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楠
(中國共產黨晉中市委員會黨校,晉中 030600)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100年的春華秋實,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充分了解過去能夠成功的原因,弄清未來能夠繼續成功的奧秘,對于黨邁向新的征程具有重大的意義。
回顧黨的百年歷史,“唯物史觀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歷史是人們獲取經驗的來源,學好黨的歷史,是做好各項事情的前提和基礎。
唯物史觀告訴人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都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人們清楚地知道,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一切努力、創造的主題。而學習黨史,就是要了解人民群眾在過去遭受了何種苦難,經歷了何種不易,并更進一步堅定信心,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體會到新時代的新變化。也就是說,要把人民群眾切身的需要作為好事實事的標準。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黨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在“我為群眾辦實事”過程中,作為參與者,筆者親身體會到了每一位黨員干部真真實實地俯下身子去了解群眾的所急、所需、所盼,不再只是坐在辦公室內看問題、想辦法、找對策。有很多機關單位從社區到鄉鎮(包括各自的幫扶村)幫助當地的群眾,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做實事、辦好事,幫助當地群眾解決長期以來的用水難問題,幫助所在社區的群眾深入學習黨史,等等,扎實地將學黨史的效果發揮了出來。
唯物史觀告訴人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因此,從百年黨史中追溯作風建設,汲取前行力量,打造作風建設金色名片,正當其時?!包h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走過100年,其中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始終能夠重視作風建設,從黨的七大一直到黨的十九大,作風建設始終位于黨建布局當中。而作風建設的內容具體包括些什么呢?其實就是身邊的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承認錯誤、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仆等。也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致力于打造作風建設金色名片,人們才能夠有信心邁向下一個100年。
不僅如此,良好政治生態的營造同樣離不開作風建設的促進。所以,對唯物史觀的掌握、運用對于加強作風建設的意義顯而易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對歷史的研究需要從歷史的整體出發,對歷史資料要有全面系統的了解。那么,大歷史觀就是學習黨史加強作風的方法之一。運用大歷史觀,從時間角度上看,是要貫穿黨的百年歷史,不能把歷史當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主觀地去認為和看待一些歷史史實;從空間角度上看,則是要把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放到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來看,了解到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第一大執政黨,是黨員人數達9500多萬名的大黨,是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是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國家,人們有理由對自己的歷史充滿自信。而文化自信來自什么,其就來自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古代創造的偉大文明。
關于中國古代的偉大,中外史學家幾乎沒有一個否認的。20世紀90年代,許多高級干部必讀的一本書叫《大國的興衰》,作者高度肯定了中國古代的先進文明。而之所以從中國古代的偉大開始講黨的歷史,實際上就是要引出一個重要的命題,那就是民族的偉大復興。什么叫復興,衰落之后再輝煌才叫復興。而衰弱之后再輝煌,那就意味著衰弱之前就很輝煌。所以在當今世界,能夠講復興的民族很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恐怕只有中華民族才能夠講偉大復興。
從近代開始,中華民族經歷了一些蒙難,有很多人是很不愿意讀中國近代歷史的,因為它充滿了民族的屈辱感。這個社會是什么樣子,大家都很清楚。通過領土的對比來看,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簽訂的屈辱條約使近代中國損失的領土加起來已經超過了300萬平方公里。當今世界,領土超過3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有幾個,目前來講有6個,排名第7的是印度,它的領土面積還不到300萬平方公里。所以客觀地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確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而今天在回顧這些歷史的時候,其實就是要求人們要把握一個原則——大歷史觀,即全面看待歷史,客觀評價歷史事件,把所有的歷史事件放到當時的現實情況中去分析了解,不隨意主觀地發聲。
前文提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樹立人民至上的觀念是學好黨史、鍛造過硬作風的又一方法論。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中,人民群眾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樹立人民至上的觀念對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黨把人民群眾的事情當作重點,學習人民群眾在黨的歷史中展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學習人民群眾在生活中的經驗是否能夠運用到黨員干部為民辦事的實踐當中。
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后就開始到工人當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進行群眾運動,推動了工人運動的高潮,雖然這些工農運動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這讓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了工農力量的重要性。而且,1927年在江西三灣村進行的著名的三灣改編為紅軍統一紀律奠定了基礎。此外,在經過湖南沙田鎮時,還頒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這樣一來,對于更進一步吸引廣大工農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這一階段,革命隊伍快速壯大,在老百姓心里的位置也逐步提升,在生活中和他們的距離一步步拉近,體貼百姓的形象慢慢樹立起來,再一次彰顯了共產黨的“延安作風”的顯著優勢。
