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希東
(蓬萊閣街道辦事處,山東 煙臺 265600)
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的整體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保障我國生態資源的環保性、持續性,是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路徑。最近十幾年,我國政府對自然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明顯加大了對自然環境的治理力度,出臺了一系列與“退耕還林”有關的政策機制,其主要目的是實現對林業發展的有效保障,從而維護生態系統穩定性。隨著當前我國城市建設速度不斷加快,所需要的林木數量越來越多,為了可以有效適應我國林業工程項目建設與發展的實際需求,今后應該注意對傳統的林業生產模式進行優化改善,從而實現對林木種苗培育需求的有效滿足,這也可以促進我國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要根據當前我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應用情況對今后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將其發展情況與我國工業、建設工程行業實際運轉情況進行聯系,從而使得林木資源的價值及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這也是促進我國當前現代產業體系逐漸完善的關鍵路徑。今后,還應該對林木種苗培育技術體系逐漸進行完善,以提升技術服務性、實用性為側重點,提升其與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形勢的契合程度。
從當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情況來看,林業種苗的培育面積正在不斷擴展,并且種苗種類也越來越多。可以看出,雖然我國在林木種苗培育方面的起步時間較晚,與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有明顯差異,但我國在此方面發展速度加快,已經形成了屬于自己獨具特色的林業產業發展模式,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不斷縮減。按照人均擁有資源來看,我國在世界范圍內屬于一個森林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我國在發展人工造林產業時,一般選用具有豐產、輪伐等周期性特點的樹種,楊樹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樹種之一,在我國分布廣泛,可以適應我國大多數地理環境條件,適合大面積種植[1]。據統計,近二十年來,我國的楊樹品種增加趨勢明顯,并且其平均生長量已經提升了五分之一,這也使得我國當前楊樹林木的擁有量巨大。此外,桉樹也是當前我國林業建設中經常應用的樹木種類之一,一般會考慮將其種植在南方區域,此種林木的種植實現了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帶動,尤其形成了商品性林業產業。將桉樹與楊樹進行比較,其育種過程更為復雜,我國林業領域的相關研究人員正在對其育種方式進行不斷優化,尤其在無性系育種及抗性育種方面的研究最為深入。
目前來看,種子采集技術已經成為我國人工造林工程中最為基礎的技術組成。在正式開展種子采集工作時,需要注意對母樹的類型、質量規格情況進行確定,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對種子的科學篩選,這是保證最終林木種植質量的關鍵。在進行林木種苗培育時,要保證種子具備母樹的優良基因,這樣才能使其成活率得到保證,同時還要保證種子與當地的氣候、溫度等環境條件較為適合,保證其種植成活率。從當前林業種植果類分布情況來看,可以將為分為肉質果類、球果類、干果類等幾種[2]。在正式開展種子加工工作時,應該注意對根據種子果類差別選擇適當的加工方式,保證種子處理更為科學。一般來說,根據種子實際特性選擇應用干藏法、濕藏法。尤其對于濕藏法來說,在我國當前種子儲存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在對此種方法進行應用時,應該注意儲存環境溫度,避免溫度過高而致使種子發霉的現象出現。而對于一些水含量較低的種子來說,例如沙萵等,可以考慮應用干藏法對其進行存儲,這樣可以保證種子的特性不發生變化。同時,在種子儲存階段,應該注意對環境濕度、溫度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要做好蛇蟲鼠蟻的防范工作,為種子培育創造良好環境條件[3]。
在進行種子培育時,第一個環節為建立苗圃。在進行苗圃建設時,要保證選址的科學性,需要苗圃場地具有土質環境優良、交通便利、水資源供給持續的基本特征,根據土壤性質選擇針對性樹種進行培育,保證樹種可以健康生長。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在開展林木種子培育工作時,涉及的苗圃方式大概可以分為固定苗圃、臨時苗圃兩種類型。對于固定苗圃來說,涉及的范圍較廣,適合栽植經營一些生長周期較長的林木,其整體管理體系也較為完善。相比之下,臨時苗圃的種植面積較小,一般適用于經營一些生長周期較短的林木;第二個環節為種苗施肥。隨著種苗生長速度不斷加快,土壤中的多種養料含量也會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為了保證種苗質量及綜合產量的穩定,必須要向土壤中增加肥料,保證林木可以健康生長[4]。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在開展種苗施肥階段各項工作時,應該注意根據當前種苗的實際類別及生產實際需求來對施肥次數及體量進行有效控制,從而保證苗木可以健康生長。
