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娜
(西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蘭州 730030)
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人、廣大人民群眾和知識分子一起創造的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民族性的一種革命文化。白銀紅色文化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獨特的精神和內涵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集中體現,具有極高的政治教育功能和意義,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價值。
白銀市轄白銀、平川兩區和會寧、靖遠、景泰三縣,全市面積2.12萬平方公里,人口181.2萬人。根據實際走訪普查,全市有以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紅山寺、虎豹口、西征公園為代表的各類紅色文化遺址65處,其中會寧縣25處、景泰縣12處、靖遠縣6處、白銀區8處、平川區14處。
在全市革命遺址中,3個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分別是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和會師樓;1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景泰縣一條山戰役紀念館;1個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虎豹口紅軍強渡黃河舊址;1個縣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一、四方面軍打拉池會師舊址——紅山寺。
在全市革命遺址中,2個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2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個被列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銀這片火熱的土地上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抗日戰爭爆發后,白銀地區很多的愛國人士積極參軍,當地百姓為抗日前線的將士們捐錢捐物;長征勝利會師,讓紅軍的足跡遍及白銀境內。
1936年10月在中國革命歷史的進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紅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的勝利會師,實現了重大的歷史轉折;為了策應二、四方面軍北上,西征的紅軍西方野戰軍經寧夏的同心、海原,于1936年9月秋到達打拉池,為會寧會師奠定了基礎。
白銀是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建立較早的地區之一,早在1931年就建立了黨的地下組織——中國共產黨靖遠特別支部,革命的星火在這里點燃。強渡黃河之后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在白銀的土地上演繹了悲壯的歷史征程;以“白銀第一爆”為主的革命建設資源鑄就了“艱苦奮斗、創業奉獻”的歷史豐碑,也為人們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
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中華各民族用團結一致的崇高精神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型的革命文化。
白銀紅色文化是指在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在會寧、打拉池、一條山、虎豹口等地形成的與留存下來的紅色物質文化和紅色精神文化,這一系列的文化經過白銀人民的不斷創新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文化體系,主要體現了三軍會師、西路軍征戰河西等所涌現出的英勇事跡、崇高精神和優秀品質,這對于發展白銀地區的經濟和落實國家重大政策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白銀紅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形成的一種革命文化,它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主要反映了無產階級的意志,體現了無產階級的利益,從根本上決定了它是無產階級的政治文化,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白銀紅色文化在凝聚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同時還保存了當地文化特有的文化內涵,白銀紅色文化的核心會師精神就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集中反映,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華加以創造性轉化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中國共產黨領導白銀人民群眾創造了特有的白銀紅色文化精神,這就決定了白銀紅色文化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它的內涵也必然符合人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白銀紅色文化表現出地域性的基本特征。
優秀的文化必定賦予時代的精神,“白銀精神”是白銀人民在實踐中的高度理論升華,概括了全市人民的理想信念,體現了全市人民的精神面貌,凝練了全市人民的價值取向。構建“白銀精神”必須根植于深厚的歷史文化,在傳統中繼承,才能夠有獨特的定位,長征文化和現代工業的發展都深刻體現出白銀人艱苦奮斗的精神。
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我們要把提煉和踐行“白銀精神”作為重要內容,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讓全市人民的思想觀念中有“白銀精神”,讓全市人民的道德情懷中有“白銀精神”,在全市人民的行為規范中體現“白銀精神”,從而打造出白銀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不斷開創白銀充滿希望的未來。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紅色文化肩負著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指導著奮進中的白銀人民砥礪前行。白銀紅色文化資源內容豐富,分布范圍廣泛,是全市人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來源,展現出白銀人民的精神風貌。