“五反”運動開始于1952年1月26日,持續了9個月。雖說是在資本主義工商業者中開展的,但這一運動有效地打擊了當時的政商勾結現象,避免了領導干部被“圍獵”。1950年,為消除黨內一些驕傲自滿現象和不正之風開展的整風運動,在一定程度上讓黨群的關系更為和諧,同時把各級領導機關和干部作為重點人群。
此外,作風建設的核心內容也同樣要求黨員干部有公仆意識。不僅如此,黃炎培先生曾于1945年在延安問毛澤東關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周期率的問題。毛澤東回答他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p>
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切出發點不是觀念,它在認識社會、認識歷史的時候,是從現實的實踐出發的。因此,唯物史觀在實際踐行中講求實事求是地對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在學習黨史和培育良好作風的過程中,唯物史觀的又一指導方法就是要實事求是?!耙獙嵤虑笫强创h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曲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曲折而否定成就?!闭缧枰\用大歷史觀客觀看待歷史事件一樣,實事求是也同樣要求人們正視歷史。歷史事件的發生有它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只有堅持實事求是,從實踐出發,才能更進一步走進歷史,學好黨史。
同時,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也需要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防止形式主義,切實地從根本上扭轉風氣。黨的十八大以后,國際國內情況趨于復雜。為奮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管黨治黨不斷從“寬松軟”走向“嚴實硬”,培育健康良好的政治環境,“打”出了一系列作風建設的“組合拳”。是什么樣的“組合拳”呢?簡而言之,就是制定規章制度和開展教育活動。對黨內法規的兩次大清理、對黨章的多次修改,以及新時代新制定的制度規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黨建的科學化,推動了完善的進程。
十八大之后,黨中央重拳出擊,開展了“八項規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及黨史學習教育,在思想和意識層面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良好的作風。那么,在作風建設取得一系列的成效之后,作風建設的腳步要就此停下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作風問題往往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來,存在一個很難走出來的怪圈”。而且,自從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后,便不再使用“活動”二字。也就是說,無論是“三嚴三實”“兩學一做”,還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及黨史學習教育,都不僅僅局限于某個時期,而是要日日學、月月學。
眾所周知,長征過程是艱苦的,在兩萬五千里的艱難征途上,數萬人犧牲了,而正是依靠著堅定的理想和信心,中國工農紅軍最終取得了勝利。這不就是理想信念在內心支撐起來的強大動力發揮的作用嗎。
不僅如此,短文《清貧》的作者方志敏曾在這篇文章中生動地描寫了他被捕的經歷。在他被兩個國民黨士兵發現之后,他們都認為方志敏是一個官職不低的干部,貪婪的欲望驅使兩名士兵急切地從他身上尋找一些值錢的東西,可是結果讓二人很失望,除了一只表和一支筆,他的全身上下連一個銅板都沒有找到。在威逼無果后,兩名士兵將賣表和筆的錢平分了才算了事??赡茉谒麄冄壑?,達官顯貴過著奢侈富裕的生活是司空見慣的事,根本不敢想象,也不愿相信共產黨的高級干部如此的清貧。這就是共產黨人,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自己一生清貧。此外,要以史為鑒。
蘇聯為什么一步步走向了解體呢?原因之一就是蘇共領導層在思想路線上的不堅定,這樣一來,思想輿論界陷入了混亂,更不要談做堅定的共產主義的信仰者了。就連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考察了幾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之后都發出“蘇東國家共產黨人已經失去信仰”的感嘆。因此,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首要的就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守住意識形態的陣地。
黨的歷史不乏嚴守紀律制度的楷模,周恩來夫婦就是其中的代表。一直以來,黨在請客送禮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在中共中央下發有關通知后,他們夫婦二人收到了淮安縣委送來的一些土特產。他們立即退還了不易變質的土特產,并從他們的工資中拿出100元錢寄給淮安縣委,以償付易變質的一些土特產。要知道,當時周恩來的工資也就400元左右,這100元錢對當時的周恩來夫婦來說并不是小數目。不僅如此,在自家親戚請求周恩來為他們謀求一官半職的情況下,周恩來還制定了“十條家規”要求自己的親屬不搞特殊化。
不僅是領導干部,就連基層的戰士也在時刻恪守著紀律,嚴格要求自己。在遼西戰役期間,正值秋天收獲的季節,錦州又盛產蘋果,盡管如此,面對老鄉家里的眾多蘋果,戰士們沒有一個人去拿。原因就是戰士們從內心深處認為這是人民的蘋果,是人民的財產,屬于人民的東西是不可以、也不能夠隨意侵占的,而這樣的高度自覺性正是由黨的嚴格紀律建筑起來的。因此,作為黨員干部,要守好紀律紅線,嚴守紀律制度,時刻記住自己是一名黨員干部,把黨的這一優良傳統堅持下去。
黨的作風建設的重點就在于領導干部,學黨史強作風就要抓住關鍵部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領導干部走在前頭,才能夠以上帶下,形成一定規模的輻射范圍,帶動更多的黨員干部及人民群眾共同投身于社會主義事業。這樣一來就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在律己的同時要管好自己的下屬,俗話說“上行下效”,領導干部起好頭、帶好頭,在單位內部就會形成一定的規矩意識,整個單位的內部風氣就會產生積極地轉變。
此外,領導干部也要對自己家庭的成員負責,管好自己管好家人,不能讓腐敗和違反規定的事情在家庭范圍內滋生,帶頭落實好各項制度要求,形成良好的家風,帶動積極的社風,從而將積極的影響傳播到身邊、社區乃至更大范圍。
100年風雨兼程,100年砥礪前行,中國共產黨譜寫了世界執政黨歷史長河中的壯麗篇章。從建黨之后到現在,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立101年了,正是由于黨在百年歷程當中重視總結經驗,重視自身建設,才探索到了勝利的奧秘。因此,每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都需要堅持唯物史觀,堅定個人理想信念,牢記為民宗旨,從個人做起,從自身做起,通過優良的黨風帶動民風社風的向上、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