在進行育苗操作時,應該注意先進行種子播種,要注意將待培育的林木種子均勻地播撒在土壤中,需要工作人員對林木種類及其適應的生長環境進行有效確定,這樣才能保證其所選用的生長環境與當前種子實際需求更為符合,這也是提升林木成活率的關鍵。林木在生長過程中會經歷出苗階段、幼苗階段、快速生長階段及生長后期階段,處在不同生長階段的樹木對于周圍環境光及土壤養料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別。因此,在正式開展種子播撒工作之前,應該注意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對林木種子的科學選擇,同時還要注意做好相應的種子檢疫工作,以此來降低其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疾病的可能性。當完成種子播種之后,要開展種苗繁殖環節的工作[5]。具體來說,為了可以使當前的種苗繁殖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可以嘗試通過喬灌木樹種營養器官來進行種苗培育,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種苗繁殖的持續性。對于上述方法來說,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優勢明顯,主要體現為保證了種苗的親本性,同時也使得其在生長過程中不易發生遺傳變異等問題。目前。我國最為常用的林木種苗繁殖方式主要包括樹枝插條、嫁接等幾種方式,這些方式的運用都可以保證種苗繁殖工作的正常開展。當前來看,蘋果樹、桃樹等多年生果樹多應用到嫁接繁殖方式。而對于柳樹等樹木來說,一般會選擇應用插條技術,這樣可以保證種苗繁殖工作順利開展。完成種苗繁殖環節之后,要進行育苗移植。具體來說,當前的育苗移植方式主要包括幼苗移植、成苗移植、野生苗移植等。而對于移植方法來說,裸根移植法及帶土移植法最為常見,應該根據苗木實際種類及生長狀態來選擇相應的移植方式。無論應用上述哪種移植方式,都應該保證育苗過程中有充足的水資源對其進行支持,這樣才能使苗木生長過程中,根系得到更為充分的恢復[6]。
當種苗在苗圃中生長狀態符合相應造林標準時,則可以對其進行出圃操作。在正式開展出圃工作時,為了盡量降低這一環節對種苗生長狀態的負面影響程度,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種苗出圃前一周,應該注意對種苗進行灌溉,促使種苗根系及其周圍土壤保持較為松軟的狀態,這樣更加有利于出圃工作開展;其次,在經歷種苗出土環節時,應該注意根據當前種苗生長實際情況來確定種苗挖土深度及寬度,從而避免在出土環節影響到種苗根系的正常生長狀態;最后,在出圃過程中,相關培育工作人員應該注意盡量避免觸碰到苗土層以上的部分,尤其要注意避免觸碰到頂層發芽部位,使種苗在出圃過程中不受到損傷[7]。
對于以往較為常見的人工林木種苗培育方式來說,雖然種苗培育過程的可控性較強,但整體來看,其工作效率不高。當前來看,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對林業相關產品的需求量呈現出逐漸增長的趨勢,并且開始應用多種先進技術手段,明顯提高了林木樹種的培育效率。由此可以看出,隨著今后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體系被逐漸應用到林業種植產業中,從而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8]。今后,我國應該積極引進西方國家在林木種苗培育方面的技術體系,同時還要確立一套完整的木材運行體系,保證我國林業產業的綜合建設效率。
今后,我國苗木培育技術在發展過程中,勢必還會逐漸朝向經營持續化方向轉變。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現有森林資源規模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這與我國政府提升對林業發展的重視程度有直接關系,這也使得我國林業產業開始逐漸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整體來看,當前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主要分為兩種,即公益型林場經營模式、商品型林場經營模式。對于公益性林場經營模式來說,主要是指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的同時,運用多種經營模式,使林木木材生產銷售、森林旅游等項目開展獲得堅實基礎;對于商品型林場經營模式來說[9],其是指林業產業的相關企業在森林中開展短期性的林業資源生產經營工作,通過運營發展的方式來獲得相應經濟效益,并且逐漸向股份制的方向邁進。
可以看出,今后我國在開展森林資源培養工作時,往往更加重視樹木材質,而并非其衍生產品的經濟效益,這也標志著我國林業發展眼光更加長遠,有利于對當前我國森林資源中的生物多樣性進行有效可控制,從而使得森林資源可以獲得更為長久的效益。在對林區森林結構進行長期性、持續性維護之后,可以實現對森林結構的有效優化,進而保證森林資源的各項功能。今后,還應該有意識地針對林木產業發展情況確定相應的服務體系,這就需要加強技術方面及物資方面的管控力度,降低其對之后為森林環境條件的損害程度[10]。
為了可以使林業資源的功能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發揮,應該注意在林木種苗培育方面確定定向化培育方案,并且保證培育方案設定的針對性,這也有利于開展相應的分類經營工作[11]。可以根據當前森林資源的實際分布情況確定相應分布區域,通過這種分類方式的運用,可以保證林木規劃利用的科學性,如,可以實現為建筑施工、工業生產提供可持續性木材支持,這也使得我國林木種苗培育開始朝向定向化的發展趨勢轉變。
隨著當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在經營發展林業時,對于新理念、新技術的運用越來越普遍,今后應該積極完善現有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方案,實現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有效促進。在新形勢之下,我國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開始逐漸向培育定向化、經營持續變化的趨勢發展,這也使得我國林業產業的運轉發展獲得了更為持續的動力,更多的林業資源被逐漸開發,對我國工業造紙、建筑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業,保障了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穩定性。今后要注意對林木種苗培育技術體系進行不斷創新,根據林木種苗實際類別確定相應的種植方式,保證育苗、出圃等技術應用的針對性,這樣才能使其為我國林業發展提供更為具體的保障。今后我國林業育種技術完善程度勢必會不斷提升,這樣才能使林業資源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掘,從而使其為我國現代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通過對林業資源這一可再生資源的科學開發及利用,可以為我國現代社會的生態化、集約化發展確定更為具體的路徑。