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偉
(江蘇金卓能技術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500)
新一代的通信網絡更廣泛地采用光纖通信技術,多模光纖代替傳統的數字電纜也是通信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1]。但是,與傳統的電纜相比,光纜在敷設和測試過程中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只有充分掌握并不斷改進光纖的敷設和測試技術,才能更好地支持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
光纜是在光纖外部增加各類保護層而形成的通信線纜,當前光纖的主要制造材料為玻璃纖維,具有質量輕的優勢,這給運輸和施工帶來了一定的便利。然而由于光纜的盤長遠超普通電纜,而且在敷設中如有不當容易折斷,因此對施工技術的要求較高[2]。只有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操作,才能建成滿足設計文件規定的通信光纖傳輸網絡。
從施工的角度上看,光纜線路工程可以分為線路施工和設備施工兩部分,狹義的光纖施工主要是指線路部分的施工。以光纖分配架為界限,光連接器外側的線路安裝部分均屬于光纖線路施工,施工中除了涉及光纖本身之外,還需要使用連接器等光插件。光纖線路的施工關鍵技術包括敷設技術、連接技術和測試技術[3]。
在光纖通信系統的設計完成之后,就進入了施工階段。根據光纜的特點和工程技術要求,通信光纜的施工過程大致分為施工準備、光纜敷設、光纖接續、性能測試和竣工驗收等五個階段,其中從單盤檢驗、路由準備等工序均屬敷設前的準備環節。
通信光纜的敷設方式可以分為多種類型,根據現場施工條件不同,可以選擇采用管道敷設、架空敷設和直埋敷設三種。
在管道中敷設光纜之前,應根據施工設計圖紙檢查管孔的占用情況,對管孔進行必要的清洗后預放塑料子管。檢查子管內壁,保持光滑,不能有毛刺。子管布放時注意牽引力不能過大,且速度要保持均勻,避免出現扭曲和彎折。如果同時布放三根以上子管,必須做好明確的標簽標記。
管道內光纜的長度在滿足使用要求的提前下,還需要預留一定的長度用于后期維護,在管道拐彎處增加接頭時,還要考慮接頭處的重疊長度。
在配盤階段,首先根據光纜盤號進行排列,使首盤光纜的接頭落入人孔內并有一定的預留長度。在敷設環節,為減少接頭的數量,要根據規范要求計算好光纜盤長,視具體條件選擇機械牽引或人工牽引。最好采用有超負荷自動停機功能的牽引設備,以適應敷設環境對牽引張力的影響。人工牽引時,每間隔若干個人孔安裝人員操作,分三到五段進行。
根據光纜架掛方式的不同,架空光纜敷設可以分為支承式和自承式兩種。支承式是指先將鋼絞線固定在桿子上,再將光纜托掛或綁扎在鋼絞線上;自承式無需另掛鋼絞線,直接把光纜固定在桿子上即可。支承式敷設方法在施工布放時比較方便,但是掛接位置易移動,后期維護較困難。自承式敷設方法雖然可以節省鋼線成本和掛接維護費用,但敷設過程對桿跟要求很高,后期維護難度更大。因此一般的通信光纜架空敷設都不會采用自承式方案。
對于支承式吊掛光纜,在架設時可以采用機械牽引,也可以采用人工牽引。光纜牽引前可通過引導器引上,再通過預先安裝在吊線上的滑輪進行牽引。根據施工所在地的氣候特點,還應在桿下設置伸縮彎,一般來說,北方和中部地區每桿設置一個,南方地區可間隔若干個桿子設置。
直埋光纜是指通過挖掘溝壑將光纜直接埋在地表以下的敷設方式,為了保證光纜的安全,且不影響到地面的正常利用,光纜的埋深應滿足一定的標準,如表1所示。
光纜溝挖掘完成后,由專人驗收通過后才能開始敷設光纜。對于穿越公路、鐵路、溝渠和河道等特殊位置,還應預埋頂管、塑料管、鋼管等保護管件。敷設過程中,光纜的布放同樣可以采用機械牽引,也可以采用滑輪牽引或人工抬放。光纜敷設完成后先進行驗收,合格后進行回填,如有必要還應對回填區的路面進行加固處理。
通信光纜的線路測試包括單盤檢驗測試、接頭損耗測試和線路衰減測試等項目,每個階段的測試方法和標準都有所不同。
在光纜進入施工現場之前,必須對其進行長度、衰減和后向信號等檢測,保證材料本身的質量滿足標準要求。
1)光纜長度檢驗。由于光纜的特殊構造設計以及制造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光纜在出廠時打印的標稱長度與實際的光纖長度往往有一定的差別,而實際敷設中主要考慮線纜的長度。檢驗方法是使用ODTR測量每盤光纜的光纖實際總長,但ODTR測量結果往往大于標稱值,因此可以根據每公里扭絞余長系數換算出光纜長度。但得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光纜,其換算系數是不一樣的,例如中心束管式光纖和層絞式光纜等,應取定不同的換算系數。光纜長度測量的準確性對于后期的工程搶修、故障點定位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2)衰減常數檢驗。以光纜供應商給出的標稱衰減值為參考,對所有光纖進行衰減測試,要求衰減的平均值不大于標稱的衰減值,并且每芯光纖的衰減常數最大值小于規定的最大值。
3)后向信號檢查。正常的光纖其后向信號曲線是均勻衰減的,且比較平滑。如曲線出現明顯的跳躍、尖峰或斷點,則屬于不合格產品。
損耗是光纖的重要技術指標,是影響光纖傳輸質量的關鍵因素,對光纜進行連接損耗測試,是保證通信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手段。
目前通信行業廣泛采用OTDR技術來測量光纖的連接損耗。在實際工程中,一個中繼段通常由若干盤光纖接續而成,由接續帶來的傳輸損耗是不可忽略的。另外,根據工程經驗,光纜在測試時,由兩端分別進行測量的結果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損耗值應取兩端分別測量所得結果的平均值。
除了實際光纖質量和敷設質量之外,OTDR測試方法也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采用OTDR測試損耗時,首先應選擇恰當的測試條件,包括起點位置的設置、量程的設置、距離范圍的設置、脈寬及分度設置、測試波長的選擇和折射率的選擇。這些參數的準確設置對于準確測量光纜的連接損耗具有重要影響。例如,如果由于脈寬設置不當,很可能會導致測試信號的二次反射,在屏幕中會出現異常的反射波形,這就是所謂的“鬼影”現象,此時可以對脈寬進行調整,直到“鬼影”消失,才能得出正確的測量結果。
中繼光纜測試是指以一個中斷段為單元進行測試,一般在竣工驗收階段進行,是檢測施工質量的重要技術環節。中繼光纜測試廣泛采用插入法,該方法采用穩定化激光光源和高性能光功率計,分別測量被測中繼段的入纖光功率及對端的出纖光功率,對兩者作差即為衰減量。中繼段光纜測試一般只需要在一個方向測試即可。此外,還可以采用后向法進行測試,該方法采用OTDR進行衰減測試,注意測試前要設置好合理的參數和條件。
隨著技術的進步,通信光纜敷設應不斷適應城市的發展,在施工技術上不斷改進,進一步提高光纜網絡的可靠性,降低施工及維護成本,使通信光纜網絡更好地服務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