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雙雙,王海安,柴 威
(襄陽廣播電視臺,湖北 襄陽 441000)
在加快高清電視的發展趨勢下,襄陽廣播電視臺先后進行了演播室、制作網、播出中心、傳輸發射等部分的高清化改造,播控中心的高清化改造變得刻不容緩。為此,襄陽廣播電視臺計劃建設一套3頻道高標清同播系統。該系統能夠適應未來5~7年的節目制作、播出發展規劃及信號調度等方面的應用。系統建設以高清播出系統為主,采用壓縮下變換的方式,將高清播出的素材內容轉變為標清內容并播出。
襄陽廣播電視臺高清電視播出系統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主要由節目播出總控系統、播出備播系統以及播控系統等子系統組成。總控系統以總控矩陣為核心,完成CCTV1、演播室信號、演播大廳信號等外來信號及各頻道播出信號的調度和管理。進總控系統的重要信號源都接入多畫面電視墻進行監看,配置示波器設備和標準監視器,對總控信號進行技術監看[1]。

圖1 系統整體架構圖
播出備播系統負責節目播出前的準備工作,包含節目單編輯、節目遷移、自動技審、人工復檢以及上載/審看等功能,負責節目素材送至播出系統前的技審和文件化自動備播工作。襄陽廣播電視臺配置了2個編單審片工作站、3個上載工作站以及1個二級遷移工作站。
高清電視播出控制工作站支持編輯節目單、應急播出控制、直播保持等功能,均采用硬盤自動播出功能,同時還支持多途徑節目內容發布[2]。
總控系統是播出信號調度的心臟,以矩陣為核心,可以對各個演播室信號、衛星接收信號、CCTV信號、前端回傳信號及外來信號等進行綜合調度,主要用于本臺三個頻道的節目播出和收錄。
本次前端配置了1臺32×32的高清小總控矩陣,對演播室信號、CCTV信號、高清測試圖等信號進行調度和處理。高清32×32總控矩陣選型為挪威進口品牌Nevion SL-3GHD3232。
高標清同播系統中,高清部分和同播部分切換設備采用主備切換器的模式,所有的切換設備均采用靜凈切換。分控視音頻系統以CH1頻道分控為例:輸入信號有視頻服務器主備、第三備信號,來自總控的4路信號(CH2和CH3為2路信號),播出錄像機信號,墊片信號以及測試圖信號。這些輸入信號進入主備切換器和多畫面分割器,主備切換器的PST信號上墻監看,主備切換器的輸出信號通過3×1應急開關后再過視分,通過鍵控器疊加臺標字幕,經過高清視分,分別去電信聯通編碼器、多畫面分割器、返回總控及下變換器。
主備播出視頻服務器采用哈雷MediaDeck7000單機播出視頻服務器。單臺視頻服務器配置1塊解碼模塊及1塊編/解碼模塊,解碼模塊支持2個解碼通道,支持高清/標清Mpeg-2格式播放;編/解碼模塊支持2個編碼/解碼通道,支持高清/標清Mpeg-2格式播放和錄制。主、備視頻服務器單臺3個通道用于播出,1個編/解碼通道用于上載或審看(此通道為半雙工模式),使其符合上載、審看人員的操作習慣。
襄陽廣播電視臺所用的高清節目素材最高碼率為50 Mb·s-1,音頻碼率約為8.8 Mb·s-1,故高清視音頻的碼率上限為58.8 Mb·s-1。
本次配置的2臺主備視頻服務器,共需要負責襄陽廣播電視臺3個高清頻道的播出,單臺視頻服務器有效存儲容量為12 TB,按照80%水位線計算為9.6 TB。那么,單臺視頻服務器可存儲的高清節目 時長 大 約為9.6/(58.8 Mb·s-1×3 600 s/8/1 024/1 024)≈384 h。對于高清素材存儲,首播率為24 h,單臺視頻服務器可存儲3個高清頻道5天的節目量。
高清電視播出控制系統的設計是以節目單為總線,通過對播出節目單的編輯、修改和更新來實現播出工作站的播出控制工作,同時,自動播出軟件還具備文件頭尾檢測等功能,播出以授時與守時的具體實現方式展開。
