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研課題專欄”刊發了由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王冰艷等作者撰寫的《依托咪酯通過調控MAPK/ERK信號通路對阿爾茨海默病小鼠認知功能和氧化應激的影響》一文,研究時間為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將50只APP/PS1轉基因小鼠分為模型組,依托咪酯低、中、高劑量組,陽性對照組,10只SPF級C57BL/6小鼠作為對照組,其中依托咪酯低、中、高劑量組分別給予1.0、2.5、5.0 mg/kg依托咪酯灌胃,陽性對照組給予10 mg/kg鹽酸多奈哌齊灌胃,模型組、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灌胃,1次/d,灌胃30 d。研究結果證實依托咪酯能改善阿爾茨海默病小鼠認知功能,并減輕小鼠腦組織氧化應激和炎性反應,作用機制可能與激活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信號通路相關蛋白表達有關,但關于依托咪酯對阿爾茨海默病小鼠具體機制研究需要后續探討。
本期“兒科專欄”中,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魏紅霞等作者撰寫的《血清ApoAI、HDL-C及SAA與腦膜炎球菌敗血癥患兒嚴重程度的關系》一文,回顧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腦膜炎球菌敗血癥患兒開展研究,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分為腦膜炎球菌敗血癥組(52例)、嚴重腦膜炎球菌敗血癥組(30例)和腦膜炎球菌敗血癥休克組(8例),收集患兒一般資料,并對患兒血清載脂蛋白AI(ApoAI)、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水平進行檢測,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分析影響腦膜炎球菌敗血癥患兒病情嚴重程度的因素。腦膜炎球菌敗血癥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和血清ApoAI、HDL-C、SAA水平有緊密關聯,其中腦膜炎球菌敗血癥患兒病情越嚴重,其血清ApoAI、HDL-C水平則越低,且SAA水平越高。同時血清ApoAI、HDL-C、SAA聯合檢測的方式在評估腦膜炎球菌敗血癥患兒病情嚴重程度方面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庾紅業等作者撰寫的《探究全面發育遲緩兒童的發育特征》一文,選擇2019年至2020年接診的138例全面發育遲緩(GDD)患兒,以89例健康體檢的正常兒童為對照,探討GDD患兒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發育特征,為GDD患兒的臨床診斷和干預提供思路。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嚴宗偉等作者撰寫的《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磁共振成像及波譜診斷價值研究》一文中,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22例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患兒,對照組為正常足月新生兒共20例,分別進行常規MRI掃描和雙側蒼白球氫質子磁共振波譜(1H-MRS)分析,MRI結合1H-MRS是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重要輔助診斷方法,在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診斷和長期評估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