動性。與此同時,播音主持人可實時了解觀眾的想法,對后續節目主持形式進行改進與創新,提升節目的影響力[1]。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的主持形式不再受到限制,主持人可借此機會提升自身的主持能力,對節目進行優化,使主持形式更符合觀眾的喜好。
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可用的直播平臺變多,各種App 發展迅速,播音主持人不再局限于廣播與電視媒體,其可以充分發揮直播平臺多樣化的優勢為自身創造發展機遇。微信、微博、抖音等App 都可以作為融媒體時代節目的播出平臺,同時不同平臺受眾的偏好各不相同。因此,融媒體時代的播音主持人應對節目內容有整體的把握,深入了解不同平臺受眾的偏好,為節目選擇最適宜的播出平臺。而且,節目內容與播出平臺與受眾的偏好相符,可最大限度提升節目的效果與關注度,顯著提升播音主持人的影響力。多樣化的播出平臺不僅可以提高傳統媒體節目的關注度,還可以為播音主持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的工作效率不斷提高是其最顯著的優勢,也是其重要發展機遇。傳統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的工作效率受到多重限制,難以使觀眾快速了解自身所傳播的信息,進而影響觀眾觀看與收聽的意愿,降低了自身的影響力。而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利用互聯網技術就可以實現信息傳播,可承載的信息量變大,播音主持人播報信息的方式也更加豐富。例如,融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可采用視頻與播音相結合的形式,同時通過多渠道向觀眾傳播信息,使觀眾快速了解新聞事件,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并保持觀眾的觀看興趣。
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便是聽眾嚴重流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如下幾種:第一,融媒體時代,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功能強大且普及范圍廣,觀眾獲取信息的速度顯著提升,更符合快節奏社會里觀眾的偏好,而傳統媒體形式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所以觀眾的關注程度也隨之下降[2]。第二,傳統媒體的傳播形式單一,而融媒體可以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這一定程度上使觀眾對傳統媒體的興趣降低。聽眾流失是制約播音主持人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實現轉型發展的難關,如果不重視聽眾流失的問題,播音主持人在開展工作時會面臨更多困難。
在傳統媒體行業中,播音主持人被觀眾看成是主流媒體的代表,因此播音主持人傳遞信息的權威性較強。而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可以傳播信息的主體越來越多,播音主持人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影響力也隨之下降。與此同時,隨著媒體平臺的不斷增加,網絡上涌現出大量非專業主播,其憑借通俗易懂風格受到觀眾的廣泛關注,極大地削弱了播音主持人在觀眾心中的地位,播音主持人在傳播信息過程中不再具有絕對的話語權。
近年來,很多綜藝節目都比較火爆,但大多數節目都呈現出去主持人化的特點,使原本在舞臺上占據主導地位的播音主持人陷入尷尬處境。綜藝節目的去主持人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播音主持人缺位,許多節目的主持人僅負責在節目開始時播報廣告,而實際的主持工作由其他節目參與者負責,主持人存在的價值不斷降低;第二,很多節目都會邀請嘉賓參與,讓嘉賓來主持節目,這也導致播音主持人在節目中的地位下降。隨著去主持人節目的盛行,許多播音主持人難以找準自身的定位,所以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
播音主持人受傳統媒體運作思想的束縛,能力有限,難以滿足融媒體時代觀眾的需求,因此能力不足也是播音主持人面臨的重要挑戰。不同的節目內容和節目形式對主持人的能力要求也不同,融媒體時代的觀眾在觀看節目時,對參與感、真實感的要求較高,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同時具備互動能力、應變能力、控制能力及創新能力,以保證節目效果符合觀眾的預期,只有這樣才能為自身發展創造機會。因此,播音主持人應無懼融媒體時代的挑戰,順應時代的發展,全面提升自身的主持能力,在融媒體時代拓展全新的發展空間。
學習與掌握融媒體技術是播音主持人在融媒體時代謀求發展的基本條件。因而,播音主持人可以通過以下兩點來學習融媒體技術,有效提升自身的融媒體技術水平[3]。第一,主動請教融媒體從業人員,深入了解融媒體的運作方式與平臺使用方式,并總結融媒體技術的特點,將其應用于播音主持領域,最大限度地發揮融媒體技術的作用。第二,電視臺可組織播音主持人學習融媒體技術,定期開展培訓,為播音主持人提供系統化的學習機會,讓播音主持人及時了解融媒體技術的最新發展情況,從而有效提升播音主持人的融媒體技術水平。
融媒體與互聯網密不可分,所以強化互聯網思維是播音主持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措施。播音主持人可以采用互聯網思維開展主持工作,使傳統媒體節目的主題、規劃、錄制、后期、播放等流程形成完整的體系,將傳統媒體的優勢與融媒體的優勢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節目更符合融媒體時代觀眾的需求。例如,播音主持人可以發掘傳統媒體中的優秀內容,并將其進行改編與加工,豐富原有節目的內容,使之與時事相結合,充分調動觀眾的觀看意愿,為播音主持行業發展創造機遇。