高清電視播出控制工作平臺包含三個頻道的播出工作站,每個頻道都實現了混合主備工作站的雙備份控制模式,一旦主工作站掉線,會自動倒換到備工作站上。主備工作站與受控設備通過422倒換器進行連接,主工作站與備工作站之間連接了一條心跳線進行通信,用GPI線將備工作站與422倒換器連接在一起。正常情況下,主機控制所有主受控設備,當主機出現故障無法工作,心跳線感應到后立即通過GPI觸發422倒換器進行切換,實現主備自動切換。此時備機作為主控設備使用。當主機恢復,可以人工手動切換,恢復主機的主控權。
每個頻道的主備播控工作站控制設備有主備播出視頻服務器、主備16×2切換器、高清鍵控器(上臺標字幕)以及應急上載錄像機,共計6個設備。
高清電視播出系統采用全數字嵌入音頻SDI信號格式,實現本臺3個高標清同播頻道全硬盤自動播出。此系統還具備方便擴充頻道的能力。新建的播出系統可以兼容原系統的視頻素材、數據庫內容及策略協議等,可以與原系統共用資源。
基于電視臺組織架構存在變化的可能,高標清電視播出系統改造過程中,全臺文件化、無帶化生產流程不做太大調整,通過具備一定柔性或“開關式”的通斷設計,可以保證一段時期內發生流程變化時可以快速適應。
本次建設的智能備播系統,在備播流程、遷移策略、質量控制等方面都可以根據實際業務流程設置,同時系統提供AFD嵌入、短缺節目催要、關門時間控制、質量控制、轉碼、上下變換、自動技審、人工復審以及應急備播等功能。播出系統可以方便地通過智能備播系統與全臺網、各業務子系統進行互聯,實現素材全臺文件化備播。
編單節目時長與實際節目時間不一致時,若制作綁定該節目代碼,播出編排系統會通過接口去獲取該節目的實際時長。再次打開該節目單,節目單會提示有節目編單時長與節目素材實際時長不一致,編單人員需通過手動確認是否進行節目單時長更新。
播出系統全程支持活動圖像格式描述(Active Format Description,AFD)。AFD技術是確保高標清變換過程中信號幅型變化正確的關鍵。無論在進入播出系統之前還是之后嵌入AFD信息,播出系統都可以自動繼承此AFD值。嵌入到MXF文件的AFD值在播出時是由視頻服務器負責識別的。在播出過程中,也可實時嵌入高清SDI信號中,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干預,系統會自動運行,能確保三個頻道高標清同時安全播出[3]。
本次系統建設由電視墻、多畫面分割器等設備組成智能監控系統,對各頻道播出高標清信號進行實時監看檢測。系統各個關鍵點的信號都通過多畫面系統上屏顯示,便于出現異常時能快速判斷是哪個環節的問題,值班人員可以快速做出反應。
監控軟件具有聲光告警能力,同時支持語音告警,能夠針對視音頻中的馬賽克、卡頓、靜幀以及音量過高過低等各種節目異常發出告警,提醒工作人員[4]。
襄陽廣播電視臺高清頻道于2018年8月底入網試播,9月底正式開播,系統極大地滿足了襄陽廣播電視臺電視節目質量提升的需求。
自投入使用至今,系統運行始終保持安全穩定的狀態。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到2021年12月底,該高清電視播出系統已經播出超過2.5萬個小時,直播節目超過1 000場,轉播節目也高達1 100余次以上[5],節目播出質量提升的同時,使得襄陽廣播電視臺的安全播出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重要保障期、敏感期,該系統也圓滿完成了各項安全播出任務。此次襄陽廣播電視臺高標清同播系統的建設,既充分滿足三個頻道現有需求,又為頻道未來的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