愛國主義是紅色文化的主要內涵之一,體現了每個人與祖國之間濃厚的情感之源。博物館、紀念館里的文物承載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文化資源。我們要讓博物館、紀念館內的文物“活”起來,最大限度地挖掘紅色文化的價值,讓人們對精神文明生活的多樣化追求體現在愛國主義方面。我們不僅要在線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而且要借助網絡媒體將白銀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宣傳,講好白銀紅色文化承載的中國故事,為全市人民提供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平臺。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紅色文化是白銀人民文化自信的動力之一,文化自信往往體現了人民精神面貌的自信。
我們應借助白銀歷史名人和文學作品來展示白銀紅色文化資源,借助白銀紅色資源圖庫、畫冊及紀錄片來呈現白銀紅色文化資源,收集紅色文化資料,整理編輯史料,邀請革命先輩講述白銀故事,搭建研學平臺,讓中小學生理論實踐相結合,傳承白銀紅色文化。特別是近年來創作的《重逢會寧》《會師山歌》等作品,以及建黨100周年主題展——《紅色白銀》,讓白銀紅色文化在農民、工人、知識分子、學生等全市人民的心中留下了印記。這些紅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通過各種現代化的先進載體將其進行展示與弘揚,可以讓全市人民獲得心靈的洗禮和思想品德的培養。
白銀紅色文化資源雖然文化價值深厚,但更需要優秀的人才將這些資源推向世界,借助“一帶一路”的春風讓白銀紅色文化走向世界。我們要培養專業的網絡人士刊載白銀紅色文化資源,聘請專業人員指導紅色文化的傳播,充分利用白銀紅色文化資源特有的素材、圖案、色彩,設計出獨具特色的白銀紅色文化藝術產品,傳承紅色文化基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素養;我們需要卓越的語言人才來講好這些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聯絡各種社會組織,共同搭建白銀紅色文化平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基地,形成紅色文化創建與教育融為一體的紅色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
1.基礎設施相對滯后,交通通達條件較差
我市紅色文化遺址總體處于開發初期,交通方式單一,景區輻射范圍小,旅游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白銀及蘭州周邊地區,對鄰近省區吸引力較弱,制約了紅色文化影響力的擴大和后續發展。
2.資源開發程度較低,文化產品結構單一
除會寧會師文化得到一定程度開發外,其他縣區處于初級水平,基本停留在碑亭、雕塑等標志性建設上,相比于國內其他同質產品缺乏競爭力,市場吸引力不強,距離形成景區還有不小差距。
3.資金短缺問題突出,掣肘紅色文化開發利用
由于缺乏投入,因此現有革命歷史遺跡遺存和民俗文化保護利用水平較低,影響紅色旅游景區的正常運轉和長遠發展。
4.信息化建設滯后,數字化運用比較少
紅色文化的創新意識、創新方式不足,多限于傳統的瞻仰參觀方式,沒有大規模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介展示紅色文化,游客體驗單一。
5.產業要素不夠完善,服務設施比較薄弱
主要表現在食宿等游客接待基礎條件較差、配套設施不健全等方面。人才隊伍建設滯后,紅色文化開發和經營管理人才欠缺。
1.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建議在現有資金渠道下,統籌中央及省級文物保護資金、各類文化發展資金和中央財力轉移支付發展接續產業資金,市財政適度配套,設立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專項資金,強化規劃實施財力保障;對接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政策投向,研究設立財政參股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進一步夯實基礎設施的建設,精準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地方特色品牌。
2.加大人才培養儲備,提升紅色文化內涵
支持會寧等紅色文化富集地區建設干部培訓學院,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完善異地人才“候鳥型”“契約型”“假日型”編外使用機制,實現借“腦”發展;借鑒外地經驗,突出地域辦學特色,將本土人才培養和紅色文化研學旅一體發展作為戰略性、全局性舉措,集中精力將教學、研究的重點向深度挖掘,提升紅色文創產品、紅色文化保護的水平,為賡續紅色血脈、促進全市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打下長遠基礎;整合黨史、黨校、文旅、地方志等研究人員和社會紅色文化愛好者,組成紅色文化研究與保護開發的基本力量,健全完善紅色文化研究會工作機制,營造全社會保護紅色文化、開發利用紅色資源的良好氛圍。
3.提振文化自信,開展務實合作
梳理紅軍會師的歷史脈絡,融合長征、會師、西征、陜甘革命根據地等紅色元素,整體構建白銀紅色文化片區,提升全市紅色文化影響力和吸引力;進一步做實長征文化旅游、西征紅色史詩旅游、紅色豐碑旅游三條紅色旅游合作線路,推動區域紅色文化合作發展;合作線路節點按照鍛長板、補短板的標準,重點打造龍頭項目,形成精品力作,確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提質增效;協調爭取省市州牽頭或參與組建紅軍長征、西征等紅色旅游城市聯盟,打造紅色文化發展旗艦,推動紅色文化產業共建、共享、共贏;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紅色文化保護利用,鼓勵市場主體積極開發紅色文創產品,引進民間資本參與項目投資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我們不能忘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偉大歷史,不能忘記中國人民為了實現民族復興而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革命文化,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綜上所述,筆者從紅色文化的視角對白銀進行探索,旨在剖析白銀紅色文化的價值內涵,將其與新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期通過文化的融入夯實人民思想信仰的根基,發揮白銀紅色文化傳承和創新的使命,為紅色文化的弘揚和發展提供有效途徑。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忘初心跟黨走,理想信念要堅定,文化自信要堅定,愛國主義價值理念要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