融媒體時代對播音主持人的政治素養與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廣播電視臺應重視提升播音主持人的政治素養與文化素養,促進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播音主持人要想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與文化素養,可以使用以下三種方法:第一,加大對國家政策的學習力度,明確正確政治立場[4];第二,培養自身的職業精神,準確判斷信息的真實性,避免虛假信息的傳播;第三,積極學習多領域的知識,并將其進行融合,構建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有效提升個人魅力。
規范主持語言是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實現自身發展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播音主持人社會公信度的重要方式。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更應重視自身的語言規范,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規范主要包含以下三點內容:第一,播音主持人用詞需嚴謹,避免出現語義模糊不清的詞匯,保證信息的真實性,避免虛假信息與詐騙信息的傳播;第二,播音主持人應使用正確的語言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語言風格,擴大傳播信息的影響范圍;第三,播音主持人應提高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將信息準確無誤地傳遞給受眾,增強受眾對自身的信任感。
傳統的播音主持人受既有思想的影響,主持風格大多嚴肅且刻板,這種主持風格在融媒體時代的主持效果較差,會限制播音主持人自身的發展。因此,融媒體時代的播音主持人應采取以下兩種方式增強主持的趣味性,使自身的主持風格更符合觀眾的偏好。第一,播音主持人可以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增加獎勵環節,讓觀眾通過節目給定方式獲得獎勵,可以增強觀眾的觀看意愿,擴大節目的影響力。第二,播音主持人可改變自身的語言風格,在其中增加一些趣味元素,以增強主持風格的趣味性,激發觀眾觀看節目的興趣[5]。改變傳統主持風格是播音主持人在融媒體時代的重要發展策略,可有效激發觀眾的興趣,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和影響力,并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
融媒體時代,直播類節目是一種重要的節目形式,但直播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突發狀況,這對播音主持人的心理素質與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心理素質與應變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實踐,所以播音主持人可以通過以下兩點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第一,播音主持人應多參與直播類節目的錄制,增加處理突發事件的機會,有效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與應變能力;第二,播音主持人應多主持訪談類節目,由于訪談類節目的嘉賓不同,因此更考驗播音主持人的場面控制能力,及時調節節目的氛圍是鍛煉心理素質與提升應變能力的絕佳方式。
融媒體時代,受眾更重視節目的互動性,但大多播音主持人受傳統思想限制,與受眾的關系較遠,難以滿足受眾的觀看需求。因此,播音主持人可采取以下兩種措施增強節目的互動性,拉近節目與觀眾的距離。第一,播音主持人可以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臺開設個人賬號,及時了解受眾的觀看體驗與反饋,播音主持人以此為依據調整主持風格,使節目符合大眾審美,從而提升節目的影響力[6]。第二,播音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增加有獎問答等互動環節,激發觀眾的觀看興趣,并提升觀眾的參與度,使節目更符合融媒體時代觀眾的需求,為自身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應具有與觀眾互動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觀眾的參與度,擴大節目的影響,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并為傳統媒體發展注入新活力。
融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應傳承該行業的優良傳統,并將其發揚光大。第一,播音主持人應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對節目內容進行調整,并創新節目形式,充分發揮自身對群眾的引導作用。第二,播音主持人應形成自身獨特的審美觀,播音主持人的審美觀對節目質量具有決定性作用,也是播音主持人價值觀的外在體現。播音主持人傳承并發揚播音主持行業的優良傳統,可有效增強節目的真實性與權威性,并為融媒體時代自身的發展創造條件。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播音主持人產生了極大的沖擊,明確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是播音主持人制定發展策略以應對時代變化的重要依據。因此,相關廣播電視臺應重視播音主持人的綜合能力培養,使其適應融媒體時代的市場需求,如此既能夠提升播音主持人的競爭力,又能夠促進傳統媒體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