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建清 編譯
我小時候特別擅長算術,大概是我喜歡玩撲克牌的緣故,爸爸、媽媽、奶奶和哥哥都經常被我拉著一起玩牌。每天晚餐后我們圍坐在餐桌邊,玩得最多的是“搭橋”,還有“算24 點”,這些游戲讓我樂此不疲。不知不覺中,我的加減乘除計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小學階段,我的算術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很少有同學能超過我,直到上了初中,接觸到代數和幾何,我才感覺數學還是有點難度的。
長大后。我碰到了更為復雜的算術,叫做“奇特的算術”,與以往我所熟悉的算術不同,單是學會這種算術就花了我很長很長的時間,因為這種算術基于這樣一個道理“所得存在于所給之中”。
我說自己花了很長時間學會這種算術,是個事實,我拼命賺錢,給家人給自己花,從未拿出一個子兒交給慈善事業,而我卻總是感覺自己的錢不夠用,甚至有貧窮不堪的感覺,生活悲慘,孤獨無助……
某天,在一家百貨店,情況突然有了改變。該店里設有一個箱子,供人們為地方食品站捐贈。我已經買好了一周的食材,準備結賬時,心里突然涌出一個想法,于是我又拿了一大袋米,放入購物車中。結完賬后,我把那袋米放入了那個箱子。這時,神奇的感覺出現了,我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感到很開心,感到不再孤獨,覺得自己與外面的世界有了聯系,內心也充實了許多。
這就是學習愛和給予的奇妙之旅的開端,后來我便一直沿這條路走,一直走到今天。其實,人們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一定要學會“奇特的算術”,沒有人只為自己而活,我們都在給予中生活。沒有人只愛自己,我們既要愛自己也要愛他人。發自內心給予,給予他人你的物品、你的才能,讓你的人生充滿愛,只有這樣,你才能收獲幸福快樂的人生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